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總是做跟大家一樣的選擇,你憑什么要你想要的生活?
那些念著自己不喜歡專業的孩子,為了別人羨慕的眼光找了一份根本無法施展自己才華工作的年輕人,最終都付出了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時間成本。而這樣不必要的浪費原本是可以通過前期的試錯以及思考和規劃有效避免的。一味地聽從別人的建議,甚至讓別人左右你的選擇只會讓你離本來屬于你的成功越來越遠。
你要知道,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它的不可控。
生命的存在感就在于經歷,豐富要好于單調,跌宕要好于坦途,個中甘苦唯有親歷者明白。然而經歷并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你要通過經歷,通過試錯,去不斷了解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來做好人生中的每一次選擇。
那么如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迷茫,看清自己,做對選擇呢?我也不敢說,我是一個擅長做選擇的人,只是把我自己總結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歡迎大家進行交流。我覺得要想做對選擇,就要把握五個核心要素:認清自己、端正的態度、冒險精神、獲取信息渠道的多寡與堅持的毅力。
1.認清你自己
就拿我自己來說,大三下到大四上可以說是最迷茫無措又彷徨無依的一年,因為畢竟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親力親為,去感受,去強挺著勇敢。這是一個把自己打碎了然后再重塑的過程。現在回望那一段日子,我才知道,它的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我認清我自己。
我曾經覺得經過了大學四年的學習,我已經對進行科學研究厭倦了,于是從一開始便打定了注意找工作,完全忽視了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等因素。那個暑假,我沒回家,一直都在中科院實習,實習是第一次對成人世界的涉足,沒錯,成人世界,就是那種平靜,世俗,實際,每天會想著下班的生活,每天早上爬不起來的上班的生活,生活的真相仿佛總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然而人們窮極一生也無法抵達。經過了實習以及接下來的不斷地找工作之后,我終于身心俱疲。跟從大家的建議,他們說銷售賺錢,我就去應聘銷售的崗位;別人說房地產業機會多,我就跟著去群面廝殺。可是我唯一忘了問自己,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我開始懷疑自己可能選錯了路。最后,我終于明白當初就像和誰賭氣一樣擰著自己的個性和愛好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多么不明智和幼稚的選擇。于是我開始調整方向,僅剩50天準備考研,最終也有一個讓自己還算滿意的分數,我覺得挺好。我考上了研究生。其實我一直是在挑戰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去做,去突破,去頂著所有人的壓力和嘲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程充斥著孤獨、疲倦甚至是憤慨,但都沒關系,我最后都靠著自己挺過來了。一直相信上天會最終把你帶去你該去的地方,遇到最對的人,吃到最合口味的食物。這并非是宿命論,而是,你要學著接受,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這一年的試錯與努力中給我最大的收獲是我發現了自己的愛好。這一年里我還做了的事情就是我創立了自己的網絡廣播電臺,在荔枝FM和企鵝FM上,從只有幾個人收聽,到現在粉絲過百,播放收聽量過萬,再到在網絡平臺上得到編輯的推薦和聽眾的認可,這都是讓我充滿了滿足感的事情。我感謝我有這個愛好,什么是愛好,愛好就是在你最痛苦的日子里能夠支撐著你去尋找陽光的東西,廣播對于我來說,是這樣。我喜歡人們通過聲音認識我,了解我,我很認真的看聽眾的每一個評論,在猜想對面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還開始自己寫小說,從最初最簡單的一個想法,到現在十幾萬字的成書,讓我扎扎實實的成為了時下最流行的斜杠青年。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我想,這就是試錯的意義,你要每條路都嘗試一下,才會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坐在家里憑空想象,感嘆選擇的艱難。
要相信,一開始試錯走的彎路,是為了最終帶你去最對的地方。
2.樂觀的態度
相信好多人都看過去年年末央視的一檔綜藝節目叫《了不起的挑戰》。六位挑戰者雖然沒有明確的人物設定,但是在一期又一期的挑戰中,每個人的個性都被鮮明地凸現出來。撒貝寧機智搞笑,沙溢幽默詼諧,華少冷靜智慧,阮經天有愛暖心,樂嘉樂觀拼命,岳云鵬真實脆弱。就像真實的生活中,我們面對不同的境遇所展現出的性格特質一樣。不論怎樣的反應其實都無可厚非,只不過是呈現方式造成的差異。
給我觸動最大的是前兩期節目。第一集是關于選擇,華少喊出的一句:“要小心選擇!”真是肺腑之言。因為確實每一個小小的選擇都決定了他們之后的道路,舒服或者是艱辛都要自己扛著。
最有啟發意義的是,有的挑戰者不管遇到怎樣折磨人的境遇都能讓整個挑戰過程充滿歡笑,沒有抱怨,最終堅持著完成任務;而有的挑戰者則多少有些畏難情緒。在第二期節目中岳云鵬沒有最終完成挑戰,招致很多人的詬病,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那項任務對于他來說確實是難。但是,這并不妨礙,我認同眾多網友中有一位網友的評論:“如果是讓撒貝寧去完成岳云鵬那樣強度的挑戰,結果一定是完得成;但是如果換岳云鵬去做撒貝寧的挑戰項目,該完不成還是完不成。”我想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我們面對的境遇有時候可能由不得我們自己去選擇,一旦眼前的路既成了事實,我們都只能選擇走下去。何不常懷樂觀,既感染自己也感染周圍的人?
