一口氣寫了關于旅游的六篇小文,為什么突然停下了?簡直說,就是“心中有筆下無”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寫關于旅游的文章緣自新從業的激動和“敬業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了解越多越迷茫,思考越多越渾沌。
這大概符合人類的認識規律,我這樣安慰自己。
按原先的計劃,本文討論的是關于“誰?”的話題,也就是旅游主體--游客--的問題。想了很多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因素,也構思了基本觀點的表達方式。結果呢?撂下了。
其實,人是世間萬物的主宰,旅游也不例外。去哪里、怎么去、怎么玩、玩什么、玩多長時間都由自己決定。關鍵是人為什么要旅游?
在我的調查中,對“為什么旅游?”的回答,最直接了當的是“有閑、有錢、有沖動”,然后是各種具體理由,學習啦、開眼界啦、放松啦什么的。最近北方霧霾嚴重,躲霧霾也是我收集到的一個理由。
這或許是旅游的最大不堪!因為太多的人并不了解旅游的真諦,只是在為自己的出行尋找某種合適的借口,而始終不能觸及旅游作為一種生活狀態、是人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根本問題。
既然旅游對人的意義如此重要,那么作為游客在旅游時怎么做才不枉此行呢?
首先,你得準備。無論以哪種方式出游,要了解你想去的目的地是個什么所在、哪些必須去哪些忽略、吃住用如何安排、風土人情、習俗禁忌等呀等。對了,還有,鈔票準備夠了沒有?以我的體會,以上各項,哪怕一點點疏忽,肯定給你好看!
其次,你得走心。有人說,旅游就是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呆會兒。此話不假。它告訴我們,旅游目的地對游客而言無論熟悉程度如何都是過客關系。對目的地而言,你只是踏過它身體的若干若干分之一,而對你而言,此地卻是你生命歷程中的重要印記。它可以不一定記住你而你卻無論如何要記住它,哪怕是不一定愉快的記憶。否則,這段時間空間于你的生命而言就是空白!
再次,你得得體。得體怎么講?就是自尊自愛不丟人。比如,你可以各種方式記錄你的行程和感受,卻千萬別在哪里留下“到此一游”的任何物理痕跡;你可以與任何人或物進行內心或者外在的互動,卻千萬別讓保安或者公安人員參與進來;在其它地方你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但遇有不設“管理人員”的功德箱或者突發狀況時,你卻可以留些零錢下來然后悄悄離開。此外,還要記得,嗓門小點、行動慢點、動作輕點。
人在旅途,安全第一!祝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