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千篇一律地先說一聲貿(mào)然打擾了,請您見諒,您是一個很負責認真的老師,所以恐怕在您“偶然”看到這封信時,您依舊很忙碌。正因為您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好老師,所以我打算對于我,我們班級以及同學們和您說說心里話,請您一定要讀完,萬分感謝!
首先,我想談談我自己。我是一個喜歡半途而廢——表明了我的意志不堅定——的人,我不喜歡寫作業(yè),更不是所謂的“好學生”。在好學生們努力奮發(fā)的日子里,我只愿做我喜歡的事,譬如寫作,又譬如閱讀網(wǎng)文。所以在8月29日晚8:30我才補完我的暑假作業(yè),并且質(zhì)量極其不佳。但我不后悔。
老師,您知道嗎?沒有人會喜愛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的,這從理論上來說就不通。在得知卞老師被調(diào)往二中后,我甚至有放棄繼續(xù)補作業(yè)的念頭,是的,您沒有想錯,我的作業(yè)是為了老師做的,這是老師們常常作為反面例子最老套的教育學生的理論知識之一。卞老師對我太好,我感恩他是因為他在一個根本不值得投資的人身上下了很大的賭注,良心不安之余我卻又無法自律,因此只能用光鮮亮麗的表面哄騙過老師,讓他誤以為我努力了。
但我不再想著自欺欺人了,我想,我根本無意去寫作業(yè),那么我為什么又要積心處慮地去犧牲我的愛好,想辦法更好地包裝它。我覺得我錯了,我根本無需如此。包裝是給親愛的人看的,既然他已走,我將那骨感的內(nèi)部暴露出來又如何?但老師您不理解我,可能覺得我荒唐,覺得有必要知道我是誰,再給我做一個思想教育。
好了,我的故事說得也夠多了,那么便回到正題來。老師,我想讓您謹慎地考慮一下我的建議:我希望能生活在一個開放式的環(huán)境中。我沒有那個權利代表所有同學,所以這僅是我的一面之詞,請勿笑勿怒,當然您置若罔聞也與我無關。
為什么生活在同樣一個環(huán)境中的學生,會有如此大的差距?這是所有老師都在不解,大部分家長都在糾結的問題。此刻,我僅代表個人,作為當事人發(fā)言。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很多時候坑坑洼洼的路會使我們無法心安,受個人智力、心智、性格等多方面影響,學生們的成績自然就大相徑庭。就如我,我可能是有些小聰明,成績也還說得過去,但我更羨慕那些能夠靜心的“學霸”們。她們的耐力、抗壓力等都是那么出色,我作為一個情商與逆商皆低的人,無法達到那種忘忽所有的學習狀態(tài),為此我時常懊惱,又時常泄氣。
但老師,您應該知道的,興趣能很大程度地改變一個人。如此多的學生,我們在往后不可能都當學者,總有很多的人會尋到自己最為合適的路,成績已然不是這個年代唯一的出路,何必為難大部分的小輩,非做那么多我們不愿做的事不可呢?
老師您可能還不清楚我的提議,那么我便概括一下:我希望您靈活地管理我們,適度地放縱學生,有張有弛。
可能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班級的平均分以及名次才是最重要的,可是老師您不知道,有些分數(shù)的提高并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就像政治,滿分60,全班最高也只能是47,相較于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來說,扣的分數(shù)甚至是七門科目中最多的。老師,請別把考差緣由的這頂帽子扣在我們的腦袋上!我們都想提升!可是在毫無方法可言,資源極其貧瘠的情況下,恕難從命!
您帶領的我們,多少年后又會成了什么,又是怎樣的天各一方,那都不重要了,但師生緣分一場,我想對您說:時代的風已經(jīng)不是僅靠努力便能追趕,它想要我們標新立異一個新世界。
您布置的對于“天道酬勤”的理解我已按部就班寫下,只不過它的思想來源于兩千多年前。
而我們活在兩千多年后。
此致
敬禮
? ? ? ? ? ? ?您的學生
? ? ? ? ? ? ?于9月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