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剛和一家服裝店老板還價完,掏出錢包。
“這不是有錢嗎”,服裝店老板眼神盯著我的“毛爺爺”恍然說道。
我很憤怒,因為這句話和背后的潛臺詞。
B
“什么時候刷過飯卡的”,還書時大媽對我說道。
我不知所措,一時狼狽,情急之下說出刷飯卡。我沒帶現金,學校圖書館內借的書超過規定的期限了,要罰款兩毛。
僵持中突然一位女孩遞給我一元,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人就消失了,我手里還攥著大媽剛找我的八毛。是的,我很感激。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這樣的女孩。
C
我常去學校的自習室,有次晚上有些特別。
我看見一個小男孩坐在有靠背的板凳上非常專注的閱讀著。讓我好奇的不是他如何坐上想對他而言這么高的板凳,不是他怎么獨自一個人在這看書,不是他是否認識那些字而是他的那種專注。眾所周知,小孩你讓坐在那都很困難更何況一動不動,還是看書。這著實令人費解。也許你會說他看的根本不是書而是書中的圖片,可是那是本沒有圖畫的書。達芬奇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看過他的眼睛,我知道那并不是一般小孩隨便翻翻或者目不轉睛于書中的某幅畫,看著他的眼神仿佛我就知道他是在看書像成人一樣而且更專注。
D
大街上,環衛女人走向路邊燒餅攤,等烤熟,付錢。這時突然殺出一個大約七十歲的老頭,一手撐著拐杖一手端著個破罐子直向環衛女人湊過去。女婦發瘋般似的莫名爆發,“你還向我討,你還向我討?”說話的同時腿立刻踢了過去。老頭見情況不妙沒有躲而是不以為意的轉向要走。環衛女人似乎不泄憤,趕緊追上去,想象一下大街上一個大人追著另一個大人用腳踢過去。女人連環踢了二十多下也說了二十多句“你還向我討,你還向我討?”。
我剛好看到了這戲劇的一幕,讓我難忘的是老頭轉向要走時擠出的一個無奈的笑,一個詭異的笑,一個小孩似的笑。
E
那天我走進,是陪同學買自考資料書的。就這樣認識了她。
書店有兩個房間,連著的;外面大多數是一些考試資料書,里面相當于小小圖書館,經常有老頭在這“活到老學到老”,當然還有小孩嬉戲打鬧,吸引我來的是,每隔一段時間這里就會有現在網上最暢銷的新書。我和同學扎進那堆新書中,正談論著某本書的時候,她轉過頭帶著真摯的眼神掃描了一眼,面帶微笑。她穿著白色的體恤就站在那堆新書中,手里捧著一本韓寒的書閱讀著。記不清是怎樣的開始,我們開始交談起來,如你所知,談論的話題當然僅限于客套話和一些書。大概是那里的書我基本都看過,推薦起來毫不費力。走時,相互加了QQ。
僅此而已,再無下文。依然記得相識時的那份美好。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