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投訴,投訴的產生原因是什么?投訴的本質是什么?
英國標準協會(BSI)在它頒布的國際標準BS8600中是這樣說的:“投訴:顧客的任何不滿意的表示,不論正確與否。”前輩結合我們的服務工作后說:“客戶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發生權益爭議時,找到渠道、廠家或是第三方進行傾訴、訴求,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統稱為投訴。”
其實我做了很多年都不知道什么是投訴,以至于第一次參加投訴處理培訓時,不知道什么叫投訴。問了好幾個一起培訓的同學,他們說就是有人不滿意,向你的領導“告狀”。我當時的狀態是客戶發生問題找到我,我一定會解決好,不用客戶向我的上級領導“告狀”。當地(遼寧四級城市)連續幾年客戶的滿意度都是100%,當然我沒有投訴的概念了。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請大家一定先知道,什么是投訴,為什么會產生投訴。不要看前兩段的內容,沒什么用。
二、處理投訴中要牢記的關鍵理念
投訴:當客戶自我感知的標準小于現實中的標準時,客戶就會產生不滿,當他通過向更高層領導反饋問題的時候,投訴就產生了。
投訴的本質:客戶對你的還有希望!如果客戶認為對你已經喪失信心了,那么什么投訴也不會產生了。
客戶不是針對你本人:除非你打罵客戶,否則客戶是不會針對你本人投訴的。
三、如何不發生投訴,或者降低投訴處理成本?
1、? 要有能了解客戶最終需求的洞察力:客戶到底是為了投訴?買電腦是為了維修還是為了投訴?還是為了正常使用?在此為大家推薦一個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到底客戶是需要好的相機,還是需要好的照片?
以下的故事摘自:大前研一的《無國界的世界》
快門相機拍不出好照片?
從1970年起,單鏡頭反光(singlelensreflex,SLR)相機開始受到歡迎,而傳統快門鏡頭的相機則急速地往下滑跌。對好多人而言,快門鏡頭的相機是非專業性的便宜相機,而照出來的相片效果也差一些。由于這種看法甚囂塵上,有一家我所服務的相機公司幾乎決定要放棄快門鏡頭相機的生意。那時候,大家只覺得單鏡頭反光相機是大勢所趨,要拼的話,必須做出更好的單鏡頭反光相機才有前途。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是這樣,所以便問了如下幾個簡單問題:首先,人們為什么會想去拍照片?照相時,到底要的是什么東西?這答案其實很簡單。他們所要的并非是好相機這一個方面,而且還要好的照片。是單鏡頭反光相機或快門鏡頭相機,是用什么底片,這些都不是消費者最終的關心所在,他們只想要好的相片。
為什么用快門鏡頭相機不太容易照出好的相片呢?在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清楚原因。所以我們便到一家底片實驗室去,把收集到的1.8萬張相片樣本攤開做研究。這中間,我們發現有7%左右的不良相片。然后,我們便來分析這些相片失敗的原因。我們發現可以分成幾種不同的情形,有些是焦距沒有調好的原故。針對這一點,公司的設計師們便研究出兩種對策:第一,加進塑膠鏡頭,讓距離超過3米時,能永遠對焦;第二,把對焦的過程自動化。
另一個不良相片的共同問題乃是光線不夠,公司便把鎂光燈直接裝在相機里面。如此一來,假如有人忘了帶照明附件的話,也可以照出好的相片來。此外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底片跟相機如何互相配合。因此,工程師們便在底片卷筒的邊上加進了一些凹槽,讓相機本身能由底片對光的敏感程度來做校準的工作。由于兩次曝光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所以相機里面也加上自動卷片的裝置。
到最后,我們得出大約200個改進快門鏡頭相機的綜合方案。結果可以說是對這種產品所做的一種全新的改革嘗試,幫著把這一產品市場起死回生了。今天,快門鏡頭相機的市場事實上已大過單鏡頭反光相機,我們所以能做好此事,其實很簡單,分析顧客的需求,然后想想什么樣的相機才能滿足這些需求。這種戰略并非要跟對手拼個你死我活,我們也沒有理由放棄這個市場。我們只不過又回到了真正的戰略上而已——建立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基礎上。
2、? 要有消防意識:請自己去百度上找《扁鵲三兄弟的故事》
3、? 要有銷售意識:請自己隨便找本什么《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什么的看看。銷售、消費,請大家注意這兩個字。第一個銷是金字旁,火生金,金生水,說到底就是銷售要有火一樣的熱情,才能變成金子,只有金才能生水,變成消費中的三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