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加入了行動派的馬特煥新學院。
馬特煥新來源于知名工程師馬特·卡茨建議:找一件日常的事,堅持30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反正接下來的30天喜不喜歡都要過,為什么不做一件一直想做的事呢?”
只要你想開始,任何時候都不算晚!TED演講:堅持一件事情30天
去年嘗試過30天靜坐冥想,30天零極限,30天拆書。年末,馬特煥新學院院長宇文一直在調整打卡模式,思考前進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一直在組織中跟優秀的小伙伴們學習成長、思考自己的方向。
盲目行動很危險,深思熟慮后的計劃才有完成的可能和實施的必要。我很感謝院長給我們的那段思考整頓期,讓我充分地去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真實需求。
《神奇手帳》里建議我們“每月定一個主題”,與馬特煥新的理念不謀而合。寫下自己最想做的12件事,每個月都帶著熱情和期待展開,這樣人活著才有朝氣,生活也更有意思!
2017年我的12個主題:晨間日記、簡書寫作、早睡、早起、靜坐冥想、感恩、跑步、學習基金定投、親子游戲、視覺筆記、個人天賦探索、怦然心動整理。
1、每月定一個主題有什么意義?
其實每個月我們想完成的事情何止一件,作為一名“有痣”青年,我們希望自己喝著咖啡看書,聽著音樂跑步;懂服裝搭配,會撩妹(漢)技巧;會調教小孩,能得到上司的垂愛和部下的擁護……這么多需要精進的項目可不能一把抓,同時追兩只兔子,往往會兩手空空。
很奇妙的是,當你每個月只給自己安排一個主題,專注做一件事時,就會靜下心來把這件事做好,然后會發生連鎖反應,做好一系列事情。
以我自己為例,1月份主題是寫晨間日記。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先拿起手機打開Excel表格,開始專注寫。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后,再做其他的事情都是額外的獎勵。
于是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這個月我每天寫效率手冊每日6要事、睡前寫小確幸感恩日記、每周寫總結、看了9部電影、讀完了12本書、寫了22篇文章(包括周總結和影評、書評等)。
2、如何選擇每月主題?
找一段獨處的時間,安靜地寫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和最想養成的習慣,越多越好。
列完后再從中選出最喜歡的12件事,按照最想做的強烈程度來排序,用一年的時間全部做一遍。因為是自己最想做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堅持的痛苦與刻意,你每天睜開眼睛,會迫不及待地想要馬上去做。
3、如何激勵自己每日去做?
運應游戲化思維,給自己設置即時反饋及“點數”獎勵。
以我為例,本月寫晨間日記,每天完成后都會在效率手冊和滴答清單里打鉤(即時反饋);然后在第3天(1.3)、第7天(1.7)、第21天(1.21)、第66天(3.7)、第100天(4.10)、第200天(7.19)、第300天(10.27)、第365天(12.31)……連續完成,就給自己一件怦然心動的禮物(點數獎勵)。
記晨間日記是想做一輩子的事,這樣子就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反而會為了禮物而每天去做,最終一定會成為習慣的。
4、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好習慣不止要做30天,而是要用一生持續做才會有效果。
記得有一本書上說,如果一件事情你做不好,那不是你的問題,是你選的事情不是你最想做的。不要猶豫,趕緊停下來去尋找你最喜歡的事情。
總結一下以上Q&A,如何把一件事情堅持30天:
每天帶著覺知生活,發現生活的美好,去了解自己的真心,不要人云亦云,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然后把這件事情變得好玩,人生一定會精彩!1、找一段獨處的時間,寫出自己最想做的事清單,從中挑選出12件就是一年的主題清單。
2、不要貪多嚼不爛,每月專注做好一件事。其余的在能力范圍內再去做。
3、按照游戲化思維,把一件事設置即時反饋和點數獎勵。
4、如果一件事堅持下去很痛苦,八成就是你不喜歡做。Stop and find what'your favorite th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