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又開
一覺睡過了一年的四分之一。早上被“小王子”親醒的,每天早上做一會“白雪公主”媽媽還是挺好的。---2019年4月1日星期一
兩天純帶娃,累到不能動,突然想起旅游團,純玩。
從早上起來做飯穿衣吃飯出門,體驗了課,游泳洗澡,超市買東西,去公園玩,回家玩樂高,睡覺,接姥姥,準備晚飯,起來吃飯,玩,喝奶講故事睡覺,像陀螺一樣的轉了一整天。他精力充沛,我哼哧哼哧,他爹也累的動彈不了,我計劃的出門也因為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沒有成行。
土豆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地主家傻兒子的模樣,體檢了也沒發現有啥問題。早教老師說,我們讓他太容易獲得滿足感,有時候需要東西或者尋求幫助,一個眼神,家人就代勞了。第一次感覺到不能跟兒子太默契了。兩個字,最近從“鳥窩“到”沒有”到“舅媽”,雖然很神奇的關聯,但是嘴里念叨叨也算不錯了。英語單詞記得不錯,記憶力還不錯。
作為一個蹦跶了一年體驗早教課的謹慎的媽媽,雖然很招早教機構顧問的厭煩(不報名交錢),但是還是想說說早教。斷斷續續試聽了五六家,除了一家覺得還過得去,其他總覺得缺點什么。已經到了心理厭倦期。
首先,環境。有些環境還不錯,挺大的,給孩子很多空間玩,有些很小,有點局促。還有一些新開的,家庭裝修都要放一年以上,可是有些機構可能也就幾個月吧,對于孩子來說,雖然每次就待1-2個小時,但是我依舊不愿意去吸甲醛之類的毒素。環境通透寬敞明亮的比較好,通風陽光都很重要。
其次,老師,有些老師很熱情,喜歡跟孩子交流,有些就正常的完成課堂任務。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真的需要學習東西嗎?我對于閃卡這種東西持懷疑態度,作為非專業的媽媽,我這個時候并不想要孩子學習那些高深的名詞或者可能生活中很難見到的一些東西的名稱,比如讓孩子認識海參,原諒我太low,我真的不太想認識樣子那么丑的東西,孩子對這個顏色會感興趣嗎,明明可以只要認識一些漂亮的魚就好了啊,其他長大了自然就會了,他有興趣會探索的。還有認識寶寶的身體,每個卡片放一部分照片,比如單獨截的一段胳膊或者腿或者嘴或者眼,土豆一開始是懵的,有點害怕,后來告訴他這是身體的部位,他依舊喊著寶寶。這個時候可不可以弄個人形玩具給孩子們認識啊,這些個卡片把人體肢解的太恐怖了,大卸八塊的認識身體。
再次,課程安排,大部分都很多內容。真的是一個接一個的緊湊,雖然有些家長感覺這樣學習的更多,花錢花的值得,但是我希望每節課是一個連貫的順暢的時光,而不是五分鐘這,換五分鐘那,然后再換一個,花樣很多,可是孩子一會被要去坐下一會站起,除了土豆,我看旁邊的小朋友也是懵圈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四十五分鐘,孩子的注意力怎么可能集中呢,1-3歲的孩子,能集中個十分鐘已經算很好的了,要四十五分鐘配合老師的節奏一會這一會那,太為難他們了。這個時候,我覺得課程應該是給父母玩的,孩子是個道具。
最后,想給孩子什么。作為一個“寵溺”的家長,我希望給孩子自由的空間,順便學習點東西,而不是為了學習那些東西,這么早就給他規矩起來。畢竟20年的學習之路他們必須要經歷的呢。專注力,動手能力,分離焦慮的這些在2歲的時候真的沒那么強。專注力,可以在他玩一個東西的時候做到不打擾不打斷不嘮叨,安靜的陪玩。動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之類的玩具,也可以讓他幫忙剝個蠶豆毛豆,掃掃地撿撿垃圾干點家務活之類的解決。關于焦慮,我到現在還有焦慮癥呢,為啥逼著小孩沒有焦慮呢,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工作,哪一次不是變化,都焦慮的話,那真的沒辦法成長了。有時候別人“告訴”父母的“缺點”就成了父母的焦慮,其實沒必要,孩子的成長真的不著急。
當然,早教機構是專業的,會教孩子很多東西,父母不能完全做到,可是每周都要花費幾個小時在課程上以及去上課的路上,而錯過了公園的野花和天上的風箏以及地上的沙子,還有各種游樂場、超市以及別的城市的旅游,我還是寧愿自由一些。
作為有著一個非覺得花錢比不花錢好的爹,和一個小心謹慎卻又無比崇尚自由的媽的娃,土豆,你不要怪我沒給你上早教哈,實在是公園的野花太美了,沙子太好玩了。
想起跟朋友吃飯的時候,一個爸爸說要給孩子上那個貴的,回家都不要寫作業的那種,媽媽說,孩子是自己的,自己都不管,希望別人給你帶好怎么可能。我想,我知道很多老師都很認真負責,但是教育孩子的成長確實是父母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給你最大的自由是不是好的事情,如果不是,那就請多包涵吧。
土豆,爸爸媽媽愛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