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出校門那一天開始,很多事開始發生了變化,給我最直觀的一個就是時間觀念的改變。
曾幾何時對于在學校的我們,用來衡量時間的單位是論周來計算的,嘴里總是嘀咕著這是第幾周的課,盤算著還有多長時間到假期,自己可以放肆的玩。
隨著大四畢業的來臨這種想法開始改變,“從前論天過現在開始論秒了”,沒有課的時候再也不敢像過去似得鉆進宿舍的床上閑著睡覺。
想要留下來的東西太多,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在想浪費。
工作之后更是如此,觀察著時間成為了一種習慣,全身心投入工作模糊了時間的概念,往往一天下來自己感覺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完成,就已經快要落日黃昏了。
時間開始變的稀少,尤其是自己的生活時間,每天下班之后恍恍惚惚的回到家吃完飯,偶爾看看電視,不知不覺中就快到十一二點了。
看著表有一種莫名的焦慮,總是覺得這一天的時間根本不夠用,想要做的東西有太多,還沒有能見到分曉,這一天就要結束。
這種感覺想來也是有好處的,總要比處于無限制的麻木要好很多,可意識到時間不夠用是一方面,如何利用這本就不多的時間又是一方面。
那就是少一些猶豫,覺得從前的生活的方式過于懶惰,現在想到要去完成什么就不要去猶豫,其實很多的時候來自自己的心底就會為自己的行為下判斷。
聽從心底的建議,用來猶豫的時間就決定著稍后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的剩余時間,許多堅定的念頭就流失于這些猶猶豫豫中。
開始關注時間是一件好事,既讓我意識到了時間的珍貴,也為生活制定上了計劃,少一些猶豫,下一刻開始,不如這一秒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