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知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就是突然萬念俱灰、心中別無他念、一心向死……
? ? ? ? 突然就想結束一切,安靜地死去。守著日出直到日落,遲遲不肯從死的念想里移挪出來,恢復按部就班的一切。
? ? ? ? 我的這一天,頹廢極了。任何事情沒有做,機械式應付著時間。只有大腦在認真地想一個問題,假如一直這樣的話,與死亡的區別究竟有多大?在我的觀點里幾乎沒有多大區別,一句話特別經典:“有的人活著,卻早就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
? ? ? ? 我想了想,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自己死去后還能活在人們心目里的那種技能,但前一種是可以做到的——有的人活著,可她已經死了。
? ? ? ? 生與死的意義,也沒有搞很清楚。只覺得死去的人才真正歸于寧靜、聊無心事,不知死亡是不是永恒呢?
? ? ? ? 我是普羅大眾的一員,在底層社會斡旋已久……不知可以不可以這樣介紹自己?也許命運就是這樣安排了我的腳本,與萬丈紅塵之中微不足道地茍活著。
? ? ? ?假如人生這次輪回,就是讓我這樣行尸走肉,永遠只能這樣處在自己理解不了的環境之中,做自己以為跟自己無關的很多事,從生來到死去,一成不變!是不是可以隨時結束這種生命狀態?
? ? ? ? 我看見許多許多人,都是這樣活著…還有很多不如我的,也比比皆是。看著一條條空洞的靈魂,頂著兩只目光渙散的眼睛,無力的前行,不禁想問:“莫非這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當我的生命所經歷的這段光陰,已經漸漸成為歷史時,后人會怎么評價這個時期呢?
? ? ? ? ? 社會,在一代代偉人、領袖的指引下,瞬息萬變的發展著,不過,不是所的發展都是好的、對的。我們的對與錯,那是要等到后人來論斷的。就像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我們讀起來的時候,毫無感情色彩,都是冷靜理智的評論,從先秦到后漢,所有文中提到的人,無論功過罪罰卻都是家喻戶曉之人,放眼再去一百年開外,當我們的此時已經成為了一百年前,我在哪里?想到這里自己笑了,那時別說文字里面找不到,就是自己的子孫恐怕也不清楚我是誰了吧?
? ? ? ? ?我本不是追名逐利之輩,說那些只是想讓人思考“存在”這二字,何為存在呢?也就是活著,何為活著?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度過了許多許多年華,那些不盡如人意的歲月,又或者自以為覺得逍遙自在過的日子,我們為生存而活著,甚至許久不會抬頭看看星空是否還璀璨,也許久不曾再傾聽野外靜謐之處的來風…還有小蟲的呢喃聲…
? ? ? ? 社會被歌頌的美輪美奐,人們心底卻失去了方向與信仰,靈魂顯得干癟蒼色,越行走越被周遭刮蹭的沒了色澤,生命就像迷失在浩瀚大海之上的一葉舟楫,尋不到燈塔。
? ? ? ? 是我。好像一首憂戚的挽歌,在夜深人靜時于心頭低嚎。
? ? ? ? 整個世界都在巨大的矛盾里東沖西撞,又何以會在意曲曲一個我的感受?誰又能逃脫出這場游戲這場夢?
? ? ? ? ?我想保住自己的生鮮色澤,不管面孔在歲月里如何蒼老無形,可是靈魂,還是要生鮮色澤。假若命運就喜歡苛待與人,我還是愿意逆流而行,也許血肉模糊也許如我所愿…
? ? ? ? ?死亡,是人的盡頭。不必著急奔赴過去,會在某個恍然抬頭間,發現已經近在咫尺,生命就是這樣看似很長,卻好不禁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