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當質疑或者抵觸產生時,片段給我們提出一個能最好提升溝通效果的方法——
一是放正心態,不要因為對方的質疑產生抵觸心理,目的在于說服對方而非證明自己;
第二,提問找準問題,摸清對方質疑的點在什么地方;
第三,再提問找到問題成因,和對成因的解決方法。把猴子拋過去讓對方思考下他的期望或理想做法,尋找對方可能接受的解決路徑;
第四是收回來、做出自己明確的回應,接受對方疑問和建議后,明確回復你能做什么、針對性發力。
團隊建設我接觸得比較少,只是當個人交流來理解。
A1:
家里有個特別喜歡質疑的人。我開始借助外力減重控制飲食,他質疑“你為什么要搞這個,自己減不好嗎”,可是我自己控制體重近半年來不能下行BMI顯示肥胖范圍,通過調理現狀已經進入標準范圍了,為什么我就不能繼續做呢?于是往往我會很抵觸他的質疑,“你看效果很好啊,我也瘦了朋友們瘦了的例子也很多啊,誰誰誰”
A2:
借用書中拆書的方法,我覺得面對質疑
第一: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把對方的質疑等同于對自己或自己行為的否定。比如面對如此有效的方式家人仍人質疑,我應該轉變下思路,他們在顧慮什么?
第二:提問,想好溝通的問題,尋找沖突的根本。比如我可以問“我效果這么明顯你為什么還不支持呢”,他也許就會說“你的飲食太嚴格,吃的品種太少對身體不健康”“你這個中醫的門道對身體是有副作用的”“減肥的方法有很多,為什么要用這種呢”
第三:再提問,尋找問題的成因,找出我們的解決路徑。比如上例:“那你認為有哪些減肥方法可以用呢?”“那你決定我現在的方法有哪些副作用呢”“我們上百度查一下你說的如何?”
第四:給出正面的回應。“這個方法也許有副作用但是目前暫時我還體現不明顯,對這個我們都不太熟悉也不用憑主觀下結論,不妨且行且觀察”“相對效果確實讓人覺得超出常規那我就盡快達到終極目標快點結束治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