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學可以說是不惜一切的在付出,但是孩子卻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總是搞出各種各樣的狀況,不是被老師反應上課睡覺、就是學習成績不穩定、要不每天磨磨蹭蹭的不爽利,孩子也越來越聽不進自己的話。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我們總是感到束手無措,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呢?
通過這堂課,我們將收獲:
1.孩子在高三將會遇到哪些問題
2.為什么會遇到這些問題
3.以及一些簡單實用的溝通小技巧
幫助各位家長理解和解決孩子在高三學習中的問題。
(1.孩子在高三將會遇到哪些問題)
如果將高三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簡單歸類,可以歸納為學業問題、情緒問題和網絡成癮問題。他們的表現通常為成績不穩定、過于緊張、不想說話、早戀、脾氣暴躁、消極應對、磨蹭、甚至失眠。
(2.為什么會遇到這些問題)
高中是孩子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活動的重要轉折時期,這一時期課程變化很大、學習任務加重、難度增加,又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青春期,所以極易出現學習困難問題。
而對外界環境的敏感,又容易表現出情緒不穩。如家長和老師的忽視、壓制和不公平、學習壓力以及與異性交往等而引起煩惱、焦慮和抑郁的表現也不少見。尤其是內向的孩子面對問題時多采取消極被動的態度,這就決定了他們出現不良生活事件時,不能及時排解不良的情緒,不能積極應對,不能求助于家長和老師,從而使不良的情緒、壓抑的心境長期存在,逐漸產生抑郁的癥狀。
而隨著手機的普及,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自我控制力低的青少年,無節制的玩手機,很容易成癮,一旦成癮,更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學習,從而損害身心健康。
(3.溝通的小技巧)
當家長遇到這些問題時,需要積極的與孩子進行溝通,不能聽之任之。但是很多家長都會跟我反饋,我也想跟孩子進行溝通啊,可是完全無法溝通,不是嫌我煩就是要跟我吵架一樣。
那有沒有什么好的溝通方法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溝通的技巧,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有四大要素:觀察、感受、需要、以及請求。
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的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憤怒等。然后,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誠實地表達自己后,提出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這一要素明確告知孩子,我們期待他采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舉一個例子,當我們發現孩子又在玩游戲的時候,錯誤的表達方式是:“XXX,你怎么又玩游戲,馬上就要高考了,你說你每天就知道玩,玩這個有什么用?能讓你考上大學嗎?”這樣的溝通肯定是不合適,孩子不是消極抵抗就是會與你爆發激烈的爭吵。
那么應該如何正確的表達呢?
寶貝又在玩游戲啊,是王者榮耀嗎?你也給我講講這游戲怎么玩唄?別讓你老媽我落后了。(觀察)我覺得你現在的同伴應該不再是你的對手了,如果你想遇到更強更好的對手,你就要去到更厲害的地方,那里才有高智商的同學,才會讓你進步更快。但是你現在總玩的話,我有點擔心,怕你的成績會因此受到影響,你是不是也擔心你的睡眠時間不足(表達感受)因為我看重你現階段的身體健康和學業成績(需要),你覺得減少一些游戲時間用于學習或者睡覺怎么樣?(明確地請求)。
相信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一定可以讓我們與孩子的交流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