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自學能力的基礎是閱讀理解能力,檢索能力建立在相當熟練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之上。
實踐能力是自學能力最終轉化為真正價值的根本。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運行機制叫做“選擇性輸入”,其具體表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體現:他們只能聽到自己喜歡聽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這個是我們的“自我保護功能”。
避免成為“選擇性輸入”的受害者可以這樣做:拿出紙張和筆,固定一段時間將無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對的、無所謂的論點和觀點記錄下來,然后寫下你對它們的疑惑,理由或者實例。
一個有這樣良好記錄習慣的人會獲得他人無法擁有的處理信息和知識的能力--“反芻”。
我們都擁有相同的學習進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的。一個說不上太蠢但也足夠蠢的幻想:只要努力,就可以不斷進步。
(推薦一本書,阿何的《你總是太相信努力》)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敢于認錯的人不多。在不愿意承認自己曾經犯下錯誤的情況下,那些最終放棄的人給自己一個貌似“最合理”的解釋:“呀,他肯定有什么訣竅!”
若把學習中時間和進展的關系理解為純粹的線性關系,那我們最終根本不可能收獲滿意的進展。其實,沒有哪個人可以長時間忍受失望。這樣看來,曾經的放棄,往往不是因為沒有毅力,只是因為對時間和進展的關系理解錯誤--在頻繁失望甚至絕望的情況下居然堅持了這么久,我們原來是這么地有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