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戴過東鄉的瑞金,沒采過西湖的蓮花,卻深知樂平即泰和,永修便德興,安福且崇仁,德安則高安,于都方瑞昌……。
江西--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家鄉。
那里的山臨川,那里的水婺源,那里的人樂安, 那里的生活廣昌 , 那里的觀念奉新……。
玉山蒼蒼,吉水泱泱;峽江遂川,鷹潭浮梁。一座石城,一灣月湖,一條余江,一聲銅鼓,一叢樟樹,一縷鄱陽,便打發掉騷客的大好春光。
袁州是婉約的,婉約在那贛州潯陽,湖口枕波;婉約在那鉛山貴溪,修水悠悠;婉約在那橫峰黎川,氣閑神逸。
過去,總想去南城看看信州的上饒,殊不知寧都的神韻是多情的雨和活潑的水,好似一顆少女上栗的心,讓人信豐又安遠。
新建秀美的東湖好似金溪里一顆新余的星子,渝水逶迤,芳草廣豐,弋陽分宜隨。移船尋烏,漣泛萍鄉,驚起上猶龍南飛。
撫州自古多俊杰,此話一言余干。萬年水土養萬安人嘛!。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縱情廬山資溪之間,浪跡贛縣吉州之中,才華橫溢,青史永豐。是青山給了他們吉安,是九江給了他們南康。曾鞏依托著鐘靈毓秀的南豐,最終進賢。與其說這是蘆溪風光與珠山才子完美結合,倒不如說這是彭澤的宜黃與章貢的宜豐的一場新干。是豐城山水賜給王勃《騰王閣序》,湘東才情送給湯顯祖《牡丹亭》,萬載風光帶給謝靈運清新柔美詩。景德鎮、共青城、井岡山、定南的美景在文人墨客手中就像一幅流動的畫,向人們崇義著歷史的永新和生生不息的昌 江。南昌起義,安源罷工,上高會戰,都為全南這幅壯美多彩的畫卷抹上了重重的一筆。
有人曾說,美有個性。宜春再也不是武寧之鄉的灣里港,她幻化為一種安義、一種大余,上演著一場青原與青云、都昌與會昌的興國靖安。
(作者:浙大教授 ?黃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