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事里的人生》222? ??施恩大峽谷上的驚心動魄
? ? ? ? 2012年4月22下午,在湖北省施恩大峽谷的著名景點“一炷香”的兩座峭立峻峰之間,拴著一根寬僅2.5厘米、厚0.3厘米的軟繩,專業(yè)術(shù)語名為“扁帶”。軟繩下面,是160多米深的幽谷,谷底布滿了奇形怪狀的山石。午后的斜陽,柔柔地照在峻峰上,把影子投向幽暗的谷底,令人不寒而栗。風(fēng)輕輕地吹著,軟繩在風(fēng)中微微地晃動。再過一會,美國著名冒險家、全球冒險第一人迪恩·波特就要挑戰(zhàn)極限,徒手無保護走過這根高懸在兩峰之間的軟繩。
? ? ? ? 觀景臺上,數(shù)十家電視臺記者和上百名游客,關(guān)掉手機,屏住呼吸,靜靜而緊張地等待著這驚心動魄的一刻。
? ? ? ? 山峰頂上,穿著橙黃色服裝的迪恩·波特拿出手機,給他的母親和最好的朋友打了電話,告訴他們,他還活著,就要走了。然后,他關(guān)掉手機,打開音樂,邁上了軟繩,此刻是:下午3時42分。
? ? ? ? “啊!他開始走了!”觀景臺上,不知是誰輕輕地驚叫了一聲,盡管聲音非常小,絕不會驚擾迪恩·波特,但觀景臺上的人都聽到了。立刻有人低聲制止:“噓,莫出聲!”現(xiàn)場寂靜無聲,100多雙眼睛緊張地盯著高空中那個小小的橙黃色身影,時間靜止了,空氣凝固了,人們清楚地看到迪恩·波特張著兩手在軟繩上晃動。走到大約20米處,迪恩·波特的身體開始傾斜,一度出現(xiàn)單腳站立、身體不停搖晃的驚險場面,觀眾通過掛在迪恩·波特腰上的收音麥克,可以清晰地聽到急促的喘息聲。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許多人緊緊地捂住嘴,生怕叫出聲來。在離終點三米多遠的時候,迪恩·波特表現(xiàn)出驚人的穩(wěn)定,快步走向終點。就在他雙腳踏上另一峰端的那刻,他張開雙臂,發(fā)出了一聲撼天動地的呼喊,隨即便跪倒在地,抱著軟繩的一端喜極而泣,收音麥克里不斷傳來他的啜泣聲。兩秒鐘后,人們才從呆望中回過神來,掌聲、歡呼聲、尖叫聲長時間響徹大峽谷。
? ? ? ? 迪恩·波特徒手無保護走過41米長的高空軟繩,是一場驚艷世界的壯舉,他刷新了此前由他創(chuàng)下的徒手無保護走過30米高空軟繩的世界紀(jì)錄。過了幾分鐘,迪恩·波特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他英雄般地順著拉繩滑下,一群等在那里的土家族女孩沖上去,熱情地?fù)肀Я诉@位挑戰(zhàn)極限的勇士。接著,施恩市政府相關(guān)負(fù)責(zé)人現(xiàn)場宣布,將迪恩·波特挑戰(zhàn)的兩座無名孤峰命名為“迪恩·波特雙子峰”。
? ? ? ? 稍事休息之后,迪恩·波特開始了下一項極限運動——翼裝滑翔飛行。迪恩·波特戴上頭盔,穿上從美國空運過來、價值超過20萬美金的專業(yè)翼裝飛行服,從絕壁上躍下。他像一只巨大的蝙蝠,垂直降下一段后滑翔飛行,準(zhǔn)確無誤地到達選定的地點安全著陸。
? ? ? ? 魯鈍生感言:迪恩·波特1972年生于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是世界知名的攀巖家、登山家和極限跳傘家。他的冒險經(jīng)歷始于20歲,在過去20年里,他一直不懈地向人類的極限發(fā)起挑戰(zhàn),他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徒手爬上過海拔2000多米的巖壁;在海拔700多米的兩峰之間走過鋼絲,在世界許多地方留下了他勇于挑戰(zhàn)的身影。
? ? ? ? 我們說迪恩·波特的故事,是想借此聊聊“冒險”這個話題。
? ? ? ? 當(dāng)國人得知迪恩·波特要來中國走高空軟繩時,有人在網(wǎng)上說:“美國的那個瘋子要來了。”說迪恩·波特是“瘋子”,是指他是吃飽了撐的,冒得哪份險呢?這就涉及到怎樣看待冒險問題。
? ? ? ? 我們說到冒險時,往往是指明明知道具有危及生命的危險而毅然去做某種活動或事情。人類的冒險行為多種多樣,異彩紛呈,可以從不同視域做多重分析。從冒險的動機出發(fā),冒險大體有三種類型:
? ? ? ? 類型一:為尋求刺激而冒險,這種冒險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如人與牛角斗、出游時有意站在高高的懸崖邊上走動等。