當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時間讓脆弱的人更脆弱,讓孤單的人更孤單,長遠來看,時間讓我們每個人手里都空空如也。但是,我們只要能不斷地去主動,去填滿,去追逐美好的事物,偶爾行使一下悲傷的權利,就夠了。
要相信,你不只是那樣,不只是你看到的那樣,不止是你以為的那樣,你還有更多的,更多的光芒。
3.冒險精神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高中的時候學過的一篇古文《游褒禪山記》。這一直是我最愛的一篇古文,主要是因為以下這幾句:
“夫夷以近,
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
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所以若想做對選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有去探查未知領域的冒險精神,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同時又不能隨大流,任憑別人替你選擇。
聽別人的,做的決定不一定是錯的,但一定不是最對的,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敢于去冒個險,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4.獲取信息渠道的多寡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管是找工作還是繼續深造,能否掌握足夠多的信息獲取途徑則是能夠正確決策的基礎。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信息素養。
一個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現代人,應該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熟練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特別是網絡傳播工具;
(2)獲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各種學習資料與信息,能熟練地運用閱讀、訪問、討論、參觀、實驗、檢索等獲取信息的方法;
(3)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歸納、分類、存儲記憶、鑒別、遴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
(4)生成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收集的基礎上,能準確地概述、綜合、履行和表達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簡潔明了,通俗流暢并且富有個性特色;
(5)創造信息的能力:在多種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礎上,迸發創造思維的火花,產生新信息的生長點,從而創造新信息,達到收集信息的終極目的;
(6)發揮信息的效益的能力:善于運用接受的信息解決問題,讓信息發揮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7)信息協作的能力: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為跨越時空的、“零距離”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種和諧的合作關系;
(8)信息免疫的能力:浩瀚的信息資源往往良莠不齊,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甄別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調節能力,能自覺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擾和侵蝕,并且完善合乎時代的信息倫理素養 。
只要我們平時有意識地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就可以有效的拓展我們信息獲取的渠道,并提高我們的信息鑒別能力。必將為我們正確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5.堅持的毅力
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浮躁,都渴望著自己付出一丁點兒努力就立刻得到回報,否則,就抱怨自己白忙活了一場。
正如馬云的名言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著后天的太陽。”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也沒有什么擁有可以是輕而易舉。堅持下來,才能看得到最美的風景。
當然,堅持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都會遇到嘲笑我們的人,質疑我們的人,甚至我們在堅持的道路上會開始懷疑自己,但這都是正常現象,只要我們熬過了這段時間,我們前進的路就會走得順暢許多。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說,你該做個有主見的人,不盲從,不失落,不要害怕選擇。
當你下不了決心聽從內心的聲音的時候,就請你問問自己,如果你總是做跟大家一樣的選擇,那你憑什么要你想要的生活?以及,你是否能夠接受自己只是活成他人口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