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工作中接到新任務時,會不會苦惱不知怎么下手?文字那么多,那么散?我怎么理清頭緒從容開始呢?或者看了后轉個身就忘了,咋辦啊?如果你掌握了以下幾個步驟,就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圍繞自問自答,施行循環五步法
自問自答的好處
- 啟發發散性思維
- 梳理框架
- 明確要達到的目的
準備簡單的工具:一支可愛或帥氣的筆、一沓心愛的紙
為什么要用筆紙,如果你的思維只是停留在腦海里盤旋不落地時,那帶給你的也只是想過而已。
重點來了:循環五步法
1.學會提問:比如現在你手頭上有一大沓資料《什么是智慧銀行》,首先寫下你對這個名稱的理解、疑問、產生的聯想。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思維工具幫助深入問題。
2.瀏覽資料,注重看粗體字,搜羅你感興趣的內容或是陌生詞。
3.尋找答案。根據你寫下來的問題去資料中尋找答案,開始首輪大掃蕩。
4、找外援。如果在資料中沒有找到答案,那還有其他方法,一是相關書籍;二是向懂行的人員請教;三是通過網絡。
5、偶遇新問題。在你開展首輪大掃蕩時,途中如果遇到新問題后,請重復前四步。
好了,這就是介紹給你的方法,但在進行中可能會遇到你的"錨"。
你聽過"錨定效應"嗎?
所謂的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
通俗的說,就是我們的固有思維。比如你在提問的時候想不出提什么問題?只知道字面意思,無法產生聯想,不能形成發散性思維。
怎么把自己的錨移開呢?
1、從生活中,通過其他維度去掌握,比如先從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練習這個方法,待你有感覺后,再運用這個方法去掌握你的空白知識。
2、從思想上,認清學一樣新知識不是一學就會、一聽就懂的,要給自己耐心和時間。
也就像墨菲定律中提到的: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3、多看思維類書籍。
推薦:《學會提問》尼爾 布朗
《零秒思考》赤羽熊二
《結構思考力》李忠秋
《拆掉思維里的墻》古典
《涂鴉思考革命》思維導圖書
由知道到會,需要你去行動,需要你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找方法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小伙伴們那快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