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幸福不在于擁有,而是感受。
我說:幸福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
他說:生命中最好的事物總是“無添加”的,唯有原味、清淡、無添加的食物才能陪我們一輩子。水、米飯、面條、空氣,無味中有至味,可以伴我們一輩子:愛、親友、美,平常中有深情,也可以陪我們一生一世。
蘇東坡說:天地本無主,有閑者便是主人。
他說:生命的幸福原來不在于人的環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于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
他說: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淚;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與憂煩,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他父親說: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價值判斷來評判他人的幸福;
他說:這個世界原來就是個相對的世界,而不是絕對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他說:我們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給予的,而是來自我們對外在或內在的價值判斷,我們幸福與否,正是由自我的價值來決定的。
他說:幸福的開關有兩個,一個是直觀,一個是心靈的品味。這兩者不是來自遠方,而是由生活的體會得到的。
他說:貧困歲月撫養我們成長的番薯是無罪的!
他說:人生的幸福來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開,有如在陰云中突然陽光顯露、彩虹當空。
他父親教誨說:人活著,要像個人!
他說:活著的時候應當自由飛翔,展現這片赤誠的身心,讓我們成為宇宙眾生邁向幸福的階梯,如若成為庸俗人類物質化的踏板,則人生就失去其意義,空到人間走一回了!
他說:“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于思想的瞬間。
他說:靜下心來想到從前的時候,要常常想那些美好的時光,追憶那些鎏金的歲月與水樣的年華,以撫平我們內心的憂傷。
靜下心來想到未來的時候,要常常思維未來的美麗夢想,在彼岸、在黃金鋪地的國土,到處都有美麗的花朵與動人的樂章;在走向凈土的路上,有諸菩薩與上善人相伴,以安慰我們在俗世的苦痛。
在不思維過去與未來的時候、就快樂地活在當下,讓每一個當下有情有義、發光發熱、如詩如歌!
他說:有時,人的一生只為了某一個特別的相會。
詩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花與絮的飛落不必因為風雨,而是它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時序。
他說: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愛中的離別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他說:餓最好吃,單純最好,平安是福。
他說: 天下的生活都是一樣的,無非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只是生活的境界不同,低境界的人不平與平庸的生活,追求更高的境界。高境界的人發現了生活的無差別性,追求無境界。
無境界的人,又恢復到平常生活,與一般人沒有兩樣,既不接受禮拜、也不禮拜別人。
他說: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時時關懷四周的人與事,不知能激起別人的力量,也能鞭策自己不致墮落。
他說:一塊石頭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在改變與波動著的只是我們的眼睛,我們的心。
他說:當一個人的心沒有價值觀與質量感時,當一個人的心只有垃圾時,所看見的世界也無非是垃圾!
他說:對一個吸毒者,污濁已成為生命的習慣,頹廢已成為生活的姿態,幾乎不可能改變。當他們完全地自棄時,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他說:“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卻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品,手毒品所宰制;浮浪者喜是無形的毒品,受頹廢的宰制,他們放棄了心靈之路,正如一顆以血水污水維生的木瓜苗,忘記了這世界有美麗的花園。
他說:恐懼墮落 與 恐懼提升 是兩種不同的選擇。
他說:每次,當我們決定退回一個不超越自我的界限,我們就會有許多的借口,借口則正好是夢想和希望的毒藥。
他說:極限的突破來自一點點天資和大部分苦練。
他說:理想的力量是無法估計的。一滴水,我們看不出她的力量,如果把它滴入石縫而結成冰,就足可以把石頭撐裂;如果化作蒸汽,就足以推動最強大的蒸汽機。這是因為隱藏在里面的力量被激發了出來。
他說: 意念流動不定,我要凝固它,進入更深刻的專注。
妄想漂流不止,我要靜定它,進入更平和的狀態。
煩惱熱火不息,我要清涼它,進入更無謂的境界。
他說:生命如果堅持,就沒有美麗的顏色與優雅的樣子。一旦失去了美麗與優雅,活著又有什么意義!
他說: 生命的觸動是多么必要!
當某種語言觸動了我們的思維,那就是詩歌或者文學。
當某種顏色觸動了我們的眼睛,那就是繪畫。
當某種音聲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那就是音樂。
當某種傳奇或故事觸動了我們,那就是喜劇。
他說: 凡是樹,就會努力生長
凡是人,就不會無端墮落
凡是人,就有人的溫暖
凡是樹,就會有樹的風姿
他說:生命真正的桂冠到底是什么呢?是做一個正常的人而與草木同朽?或是在挫折之后,從靈魂的最深處出發而獲得永恒的聲名呢?
他說: 眼淚與我是風露,滋養了我。
批評與我是風霜,成長了我。
怨氣與我是陽光,輝煌了我。
他說: 生命的樹一旦真正長大,風雨就會變成掌聲。
生命的樹一旦真正確立,冰雪就會成為襯景。
生命的樹一旦真正成熟,開花結果,只在彈指。
他說:柔弱、柔順、柔軟、柔忍并非怯懦,而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他說: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之追求,是自己明凈而了之自然的變遷,有一天也會像一朵花一樣在無知中凋謝了。
他說:我們的生命是有許多的片刻組成的,但是我們容易在青少年時代活在未來,在中老年時代淪陷于過去。真正融入片刻,天真無偽生活的只有童年時代了。活在當下,活在眼前,活在現成的世界。
他說:做自己吧!回到質樸、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別人怎么看!你管別人怎么想!你管別人怎么說!你只在乎自己的純心甚至連在乎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