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以為的孤獨就是在課室里拼命寫卷子,寫著寫著,覺得很無望,然后站起來說:“受夠了,爺不做了。”然后,做題的同桌連頭都不抬一下,說:“不想坐了,那就站一會唄。”然后走出教室,望著校園,自己并不知道該去哪里,能做什么,沒有人陪著。
然而,并不是的。都會習慣的。
習慣周圍埋頭工作或學習的人群,
習慣某個時刻十分想念某人,想要聽到她的聲音,但是什么都不說,假裝沒事
習慣一個夜里坐很久的車,耳朵里塞著耳機,即使自己并不封閉。
這世界上并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而已。因為所有的不開心,不過是事情發展不如己意。從未得到相較于得到后失去更讓人難以接受,所以慢慢就學會了“順其自然”的說法。
接受不反轉的人生
今晚有一支我關注的公眾號下線了,其實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持一種欣賞和觀望的態度,有時會期待它能走出一片不一樣的世界讓我驚訝一下,有時也會揣測:“這樣靠獵奇博眼球的家伙,要不了多久,它也會完蛋的。”這種心理沒什么好解釋,反而是前天它的倒數第二條推送,有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
應該說是任性,“好玩有趣”一直是我做事的第一標準,我媽說這是病,得治
。
可是有句話叫:不做無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再年輕時也中過“文藝”的毒,盡寫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呢喃,有些“熱愛生活”和“生命是脆弱的”的字眼真是直白到極度空乏且惡心。其實現在也就說說俗話,寫寫字,沒有深度,二十出頭的人,哪來的深度?
主編是個有想法又很敢玩的年輕人,起初嚷嚷著要做最好玩的青年社群的是他,最后說承認自己的渺小,改變世界的事做不到,不如想想泡妞來得實在的也是他。可是這并沒有什么丟臉的。
畢竟,你要接受,這就是不反轉的人生。
每每有閨蜜哭訴:“他怎么說變心就變心,怎么才分手幾天,立馬就和別人在一起了?”保不齊這時候就會義憤填膺地說:“沒事沒事,這狗男女就是一時新鮮感,不出三個月就得慘痛分手。”然而,三個月后狗男女還在一起,六個月后,他們依然在一起,一年之后他們不是男女朋友了,他們結婚了,happy endding.
這就是不反轉的人生。故事會有“善惡有報”的結局,然而生活復雜得多,你可以設想結局,但生活不負責實現。
獲得世俗的幸福
中秋月圓之夜,伙伴們在天臺拼啤。我找了個角落給爸爸打電話。
其實我只是想陪陪他,畢竟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我都早就不依賴于他。甚至于一些所謂的生活煩惱,也只不過是為了他有發揮的空間,可以給出他發表看法和給出解決方法的機會。存在感得到滿足,會提升幸福感吧?這是我對陪伴的另一個解讀。
大概是我跟他提起我很佩服的一位學姐的經歷,學姐是南京大學的碩士,中山大學的博士,之后去西藏支教三年,回來一年后參軍入伍,中國第一位女副艦長。爸爸聽了以后,說了一句:“何以要那么拼,我不認為要這么做的,我只想你享有塵世的幸福,會有家,會每一個階段都有人陪。”
我只想你享有塵世的幸福。說到底,其實任何一個舉措都是為了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生活姿勢。不管自己的價值觀如何牢固,普世價值觀都會無形中與你對抗,讓你進退維谷,而家人的普世價值觀卻會出乎意料的讓你溫暖。
我尤其記得有一次飯局,我們的一個女伴說完自己的坎坷經歷后,旁邊一位朋友非常驚訝地說:“死咯,我兩個女兒呀,好怕她們長大了受委屈,都不敢讓她們離開我的視線。”
外面世界很大,你一直以為所有人都關注你飛得高不高,達爾文幾百年前就告訴你“優勝略汰”,然而真的有人不那樣想,只是你愿不愿意接受塵世幸福的安排?特立獨行和叛逆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酷。
動圖
荷花一天內開滿池塘
荷花定律說:荷花開滿池塘需要二十八天,前面二十七天,它會慢慢開,開滿了池塘的1/3,但是第27天的夜里,它會開得很快,在第28天早晨,開滿整片池塘。
荷花一天內開滿池塘,人在一段時期內,迅速成長。
前不久,有一次合作伙伴因為一些事生了不小氣,其實事出有因,生氣也是情有可原。然而其他人覺得意外的是:怎么生氣的不是我,拍桌子撂擔子走人的不是我?(我的搭檔一向以好脾氣著稱,而我眼里從來不容沙子)然而事實上并不是因為受得委屈比她少,才心平氣和,風平浪靜。
完全是因為就在一瞬間長大了,那自以為難以變改的本性也不再抱殘守缺。可以學得會用平和地態度去表達自己各種真實想法了。已經很久沒有去生過誰的氣,如果有,那就是自己。
原因很簡單,有一天,接待兩位客戶一起吃飯,看待鄰桌的女孩生男朋友的氣,大吼大叫,使勁摔筷子,筷子都桌面撞擊,飛到我的腳邊。她的每一句話都吼得地動山搖。突然就覺得:“真性情和暴脾氣是兩碼事。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這樣的消磨,曾經的自己是不是也不懂這個道理。”
二十出頭,是隨手都可以撿起一大堆感嘆的年紀。其實不管做什么選擇都會后悔,會后悔學業不夠用功,才拿不到心滿意足的offer;會后悔當初如果勇敢一點,看清自己的心,就不會錯過真正喜歡的人;會后悔沒有把足夠的時間用來陪朋友們瘋,畢業各奔東西,空曠的學校見不到熟悉的身影,心生寂寥。
然而,真的一瞬間就長大了。以前害怕自己敬佩的學姐會調走,會默默側躺在床上掉眼淚。然后在某一瞬間后,開始覺得一個人坐公交也沒事,一個人出差也沒事,一個人去北方工作也沒事吧,慢慢可以適應,這是生活呀。
動圖
以前覺得,認為很重要的人一旦失去,所有的事情和成就都沒有意義了。然后在某一瞬間后,開始告訴自己難過完了要好好安排一下工作表,要增加新的生活項目,要把原本依賴他的部分,自己做好吧。告訴自己不要哭,生活本來就是人來人往,日升日落的。
以前覺得說多錯多,偶爾一兩句精妙的語言遠比長篇大論更讓人舒服,后來發現口才是要磨練的,太長時間的沉默,會鈍化伶牙俐齒。
微分積分,合并展開,生活真是愛開玩笑,總是如此反復。二十歲的人生哪里有什么深度,何必要急急忙忙蓋棺定論?
其實我們一直都是在后悔中成長的,謎底還未被揭開,迷茫就迷茫唄。
做沒做過的事,愛沒愛過的人,這聽起來,好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