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高情商對孩子為什么重要呢?因為在未來孩子走向社會中,20%靠智商,80%靠情商。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失敗,打擊,風風雨雨。
如果這個孩子情商不高,即使才華出眾,即使特長多多,即使這孩子是學霸,但是經歷一點點挫折可能就受不了了。
有的孩子就是因為名次稍微靠后了一點,沒有成為第一就跳樓自殺。
有的孩子就是因為一部手機跟媽媽發生爭執,然后就跳樓自殺。
有的孩子就是因為一點點跟別人發生一種不和諧,就把人家傷了,或者傷了自己。
這種都不是我們家長所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孩子所愿意看到的,為什么會發生呢?
就是情商太低了。
這種低情商讓孩子經不起挫折,有點兒風雨就焉巴了。
所以我們覺得,現在我們在培養孩子,要培養孩子有高情商。為什么?
因為我們的社會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種強大,不光是經濟強大,也是人內心的強大。
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內心強大顯得非常的重要。
要贏得起,輸得起;拿得起,放得下;跌倒了,爬起來接著走。
這樣的孩子,才在未來社會中能站得穩,才能有立足之地。
所以我們今天不能只盯著孩子考多少分?是不是上了名校?
而更重要是,要看到孩子有沒有抵御風險的能力,有沒有能夠擁有享受幸福人生的能力,就特別的重要。
所以我們看到有四種父母能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哪四種父母?
第一種,有溫度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溫度的孩子。
母雞能夠孵出小雞,是因為母雞有溫度。
那么雞蛋能夠變成小雞,也是因為它能夠接受溫度,釋放溫度,所以溫度很重要。
一個向日葵也是,向日葵為什么能夠結出葵花籽?因為它有溫度,它接受了陽光雨露,它自己就有了溫度。
于是她就賦予了她的孩子一些葵花籽,這些葵花籽越長越大,它自身也擁有了溫度,那它們埋在地下,它也能夠扎根,開花結果,也能成為向日葵媽媽。
所以,所有的生命都離不開溫度。
作為父母來說,如果父母很強勢,如果父母也非常能干,但是父母不太會愛孩子,她沒有愛的能力,就等于這個媽媽就是沒有溫度的了。
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剛生下來的小猴子,擱在一個鐵絲做的母猴的籠子里,這個小猴子就不愿意靠近。
那么旁邊,同樣放一個鐵絲做的猴子,身上擱了很多的很柔軟的東西,這個小猴子就愿意在這個柔軟的母猴子身上呆著。
吃奶的時候,奶瓶在那個光有鐵絲的猴子身上,小猴子趴在這個溫暖的母猴子身上,然后嘴去吃那個鐵猴子身上的奶。
有一天把這些都拿走了,小猴子就抑郁了,最后這個小猴子就死去了,因為他沒有得到愛。
沒有愛的猴子就活不太長時間。
所以,爸爸媽媽怎么愛孩子,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很多父母有心愛,但是沒有力量,有心無力,我們說她沒有愛的能力。
最后跟孩子反目為仇,有的甚至失去了孩子,或者失去了父母本身,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要像向日葵一樣,要用愛的目光去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去面對孩子。
為什么人們喜歡向日葵?
