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內心強大的人到底是怎樣的?”
一條高贊回答是:
?遭受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過別人的背叛,但仍勇敢去愛;看見過世間的丑惡,但仍付出善意;最強大不是無畏赴死、也不是破壞,而是從黑暗和死地中堅信自己生命的向上,并為此不斷攀爬。
我想這條回答所蘊含的哲理,照射出了真正內心強大之人的樣子。
他們不卑不亢,不用狹隘的自我觀念去否定現實。
他們會接納所有新鮮的、超出以往經驗的事物,不給任何人、任何事設限,他們更相信自己、勇往直前,真正擁有一個強大而堅定的世界觀。
內心強大的人并不是生就如此,都是后天學習修煉的結果,正因為他們善于思考、不斷學習,所以從不懼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曾讀到過一個故事。
皇帝十分欣賞哲學家,讓畫家心生嫉妒。在哲學家生日那天,皇帝為他舉辦了盛大的宴會。畫家毛遂自薦,要為哲學家畫一幅肖像畫。果不其然,最終的畫作將哲學家畫得奇丑不堪。皇帝大怒,下令把畫家投進監獄。
這時候哲學家站出來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畫家畫上那個丑陋的人確實是我,而我終生都在與這個丑陋的自我做斗爭。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有其事還是杜撰的,但想要內心強大,首先就要像哲學家那樣正確透徹地認識自己。
古希臘拉斐爾神廟中鐫刻著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
特別是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可以上天入地,卻未必能夠理解自己的本心。
復旦名師、哲學博士陳果就在她《好的孤獨》的書中談到:
只有無法接受真實自我的人,才會用虛構的美麗自己騙自己,那是一種直面真相的癱軟無力,如果一個人無可避免地生而有弱點,那么不能接受自己有弱點,恐怕才是他最無可救藥的“弱點”。
是的,人性的弱點,終究源于“內心的軟弱”。
而那些我們共同敬重的品質,比如意志、勇氣、謙遜、豁達,無一不是基于“對自我的正確理解”。
有一次,楊瀾采訪當當網的董事長俞渝:“你不自信的地方在哪?”
俞渝坦白地說:“長相。”
楊瀾有些驚詫,隨后接著問:“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反而越來越自信,越有氣質和光芒了呢?”
俞渝回答:
自己要接受自己,放棄那些不現實的想法,放棄成為自己不可能成為的人。全然接受自己的心態會使人變得更平靜,更坦然,自己舒坦下來,沒有緊張和焦慮,別人也更容易和自己相處。人生和商場一樣,重在做自己。
說得很對,內心強大的人,她會真實且完整地認識自己,她們對世界具有獨特的看法并且不輕易受他人影響,有著清晰的人生目標,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是一種自我完善,也是一種生命修行。?
正確并通透地了解自己,這大概是我們想要內心強大,需要堅持做的第一件事。
在《朗讀者》最新一期中,演員王洛勇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人們能夠看到的是他現在的輝煌:
演出海報曾常年懸掛在紐約世貿中心的頂層,五年出演了2478場音樂劇《西貢小姐》,獲得了紐約時報的贊譽,用英文朗讀的《出師表》風行網絡。
可剛到美國時,他的英文單詞量不過只有幾十個,老師問了很多問題,他甚至只會答:“Yes”。?
獎學金沒了、學習資格也沒有了,只能降到外面的語言學校先學習語言。
但他始終不肯放棄,為了他心中熱愛的藝術戲劇,一直咬牙堅持、默默努力。
他每天4個小時精神高度集中的訓練,像小提琴長音把位一樣,練出了一組新的發音肌肉。
th音發不出時,他就把舌頭拉出來,甚至坐在波士頓的地鐵上口水流了一手絹,全然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
實在過不去的時候,他曾撕過英漢字典,發誓再也不學英文,曾想回國,一看到中國國旗,他就眼淚嘩嘩流。
但他對自己說:“沒人能幫你挺得住,所有的事都得自己干。”
過了語言關,得到的機會更多了。
后來他跟著波士頓戲劇學院臺詞老師鮑勃·卓別林扎扎實實學了三年,也認認真真磨煉了自己三年。
他的努力,為他敲開了《西貢小姐》導演的大門,最終走上了百老匯,也贏得了同事對他的尊重和眾多觀眾的好評。
回望過去,他說:
再難,理想和目標都不能丟,正是因為經歷了那個過程,我才獲得了重生。
這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熱愛。
法國文學思想家羅曼羅蘭就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是的,生活中困難很多,麻煩不斷,但面對這些,還是要奮力向前。
努力過后,才能真正領略到不一樣的風景。
向著目標踏實努力,失敗了就從頭再來。
堅持為美好的東西而努力,不為失敗或得不到而焦灼,這大概是我們想要內心強大,需要堅持做的第二件事。
曾在一個TED里,看到有三種會剝奪我們精神力量的破壞性信念:
第一種是對自己的不健康信念,比如對自已失望,也就是放大自己的不幸
第二種是對他人的不健康信念,比如放棄自己的權利,任人主宰
第三種是對世界的不健康信念,比如總覺得世界欠我們點什么
而內心強大的人面對這三種不健康的信念,是這樣表現的:
碰到困難,他們不會覺得自己不幸,而會積極想辦法,他們真實體驗過以后,會更自信能克服困難,并大步向前。
他們認為碰到不順心的事,是因為和他人的比較心作祟,只要和昨日的自己比,不放棄自己的權利,拿回主動權,就會更幸福。
不抱有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獲得回報的幻想,他們更愿意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想要世界改變,先讓自己改變,并且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
說得很對,如果總和別人比較,永遠只會內心脆弱,因為優秀的人實在太多,若不斷跟隨別人的腳步,就會擾亂自己的節奏。
小時候參加長跑比賽,一開始個個卯足了勁兒,你追我趕,只要看到賽道上有同學和自己旗鼓相當就一心想追趕他、甚至想要超過他,可跑著跑著,剛開始的那點力氣用盡,就像只泄了氣的皮球,累到半死,卻怎么也追不上了。
直到后來才得要領:剛開始不用跑太快,也不用在意別人跑多遠,只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就好。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保持自己的頻率是件非常難能可貴的事。
世界有時像個漩渦,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
你看著大家都在做的事,聽著大家都在說的話,不知不覺,你也成了別人口中的“大家”。
人人陷入到一種錯覺中,仿佛只有自己得到一些其他人都有的東西時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只有按照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去做的事,才算做好。
但請別忘了,那些只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你的,他們于你,毫無關系。
如果連自己的節奏都把握不好,那又何談內心有多強大。
生命,是一個逐漸流逝的過程。?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是否才開始后悔:
因為他人的一句打擊而放棄了夢想;
因為別人的目光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東西;
因為在意他人的議論而用謊言將自己裝扮成了另一個人。
時間是有限的,不要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命里,不要讓他人的意見淹沒了勇氣。
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請多關注自己的內心。
因為只有跟隨自己的內心,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別在意別人走得有多快,專注于自己走得有多遠,這大概是我們想要內心強大,需要堅持做的第三件事。
本文首發富書,轉載請加微信 fushunamei
我是簡書推薦作者Sunny,成長中的兩娃辣媽,我會將我在閱讀、學習中所見所聞的收獲與你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