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斯里蘭卡的康提向努沃勒埃利耶前進,沿途的風景已是一味的高山與叢密的樹林。
高山中有茶園。午后如期的大雨之后,茶園的清新,毫無阻隔的涌入眸子、鼻腔和我的淚腺。
此地產紅茶。著名的努沃勒埃利耶茶就產于這叢山之間。品茶前要先看茶湯,這是書上教的,會喝茶的人能從茶湯中品出煮茶人的心情。
據說心情是情緒的延伸呢。就像這滿山的茶樹,最初的時候也只是英人從中國帶來的。養在這山上,沐著充沛的雨水和陽光,就成了“獻給世界的禮物”了。
一個人的情緒,倘若透進更多的陽光,攪著雨水和清風的味道,同樣是煮茶,想必她手中的也會是上品。這樣的邏輯倒也是說得通。
我是不懂茶的。可現在要是也學著露上一手,恐怕烹出的會是咖啡的味道。當然,那也得是懂行的人才品得出。
這里的公車是紅色的,我乘坐的這輛火車,車廂也是似火的紅。
這里的姑娘們著綠色的裝,墨綠色,和努沃勒埃利耶的茶一樣的顏色。她們喜歡露著雙腳在瀑布下泡著,她們的手,可能還留著今早的茶香。
她們的心像是火,紅色。
看見我在拍照,她們伸出手,向我打著招呼。
紅色代表熱情。
我愛上的,是綠色。
火車已經開出站很久了,在努沃勒埃利耶這塊地方,綠色是延綿不絕的。
我的相機里留下了很多相片。這些透過玻璃留存的世界,最終的歸宿就像其最初一般,消失不見。記憶與鏡頭的作用,是把故事留存的更久、更久一些。
火車轟隆隆的往前開著,下一站。誰知道呢?
這時候即使最愉快的家伙為我煮上一壺茶,恐怕我喝出的也是咖啡的味道吧。
所以我們品位的,可能不只是煮茶人的情緒呢!
就像是這漫漫的日子里,留下的也不只是關心的、在乎的人的情緒啊。
當我們失去了很多仍一無所獲的時候,也許就覺得這世上沒什么不能失去,也沒什么非得獲得。
留下一個故事,當作過場。
茶的滋味是品出來,懂行的人看茶湯。
日子的味道是過出來的,懂得生活的人看臉色就好。
那一地的茶香啊,那一地的夢啊,斯里蘭卡!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