因為向日葵的模樣,看著就讓人高興,像一張笑臉一樣。
你看著它,就好像它沖你笑。
所以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家門口種了很多向日葵,都感覺到心情特別舒暢。
所以這張笑臉對父母來說,看著好像不起眼,對孩子就是非常重要了,孩子生下來能夠看到這樣一張笑臉就很高興。
另外,還要讓孩子在愛的語言中成長。
用愛的語言去激勵孩子,那么這種愛的語言就應該從小對孩子說,讓孩子既能接受,也聽著順耳,不要讓孩子總是聽刺耳的聲音。
在那種否定的聲音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是沒有自信心的。
你老說你真笨,他就越來越笨。
你老說你真差,他就越來越差。
你要說你能行,你給他一些鼓勵的話,他就會發現我自己真的很可以。
所以愛的語言對孩子來說,就是擁有愛的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點。
還有就是要讓孩子用愛的分享去滋養孩子。
對孩子來說,他要光去得到愛,就不懂得愛。
只有去付出愛,他才懂得分享自己的愛。
所以,就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怎么讓孩子在分享中懂得去感恩,懂得去付出自己的愛,慢慢的這個種子,也會擁有一種愛的能力了,
另外用愛的規則,要去約束孩子,讓孩子在生活中就像向日葵一樣是有順序的。
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中非常的雜亂,該干的事兒也不干,不該干的事兒還去干,那人生就亂了。
所以,有溫度的父母一定會懂得用規則來約束孩子。
當孩子犯了錯誤,也會用愛的胸懷去包容孩子。
這都是一種溫度,這樣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那是懂得愛的,懂得與跟別人相處的。
第二種,樂觀的父母,能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樂觀的父母,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因為爸爸媽媽這種樂觀的態度,樂觀的心態,對孩子就是一種傳染。
遇到什么事兒,你怎么去面對,那么孩子將來長大,他也會像你一樣去面對。
所以,在這里跟我們家長來分享,一個孩子要擁有一個快樂人生的三句話:
1.“太好了”!改變心情就改變了世界。
遇到事情,先說太好了,不要說太糟了,這樣你就積極了。
你面對它,并不是說你就逃避它,或者是你很厭惡,你就能躲開的,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事情,積極面對,要說太好了。
所以我經常把"太好了"這三個字送給我們的孩子。
孩子們接受的很快,他們也很希望說太好了,這樣無論遇到好事壞事,都從積極的方面去考慮,他的人生就快樂了。
2.“我能行”。改變態度就改變了命運。
我能行,是成功者的心態,我不行,是失敗者的心態。
一個人有多大的本事,其實都是第二位的,有沒有自信心是第一位的。
他說我能行,他有勇氣,他就能不失去機會。
如果他有很多的本事,但是他老說我不行,機會來了,他就躲一邊兒去了,結果他就失去了機會,所以怎么培養孩子自信,就在快樂人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我幫你”。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
這個我幫你,重要在哪兒?就是說,愛是個口袋,往里裝就是滿足感,往外拿就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如果你老去幫助別人,你的這個能量就越來越大,你的價值體現的越來越多,于是你內心就非常豐盈。
你看葵花籽就是這樣的,它接受了陽光雨露,雨后它就越來越飽滿,它知道它的葵花仁會給人帶來很多的好處。
所以當它奉獻出來之后,它就特別快樂。
如果你的孩子特別自私,總是不能夠去幫助別人,什么事都只為自己著想,那么這孩子慢慢就沒有朋友了。
他會覺得很孤獨,他的一生力量都無處去奉獻。
因為他沒用,人如果沒有用,人就沒有快樂。
所以要有快樂的人生,就一定要樂觀地、積極地面對這個世界。
就像向日葵那樣,我覺得向日葵是最好的樂觀的一個象征。
第三種,文明的父母,最能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文明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從小擁有一張人生的名片。
文明禮儀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也是一個人的名片。
如果這個孩子從小在家庭生活中,就懂得為人處事,就懂得怎么處理好一種文明的形象,那這個終身受益了。
所以,該怎么去培養一個孩子擁有文明的形象?
