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大城市又迎來一波返客流高潮,成千上萬的人背井離鄉,他們還沒熟悉家鄉二三線的城市,又要開始在北上廣深這樣陌生的地方生活。日子循規蹈矩,倒不是朝九晚五,而是通常在凌晨才睡去,早上定了幾個鬧鐘,一睜眼就要過了上班的時間,來不及吃早飯,還是遲到。
有的人覺得這里的生活孤單落寞,但是回到家鄉的城市又找不到合適的崗位,雖然他們知道終將離開,暫時還是留下;有的人喜歡這里的繁華熱鬧,覺得忍受了前幾年的艱苦,后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寬闊;有的人只是陰差陽錯來到這座城市,他們沒有確切的目標,生活平淡如水,至于未來,未曾來,誰又預料得到未來?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不適而離開,也有很多人因為或這或那的原因而剛來。
每逢節前或節后,面對離開或者來臨時的人潮,會有很多人糾結,我們是要繼續奔向北上廣深,還是逃離北上廣深,回歸自己所在一般城市。
前幾天一個姑娘問,是要回到武漢,還是要留在深圳?雖然她知道以后還是要回去的,但現在又不想這么說走就走。
對于奔向北上廣還是逃離北上廣,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討論,網上給出的答案更是層出不窮,但是這似乎并沒有給那些困惑中的人以非常明確的幫助,就像接下來的內容,不過是個人的經驗之談,能夠多少給人一些啟發,那當然最好不過。
仔細來看這個大城還是小城的糾結癥,其實不過是一個選擇的糾結,因為我們對選擇之后的生活不確定,不知道以后是會更好還是更壞,從而生發出各種迷茫。
記得初中時學過一篇很有名的詩《未選擇的路》,大意是:叢林里有兩條路,但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路口駐足了很久,最后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我的一生。
對于小城里的年輕人來說,不少人都留在自己省的省會城市或者干脆就是自己的小城。而那些即將北上廣深漂的年輕人,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路,只是當走上了那條路,才發現,當大部分人選擇人少的那條路,路反而變得更窄。
有很多人分析說大城市如何的好,有更多就業創業的機會,有更多唾手可得的資源,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總而言之,就是更廣闊的空間,只要你肯努力,你終將會有所獲。而小城市呢?有很少的崗位,有很多的關系,有很少的人才,但仍有很多的競爭,你努力,但其實未必能收獲更多。
當然也有相反的,說大城市如何的不好,虛高的房價,但其實只夠生活的工資,路上到處奢侈的豪車,但不少人一直都是乘地鐵,淡薄的人情,諾大的城市里真正的朋友并沒有幾個。概而括之,熱鬧都是別人的,而我,什么都沒有。但小城市就不一樣呢?你工資不算高,但工作幾年,你至少可以首付一套房子,再努力些,可以有一輛代步的車子,生活平淡如水,但你總有親人朋友在身旁,難道這不好嗎?
至于說到底在哪個地方生活更好,實際上在哪里生活不會遇到難題呢?生活無非就是一個難題解決后,新的難題又來了,然后一直解下去,直到看見最后的光。
所以到了最后,發現關于大城還是小城的選擇,其實是無解的。如果你想看世界,現在網絡和交通如此的發達,你完全可以走出去。即使大城市繁華熱鬧,但不少人不過成天宅在屋里,面對面,拿著微信聊天。
印象里一部非常深刻的電影《蝴蝶效應》,講的是關于人生中一個不經意的選擇對于未來卻有著重大的影響。伊萬曾經有個糟糕的童年,零碎的記憶一直纏繞他,令他不堪。在接受心理醫生建議后,他才清楚想起來以前做了很多錯事。他幻想著用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彌補給人們帶來的各種傷害,但是每回到過去,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現實世界反而更加的無可救藥,他最后不得不重新回到母親的肚子里。
當看完整個電影后,你會發現,無論哪一個選擇,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好的和不好的事。如果你想避免,那只能像小男孩伊萬那樣,回到母親的胚胎里。沒有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可自從我們降生的那一刻起,我們是無法再像伊萬一樣回到過去的。除了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我們似乎別無選擇。
關于奔向北上廣還是逃離北上廣的選擇,到了最后是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的。生活也是不可能推到重來的,當我們選擇看似人少的一條,走著走著發現人好多,我們是不可能再回頭,重新選擇另一條的,即使可以再選擇,但那條路早已不是最初的路了。
依己所見,生活無非就是一種經歷,來到這個世界上,經歷生,然后經歷死。而這種經歷,是不限地域的,但卻局限于個人的。無論你在哪里,地域差別都不會阻礙你的視野,前提是你自己有一顆進取學習的心。因為每個人從小接受的認知就開始不一樣,即使未來選擇相同的地方工作生活,人經歷后的看法自然也會不同,你覺得北上廣深繁華妖嬈,但在別人看來卻無比寂寥。
不管任何選擇,可以肯定的是,你經歷地越多,你所看到的世界更加繁復,你知道了這個世界的繁復,才會對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地包容。你只有一日看盡了長安花,才敢說春風得意馬蹄急,才能說平平淡淡才是真。
最后,我想分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段演講:
你的生命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因為那是浪費生命。不要被教條束縛,因為那意味著你將永遠沿著別人的道路生活。不要被他人觀點掩蓋你自己內心的聲音。還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氣去追隨你的內心和直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奔向還是逃離,重要的是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怕就怕在,很多人從來沒聽到過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