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是辯證法的故鄉,辯證的思維方式是和哲學的思維方式俱生的,是哲學思維的最基本的方法,可是這個方法,在亞歷士多德以后,曾被冷落了多年,在近代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中,恢復了它的活力,重新顯示了它與哲學思維的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也可以說,德國古典唯心主義是辯證法的“文藝復興”。
然而,過去普遍流傳著這樣一種觀念:近代辯證法與古代希臘辯證法其含義是完全不同的,古代希臘的辯證法只是指一種辯論或討論的談話方法,似乎并無后來的哲學深意。應該承認,引起這種看法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古代希臘辯證法比起近代德國哲學來,無疑是小巫見大巫。在古代,我們無疑可以發現許多含有豐富辯證法的思想(如公認的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但直接談到“辯證法”的材料,并不很多,更無系統,這是明顯的史實。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研究了蘇格拉迪前后的哲學思想的發展,聯系到我們對于哲學思維特點本身的理解,應該說,蔚然大觀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古代希臘辯證法之間有著比通常承認的更多、更深的淵源關系。這就是說,在我們看來,十八世紀德國這些哲學大師們,標出“辯證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與他們對哲學思維本質特點的認識分不開,從而與“辯證法”這一概念的歷史發展內在地、自然地銜接起來的。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辯證法”似乎已被現代歐美正統的哲學家們所拋棄,但拋棄“辯證法”就等于拋棄“哲學”。我們看到,當代歐美大師們不愧為思想明晰、徹底的思想家,他們果然這樣做了,宣布了哲學的“壽終正寢”,“哲學將消滅與它的開始之處”。
令人煩惱的是,盡管這些人類思想怪杰宣判了哲學的死刑,但哲學仍在挑戰,因為生活本身在挑戰。包括這些思想家在內,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A=A的統一律的真空中,而是生活在充滿矛盾的實際生活之中。維特根斯坦后期接受了這樣的挑戰,回到了現實的、日常的生活之中,學院哲學家們又試圖用各種方法來研究、解決傳統的哲學問題,這種“復興”的做法,在歐美學院中有所發展,總該說是一個進步;但從這種對傳統哲學問題重新得到重視對辯證法在哲學思維中的重要性重新得到承認之間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自覺性。這就是說,在我們看來,歐美學院哲學雖然亦已開始恢復傳統哲學問題的地位,認為這些問題“無意義”的人已見減少,但尚沒有認識到:果然認真地承認了傳統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就必然要承認辯證思維方式對思考這些問題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因而在“復興”傳統哲學問題的同時,一定會“復興”辯證法在哲學中的地位。
果然如此,我們就會看到,辯證法這個問題,不僅具有歷史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根本理論和當前現實的意義。??者之間作?Jǔ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