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林奕含痛苦的談文學欺騙了她的視頻,被她的純粹和執著感動了,不知不覺想起了貼上工科女標簽之前的那個自己。
大學之后,如愿的理性了很多,收起了很多濫情和矯情,漸漸告別了那個天馬行空的小女生時代。說起來好像是終于長大了,卻在回想時驀然發現,曾經的那些美,好像已經離我很遠了。
那種指尖落在鋼琴琴鍵上的美,稚嫩的小手弓起漂亮的“手型”,最愛的克萊德曼,最討厭的哈農;很多黑鍵堆砌出奇妙音階的賦格,充滿力量和節奏感的奏鳴曲;對悅耳的高八度的喜愛,對右踏板的執念……記憶里關于鋼琴的一切,都是美的。
那種夏日體育課后帶著汗水味的語文課的美,在揮汗之后突然靜下心來,聽語文老師講著那不愿同流合污的愛蓮之人,壯志難酬的愛國之人;官場失意后的憤懣不平,送別知己的依依不舍;好像隨著文字穿越了千百年的時間,一睹那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一代代江山才人的風采……記憶里關于語文課的一切,都是美的。
還有那寫滿青澀感情和真摯友情的日記本,那為了喜歡的老師認真書寫的作業,那曾經在午自習拿出來偷看而差點被沒收的歌詞本,那在校車上和小伙伴一起聽的mp3……那么文藝那么美的那一切。
果然走得最急的,都是最好的時光?一直覺得說不想長大很矯情,因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學會面對生活,誰不想一輩子歲月靜好,但又怎么舍得讓愛我的人一直負重前行呢?我的心很小啊,但一旦進來的人,我多么不想你們受委屈。所以也許這樣的改變是必然,尤其是在高中選理科、大學選工科之后,但心中的那份感性其實一直都在,只是遇到的能讓我愿意敞開心扉的人越來越少。
生活很奇妙,你永遠不知道,你正經歷的,會是將來的自己所懷念的。就像在那個初諳世事的年紀,怎么能領悟鋼琴曲的主題思想,又怎么能真的讀懂文人的蹉跎?仍然記得那個十二三歲的自己,心中寫滿了夢幻和歲月靜好。所謂不忘初心,大概就是有了些人生閱歷后,在生活的泥濘中跌跌撞撞的同時,還永遠記得鋼琴曲般的美。不如有空就坐下來彈一曲、讀一本書吧,最好的年紀和最美的事物,一定會有不同的碰撞,我相信那會比玩手機和shopping更讓人滿足。
許多年前,我曾是個樸素的少年。
不愿等青春耗盡,只剩面目可憎。
如果可以,我好想帶著如今的心智,去那個簡單的年代,看看年輕健康的爺爺奶奶,見見處于事業巔峰的張韶涵,好好練琴,多多看書……
如果可以,我好想……
別想了,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