? ? ? ? 類型二:挑戰(zhàn)人類極限的冒險,如登山、潛水、走大漠、走高空軟繩、高速賽車等,這種冒險意在嘗試和探索人自身到底能有多大潛能,它對人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的開發(fā)利用具有積極意義。
? ? ? ? ?類型三:為探索未知領(lǐng)域而從事的冒險活動。這種冒險統(tǒng)稱為探險,即明知有危險而主動到從來沒有人去過或很少有人去過的艱險地方去考察、探究自然界情況的活動。這類冒險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它是人類告別落后和愚昧,一步步走向文明和更高文明不可或缺的行為。
? ? ? ? 其實,生命本身就是一場冒險,歷史就是人類生命的歷險。人從茂密的森林走向原野,是冒險,這種冒險使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許多部族從一塊大陸遷徙到另一塊大陸,是冒險,這種冒險成就了人類多姿多彩的文化;神農(nóng)嘗百草是冒險,神農(nóng)的冒險使炎黃的先祖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菜蔬,并學(xué)會了種植五谷;李時珍嘗百草也是冒險,李時珍的冒險為人類醫(yī)治疾病提供了良藥;第一個吃狼桃(西紅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冒險,這冒險為人類提供了美味佳肴;鄭和、麥哲倫、哥倫布遠涉重洋是冒險,這種冒險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拓寬了空間,并促進了世界文化交流和人類大融合;探險家余存順獨闖青藏高原“無人區(qū)”和九渡黃河、長沙人陳瑋駕私人飛機環(huán)游全球、無數(shù)中國“驢友”徒步穿越“生命禁區(qū)”大漠羅布泊完成了余存順未竟的事業(yè)、一批批登山運動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這都是冒險,這些冒險證明了人自身有無限開發(fā)的潛能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世界多位宇航員乘坐飛行器探索太空、瑞士深海探險家雅克·皮卡爾與美國海軍中尉沃爾什乘坐“蒂里雅斯特”深水探測器潛入10916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也是冒險,這種冒險讓人類初知了地表以外的秘密,擴寬了人類視野。由此我們是否可以說,沒有冒險和冒險精神,人類就沒有今天的文明成果。
? ? ? ? 看來,人類離不開冒險和冒險精神,今天亦然。這是因為,個體成長和和社會進步需要創(chuàng)新,因為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未來,而創(chuàng)新就是涉足未知領(lǐng)域,涉足未知領(lǐng)域就會充滿風(fēng)險,因此,敢于創(chuàng)新就是敢于冒險。廣而言之,我們追求科技進步也是一種冒險,因為科學(xué)技術(shù)本身就是對未知領(lǐng)域的探索和推進,帶有極大的風(fēng)險性,我們每天都在冒著危險去推進社會進步。
? ? ? ? 我們以上從宏觀角度來述說冒險和冒險精神的價值,是想告訴大家,冒險是人類永恒的一種精神,培養(yǎng)并具有冒險精神,對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國家具有積極意義。
? ? ? ? 但是,我們并不提倡無謂的冒險,那些僅以尋求感性刺激為目的冒險活動,對人生和事業(yè)無補,一旦失手,不僅會遺恨終生,也會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和談資。人是感性、理性和悟性融為一體的精神性存在,其感性最為活躍,富于變化和充滿激情,也最容易離譜,它常常需要追求“真”的理性和追求“善”的悟性的干預(yù)和匡正,否則,人就會變成瘋子。放棄那些為了追求感性刺激的冒險想法和做法,盡可能少地去觀看和欣賞僅以感官刺激為目的的冒險表演,盡可能少地去玩那些冒險游戲,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