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野生設計師,在走過很多彎路的同時,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設計交流,在這里做一些分享,若有遺漏,歡迎補充。
將設計流程大致分為5個板塊:1、整理信息要素 ?2、排除限制因素 ?3、聯想 ?4、構建場景 ?5、細化
一、整理文案要素(文案是設計的靈魂)
1、文案言簡意賅。
如果將最終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設計作品比作一盤菜,那么作為設計工作者我們就是一柄鋒利的刀,“色”由設計負責,“香”由文案負責,“味”由內容決定。
作為設計,我們需要做到兩點:
時刻圍繞著文案來做設計,減少從文案到預期效果之間的偏差。
將刀磨利,練就十八般武藝,適用于處理任何材料。
2、信息優先級。
讀者是皇帝,作為一個想要爭寵的廚子,我們的作品置于皇帝面前的時間是有限的,最重要的信息請用盡你所有的技法來處理,放大、換對比色、做字體設計、放置畫面左上角,留白、形狀襯托、斜線等等,我們需要在第一時間將最重要的訊息傳達給有需求的讀者。
3、遵守廣告法。
內容太多,簡化三點:
內容真實有效
尊重讀者意愿
禁用夸大詞匯
如果你是身兼多職的企業設計師,請謹記此條。如果你是專職設計師,可以略過。
二、排除限制因素
1、對外因素:行業,人群,性別,階層,場景
以顏色搭配為例,行業不同,基色不同。
行業:
房地產傳達尊貴:紅黑,明黃。清雅:綠白灰,繁華:低明度高飽和的紅藍黃
醫療行業傳達健康:常用綠白,先進:藍白,而作為醫療行業,需要傳達學術嚴謹,環境干凈的氛圍,所以常用偏向于明度較高的冷色。
人群:
小孩子喜歡明度高飽和度高的暖色,青年喜歡濃烈表達個性的各式撞色,中年喜歡明度較低傳達沉穩個性的顏色。
性別:
女人喜歡明度高的暖色,男人喜歡明度低的冷色。
階層:不同經濟基礎的人群接觸的審美方向不同。主要做風格劃分。
場景:投放廣告的場景及方式,具體產品需要具體分析。
2、對內因素(企業規模,預算,自身定位,競品分析)
企業規模:小企業多追求藝術化的設計作品,凸顯個性才有市場份額,大企業多追求共鳴性(偏向于文案)的設計作品,擴大市場份額才是他們的剛需。
預算:很現實的一個限制因素,做于價值相符的設計,超出預算的設計,一是自己吃虧,二是公司投不起。
自身定位:產品說明書。
同行競品:在類似產品中自家產品的特點與優劣勢占幾何,能排行業前三劃為重點信息,達不到前三,刪掉,重做文案。
三、聯想
整理上述的重要信息,拿出草稿紙,發散性思考,總結為各種象征性實物或形容詞。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四、開始設計
第一步:至少構建三種畫面來呈現草稿紙上的想法(大致風格走向也會在這一步決定)。
第二步:排版。(信息優先級,表達是否準確,畫面是否和諧)
第三步:搜集素材,處理素材,做字體設計。(視覺沖擊力是否足夠,)
第四步:配色。(為何將配色放在最后,因為黑白稿更能讓設計師看清楚設計作品的缺陷在哪兒)
第五步:優化。(文字間距行距,字體種類大小,顏色搭配,是否都有更好的選擇?透視,五大調是否合理?一一去細化思考。)
我常用的一個小技巧:在做完的東西后,擱幾個小時再去看,是否有調整的空間。
五、總結
1、作品被打回來時,考慮甲方提出的問題。
2、作品上架和投放后,找運營要數據,或有時間就去落地的場景看和預期效果是否有偏差,偏差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