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動畫是《灌籃高手》,迄今為止,我每年都會抽時間回顧一次。
《灌籃高手》被稱為青春漫畫中最難超越的巔峰之作。它向人們灌輸了一個理念:如果還有機會的話,就不要想成不成功。 去做,盡全力去做,才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
這句話特別好,它告訴了我們行動的意義而非鼓吹成功學!
成功學與雞湯文里,特別愛用一句話,“努力就能成功”。那我努力后沒有成功呢?找誰說理去?可見,這其實是句特別不負責任的話。
就拿《灌籃高手》來說,籃球隊中除了櫻木花道與流川楓外,同為一年級的還有石井健太郎、佐佐岡智、桑田登紀等,這些名字是不是很陌生?但他們還有一個你熟悉的稱謂——常年冷板凳替補。
因為他們不是這部動漫的主人公,因此我們很少看到他們的日常。也許他們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也在苦練籃球的各種技巧,但與櫻木花道和流川楓相比,仍舊相差甚遠。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嗎?不!是因為他們不是天才!
流川楓,中學時期就被稱為籃球天才;櫻木花道更甚,接觸籃球短短三個月,就能登上全國大賽的舞臺。
努力的平庸者與努力的天才,誰會成功?我們大家心知肚明!
努力有用嗎?
游戲里的李白曾一語道破天機: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才干什么?
天才往往是指天生就在某方面有資質的人,后期通過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這里就要提到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其實,這只是半句,完整版是這樣的: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也就是說,天才只是一個有【天賦】的人努力工作。
所以,努力是成功(成為天才)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不是終極原因。
不說天才,就說普通人。
普通人通過努力就能成功嗎?
給大家舉個極端但又非常現實的例子:
大學時期,有位男同學追求他們系花,他堅信只要夠努力,系花總有一天會被他感動,選擇跟他在一起。
他平日會幫系花打水,做值日,抄筆記……兩個月后,系花跟別的男生在一起了。
只因為那個男生撿到了系花的飯卡,一毛沒刷還給了她。她覺著這個男生心地善良又溫柔。
追系花兩個月而不得的男生逢人便抱怨,“那男的不就長得帥點嗎?他有我努力嗎?”
這智商也是感人,人家系花是因為努力才跟那個男生在一起的嗎?明顯是因為顏值好嗎?
你看,你要是沒讓對方動心的“資質”,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戀情圓滿。
可能你會說,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我就是通過努力,在XXX方面成功了呀?
那我會贊你在XXX方面真的很有資質,而不會說你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以前網絡上有篇流傳很廣的教育類文章,內容大致是,同為從事教育服務的某夫妻,因女兒不如人意的學習成績而苦惱。
在一次家長會后,看著女兒倒數的成績排名,媽媽的面子實在是掛不住了。回去后花錢請名師為女兒補習功課,折騰了三個月后,在末期考試里,女兒只進步了一名,在全班的排名中仍是倒數。而女兒呢?精神不振,更是一聽到補課就習慣性嘔吐,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在文章最后,這位母親說,也許女兒真的沒有學習天賦,但她心靈手巧將來必定有別的出路。如果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家長們就別逼孩子了。畢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
沒有學習的“資質”,再怎么努力也很難成功。可只有資質不努力,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我們中學時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傷仲永》。
方仲永五歲時就能作詩,詩的文字技巧及意境都達到一定水平。鄉里人對他非常器重,并漸漸對他的父親也禮待起來,有的還施舍錢財給他。方仲永父親覺得這是件有利可圖的事,就每天攜帶仲永向鄉里人到處乞討,不讓他進校學習。結果7年后,人們說他已天才泯滅,同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了。
所以,資質和努力都很重要。但往往我們都很看重“努力”的重要性而忽視你是否真有這方面的“資質”。
俗話說的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尤其是當你在某方面努力了一段時間后,沒有取得任何成就時,請果斷放棄它另謀出路。
但你要是堅信只靠努力必將成功的話,我也只能說:別搞笑了,homie.比你有資質的人都在努力,成功能輪得到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