有兩點可能要說:一個是要給孩子做出好樣子。
就是你要讓孩子講文明,你就不要老罵人,你要讓孩子講衛生,你就不要隨地吐痰,你讓孩子講秩序,你就不要闖紅燈。
所以,你要讓孩子愛讀書,你就不要整天玩游戲。
所以孩子是看著你怎么生活,他就怎么生活的。
怎么培養文明,我們有一個"文明禮貌三會做"。
對于小孩子來說,首先要問好。
“你好啊”,“早上好!”跟別人打招呼。
很多小孩兒不愿意跟別人打招呼,就跟他父母有關系,尤其跟媽媽有關系。
如果媽媽特別熱情,見到人就主動打招呼,連帶著微笑去跟別人握手,和別人說話,那么孩子見人就不害怕。
如果父母見人就愛搭不理的,那孩子也是這樣的。
所以,首先讓孩子學會問好,問好的時候能看著別人的眼睛,非常熱情地去跟別人問好。
這個這絕對是小時候培養的,三歲之前就開始了,帶孩子出去,在小區里見到什么人就主動的去問好。
孩子如果開始感覺不敢問,爸媽也不要老說問好問好,你強迫他問的話,他可能也會覺得不好意思,那就慢慢的養成習慣。
媽媽主動跟別人打招呼就會很好,能夠常跟別人問好的孩子,常常得到更多人的愛,大家的關注就更多一點。
“謝謝。”就是感恩。
其實感恩對人很重要。
你要是能夠常常說“謝謝”的話,人家給你的幫助就會更多,人家不會覺得我幫你是不應該的。
而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能有感受,就是當你幫了別人,別人謝謝你的時候,你會覺得特別感動。
老師說:
我前兩天去一個地方做家庭教育的講座。
等我走的那天到了車站,有一位先生特意跑到飛機場去送我。
他送我很小的一包小米,是真空包裝的小米。
他說這是我們自己生產,自己做出來的。
我今天為什么要送你,因為你給大家講了那么多,你付出那么多,你的能量應該得到補充,我就來送送你,給你補充點兒能量。
我被感動了,我想我講了那么多場報告,還沒有想到我的能量,還需要再更多地去補充。
他一說,我忽然覺得這種感恩的作用,就讓你忽然覺得你做的事兒很有價值,你的內心會覺得很值得,然后你就會更努力去做。
所以人都需要一種感情。
現在我們爸爸媽媽的愛都是無私的,我只要愛你,你愛不愛我都不重要。
結果很多孩子長大了以后,媽媽忽然覺得她是養了一個冷酷的孩子,對父母無情無義的。
還有的媽媽,甚至忽然覺得孩子沒把她當成媽媽,當成保姆了,媽媽就特別地傷心,說我那么愛你,你愛我嗎,你愛過我嗎?
所以,愛這一點要從小培養,就是0到6歲之前一定要培養孩子說謝謝。
這種感恩的心要從小培養。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么一顆感恩的心,我相信將來他人生中遇到任何困難,都會有人熱心幫助他。
如果你孩子很冷酷,只去接受,從來不回報。
別人會覺得這個人不值得幫助。
還有一句就是會道歉,要說“對不起”。
人有的時候會冒犯別人,也說會做事。
做錯了怎么辦呢?
一定要說對不起。
我們小朋友說對不起,教育幼兒園就要培養他。
跟別的小朋友一塊兒玩兒,互相撞到一塊兒了,把別人撞倒了,你趕快過去說對不起,你不要說你不說對不起,別人就會覺得缺點兒什么,因為你得罪了我,或者你傷害了我,你應該說對不起。
說對不起,在很多孩子小的時候是容易做到的。
媽媽也要跟孩子說對不起,媽媽有的時候會冤枉孩子。
或者說,媽媽有時候會誤會孩子,這時候也要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
那么孩子從媽媽的這種行為中知道,做錯了要說對不起。
所以小孩兒要承認錯誤的時候,首先要把對不起說出來,有的孩子說不出這句話,就是死不認錯。
你這個死不認錯的孩子,將來可能就會遇到很多的不愉快的事情。
知道有的孩子長大了點,媽媽過于強勢,從來沒在孩子面前讓認過錯。
由于媽媽過于的強勢,讓孩子決定跟媽媽脫離關系,甚至說,在你膝下的日子里我生不如死,就不想跟媽媽見面,直到媽媽想兒子都快想瘋了。
后來見了兒子,媽媽見面說了一句對不起,我有病。
孩子忽然覺得一句對不起勝過1萬句我愛你。
這些東西,就讓人看到人生中真的少不了這三個字:對不起。
"你好","謝謝","對不起",這就是文明禮貌"三會做"。
一個小孩從小把這三句話掛在嘴上,成為他人生的習慣,那么他在跟別人交往過程中,就會成為一個很文明,懂禮貌的人。
所以別人一看,這個人就是懂禮節,懂文明,這個人他就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第四種,就是有責任的父母,最能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受別人歡迎的孩子,那什么樣的孩子受歡迎?
