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七啊東
【1】
“又是這些菜,太難吃了,早知道就不來餐廳吃飯了”,小北邊抱怨邊拿著托盤走進餐廳坐下。
“今天已經(jīng)很不錯了,西紅柿炒蛋!快吃吧,別挑了。”同事在一旁說。
入夏以來,公司餐廳對員工的飯菜基本沒有更新過,“土豆、豆角、茄子、黃瓜”四大才子成為標配,偶爾來個西紅柿炒雞蛋就算是錦上添花了(對餐廳大廚不能要求太高,畢竟他也是拿著一份工資,按章辦事)。
小北深知這些,但是沒辦法,在公司上班就是這樣。對飲食頗有研究,吃飯極其挑剔的小北來說,他只能這樣將就著,別無他法,若是自已不喜歡少吃些罷了。
今天的西紅柿炒雞蛋對員工來說已經(jīng)是不錯的選擇了,夾了一筷子雞蛋吃在嘴里,小北覺得確實沒有太多的雞蛋味,西紅柿炒的也沒有入味,并且湯有些多。
只想快點吃完這一餐,趕緊回辦公室午休去,這就是小北此刻最想做的事。
坐在電腦椅上,忙活了一上午的小北睡著了。
【2】
“媽媽,你今天去摘西紅柿了嗎,我想吃西紅柿炒雞蛋!”
“摘了,摘了,今天媽媽起了大早,去菜地里摘了二個大西紅柿。”
“愛你,媽媽!快做炒雞蛋吧!”
“好,別急,你去玩會,一會飯就好。”
十分鐘后,一份香噴噴的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好了,加上事先準備好的饅頭,真是一份豐盛的早餐。
“慢點吃,吃點雞蛋,雞蛋是昨天家里的雞剛下的,這次媽媽是把西紅柿炒一下,再淋上的雞蛋葉,是不是更好吃些?”
“嗯,好吃!”
“慢點吃,小北。來用饅頭沾個湯,泡一下,更有味道!”
“嗯。”
小北吃的很香,西紅柿炒雞蛋對家境在農村的小北來說,已是一頓再豐盛不過的早飯了。他吃的很飽,連菜帶湯一點都沒有剩下。
雖然是簡單的早飯,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包含了媽媽對小北滿滿的照料與愛,簡單又不簡單。
這是一個夏季炎熱的清晨,一份西紅柿炒雞蛋是媽媽為孩子準備的簡單早飯,茶飯之余,雖是人之常情的平淡,但這未嘗不是最美的圖畫,最幸福的場景。
【3】
“媽媽,我要吃西紅柿炒雞蛋”,小北吼了一聲。
“小北,上班了,別睡了,擦擦口水,主管來啦”,同事推了小北一下。
小北立即精神了,但他滿腦子還是西紅柿炒雞蛋的味道,一種不能忘卻的兒時最甜最美的味道。
和公司餐廳廳大廚掌勺下的飯菜相比,小北更喜歡雞蛋葉淋在西紅柿上的感覺,更喜歡饅頭沾著湯汁的味道,這或許就是最簡單的情感記憶吧。
【4】
長大成人后的我們,去讀高中、大學,遠離父母,離開家鄉(xiāng)去外地工作,一年甚至多年才回一次家,有多少時間不能與父母相處,不能共食一桌飯菜。
多少年,我們品嘗過太多的酸甜苦辣,我們吃過太多美味的洋快餐、西餐、各地名菜,味蕾每天被麻本著,侵蝕著。雖是美味,但卻更多的是花錢買來的味道,少了一份制作飯菜的情感投入,畢竟外來的再美味,也不如家人、父母親手準備的飯菜來的更美味,更窩心。
時間飛轉,想想兒時的味道,能否記起。光陰重現(xiàn),兒時的我們,還能否依偎媽媽的味道。
兒時的味道總是這么美好!我們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