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結束了《認知天性》,今天開始閱讀《認知覺醒》。
我個人看法是: 教研的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習的研究。因為老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那些對學習的基本規律不管不顧去開展的花里胡哨的所謂“教學研究”其實是毫無意義的。教學研究不是重要?而是: 真正的教學研究應該是建立在對學習的基本規律全面客觀把握的基礎上。所以做了這么多年的教研工作,我想明白了: 我的教研重點應該是研究學習的底層邏輯,并以此為基礎、為導向來開展教學研究。看到這里的讀者,如果你同意,請在評論區扣1 (^^) 。
《認知覺醒》提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原理:人有三個大腦。
這個說法一定會讓你很困惑。別著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腦的進化歷程,你就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了。
(一)“人有三個大腦”的由來
這里說的“三個大腦”只是比較形象的說法,準確的說,應該是: 在人類生命進化過程中,先后出現了三個不同的腦區,分別是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本能腦:爬行動物為了適應陸地生活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腦”,只有一個原始的反射模塊,可以讓它們對環境快速做出本能反應。
情緒腦:哺乳動物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進化出了情緒,并且大腦里發展出一個獨特的情感區域(邊緣系統),稱之為“情緒腦”。
理智腦:人類在距今約250萬年前,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在大腦的前額區域進化出了“新皮層”,稱為“理智腦”,使人類產生了語言、創造藝術、發展科技、建立文明。
三個大腦的區別是: 本能腦是爬行動物腦,情緒腦是哺乳動物腦,理智腦是人類腦。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明顯的區別。
大家應該都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我想你一定明白為什么那條蛇會對救它的農夫“反咬一口”了,因為它的大腦里根本就沒有發達的情緒腦,不知感恩為何物,所以只會依據本能行事,遇到危險要么戰斗,要么逃跑;而愚昧的農夫竟然以為蛇和人類一樣有善惡之心,會知恩圖報,結果使自己命喪黃泉。
可見我們人類與這個世界上的其他動物已經迥然不同,在我們的大腦里,由內到外至少有“三個大腦”:年代久遠的本能腦、相對古老的情緒腦和非常年輕的理智腦。
大多數人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只有一個大腦,而人類僅僅比它們聰明一點,這種錯誤的認知使我們經常做一些像那個救蛇的農夫一樣的,愚蠢的事情。
(二)三個大腦如何發揮作用?
我們的大腦并不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是由不同年代的模塊“堆砌”而成的,所以它們在一起工作時必然會出現很多兼容問題。 令人欣慰的是,高級的理智腦是我們人類所獨有的,它使我們富有遠見,善于權衡,能立足未來獲得延遲滿足。不過我們若是因此而沾沾自喜,未免高興得太早了,因為理智腦雖然高級,但比起本能腦和情緒腦,它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了。
我們的大腦里大約有860億個活躍的神經元細胞,而本能腦和情緒腦擁有近八成,所以它們對大腦的掌控力更強。同時,它們距離心臟更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優先得到供血,這也是為什么當我們極度緊張時往往會感覺大腦一片空白,這是因為處于最外層的理智腦缺血了。
人類要發揮理智腦的作用,就必須了解和接受理智腦的弱點和局限性。理智腦雖然高級,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它受到的限制很多,比如它需要時間來思考和分析問題,需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它也容易受到情緒和本能的影響,難以始終保持冷靜和理性。因此,我們不能過于依賴理智腦的作用,也不能把所有的決策都放在理智腦上。
通過充分發揮理智腦的作用,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決策權。在做出決策時,理智腦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問題、權衡利弊、預測未來,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同時,理智腦也可以幫助我們控制情緒和本能的影響,避免情緒失控和行為失態。但是,要充分發揮理智腦的作用,需要不斷提高我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以便更好地運用理智腦的功能。
我們不能僅僅依靠理智腦來控制我們的行為和決策。理智腦并不是萬能的,它受到很多限制和挑戰。在許多情況下,它也會犯錯誤或做出錯誤的決策。因此,我們需要充分了解理智腦的弱點和局限性,與其他決策力量(比如本能和情緒)相互合作、相互制衡。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決策權,避免決策失控或陷入“明明知道卻做不到”的怪圈。
(三)如何利用三個大腦為己所用?
綜上所述,提升學習能力的關鍵確實在于讓我們的理智腦盡快變強。理智腦作為我們大腦的高級部分,具有遠見、權衡和延遲滿足的能力,它可以驅動我們的學習行為,幫助我們克服天性中的即時滿足和避難趨易傾向,提高我們的學習效果和成績。
同時,我們也需要充分利用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優勢。本能腦具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而情緒腦則具有強烈的行動能力和情感反應能力。這些力量都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的資源。例如,當我們遇到復雜的計算或抽象的概念時,本能腦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而情緒腦則可以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理智腦來驅動本能腦和情緒腦,使它們協調工作,實現高效學習。理智腦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運用策略和技巧來引導本能腦和情緒腦,使它們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例如,我們可以采用多種學習方法,如歸納、演繹、類比等,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我們也可以采用一些情緒調節技巧,如深呼吸、積極思考、改變環境等,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情緒,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
總之,要實現高效學習,我們需要充分發揮理智腦的領導作用,尊重和利用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優勢,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情緒調節技巧,使大腦各部分協調工作,實現和諧、高效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