就有責任心的孩子。
這個責任心,也是我們爸爸媽媽從小培養出來的。
這個責任心,如果說這個孩子只會去接受別人的幫助,從來不為別人去著想。
如果一個孩子只會讓別人照顧,從來不會照顧別人。那么孩子從小就被別人伺候,那他可能就真的不會尊重周圍的人。
所以,培養責任感有三個原則:
首先要自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孩兒很小就會做事情了,他就要學會穿衣服,學會自己拿東西,學會自己吃飯,學會自己上學,學會自己收拾東西,這些一邊做,爸爸媽媽就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孩子就是自立能力特別強。
如果什么都替孩子做,成為孩子的保姆,那么孩子可能將來走到社會上,他就沒有生存能力,甚至上了大學,還需要父母的照顧,那他就會非常的自卑。
所以,小孩子一定要讓他們學會自己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次,要熱情。
熱情就是與人相處的時候,要對別人對生活充滿熱情,熱情的待人。
其實人和人的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熱忱。
有的人就特別冷,那種冷的人,別人不敢接觸也不想接觸。
熱情的人,就常常招來很多人,他的能量場很大,就有很多的朋友。
所以,媽媽、爸爸要教孩子怎么去熱情的待人,就跟別人相處中,怎么去表達他這種熱情,能學會去表達,能夠很主動的去做一些事情,說一些話,這種熱情的表達可能將來會成就孩子。
還有一種,要欣賞別人。
跟別人說,你真棒!
我們很多小朋友從小媽媽就告訴他,你是最棒的。
結果要上幼兒園,就說我是最棒的,其實他后來發現真的很多小孩兒比他棒,他就特別糾結,我不是最棒的。
你是最棒的是不可能的。
這世界上那么多人,一個學校,一個幼兒園,那么多小朋友,比你棒的,各方面比你棒的人多的很。
所以孩子要從小學會欣賞別人,看看哪個小朋友好,就要說你真棒!
給別人一點小小的鼓勵,好鼓勵別人的人就有很多朋友。
這叫什么能力呢?
這是一種與人相處中非常大的魅力,就是多夸獎別人。
這個也是父母遺傳的,說實在的,有些父母總是愛肯定別人,夸獎別人,看到別人的長處就要說出來,這樣的孩子長大,他也跟父母一樣,也會經常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點。
有些父母總是挑剔。從挑孩子,挑丈夫,挑老人,挑房子,反正什么事兒沒有他不挑的,這種挑剔的父母培養的孩子也是特別挑剔的。
在他嘴里沒好事,什么都不好。
所以,要學會去欣賞,欣賞這個世界,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周圍一切的人。
孩子,還要學會自律。
能夠學會自己去保護自己,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怎么有計劃的去做,還要學會自護,自己怎么去保護自己,小孩兒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從小要學會自我保護。
比如怎么走路不摔倒,在什么路上應該怎么走?如果說跟爸爸媽媽走散了,我怎么能夠讓爸爸媽媽找到我?如果真正發生危險,我怎么能自救?如果我的身上磕破了,我怎么去處理?
還有一些,更比如說地震發生了,你怎么去逃生?你家發生煤氣泄露了,爸爸媽媽都熏壞了,你怎么去開窗,怎么去跑出去?
這些東西都是要教孩子的,這些東西你不告訴孩子,孩子就不會保護自己。
父母不能保護她一輩子,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強調自我保護能力。
不要老說“不許!”“不能!”。
而是告訴他,該如何去面對這些事情。
所以培養個有成就的孩子、一個情商高的孩子是需要下工夫去培養的。
育兒先育己,我們一起加油!
愛生活,愛學習;無干貨,不分享!
歡迎加我個人VX:
Robin18930027521?
前路漫漫,讓我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