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十多年了 ,為什么你的英語還是學不好?
答:因為你從來都不用?。?/p>
好好考究一下,我們“學英語”的時間都是什么構成:愛聽不聽的英語課,愛做不做的英語作業,天昏地暗的英語備考和每一場考試以及模擬考試。(如有遺漏請補充)
真正的學英語啊,絕不是我們從小到大的上課學課文,下課做習題,聽一聽語法,記一下筆記。
如果這就是你定義的“學英語”的構成,那么“學英語的十幾年”又是一個自我催眠且可歌可泣的悲慘故事。因為你付出了時間,卻沒有任何有效成果。
李笑來老師在他的書里說:
有一天,有個人在Twitter上提問:@maozhu1:@xiaolai還請李老師用140字概括一下怎樣才能學好英語?
我回復說:其實一個字就夠了:“用”。
這是我教英語近十年,先后教十數萬名學生的經驗,也是精髓。
上課寫作業、備考考試、做題學語法,都是在“學”英語。而用英語聊天,自己讀報紙,看小說,聽歌聽廣播,看電影看美劇看訪談或者脫口秀,都是在“用”英語。
我們學英語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用,但作為中國學生的我們大多數學了十幾年之后就不了了之,從來不用,才造成了“學了十多年卻依舊學不好英語”的結果。
事實上,學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基礎,但以“用”為主,學為輔的自我訓練方式,才是掌握一門語言的精髓。
因為首先“用”是主動的,“學”很可能只是被動的動作。
其次,不“用”就是沒有實踐,缺乏實踐,就不可能真正深入,而脫離實踐“學”到的知識永遠無法在你需要使用的時候體現出它本該有的價值。
而最最重要的是,“用”才是最輕松的學習方法。聽聽歌(只不過是只聽英文歌),看看電影(只不過只看英文字幕),讀讀小說(只不過是原版小說),瞄瞄新聞(只不過是只看英文版報紙)??這樣的六個小時,一定要比上六個小時英文課輕松得多。而且只有在“用”英語的過程中,你才能體會到掌握多一種語言的樂趣!而樂趣才是你能持續學習的最有效的動力。
一件事情你總是在用最枯燥乏味的方式進行,且你得不到任何正向的反饋,還得被迫持續下去。你能把英語真的學好嗎?任何一個英語好的人,都一定在“用英語”這件事情上嘗到過甜頭,這樣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去忍受一些枯燥的學習打下基礎,之后再去更好地使用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樂趣。
所以,真正的學霸,牛逼得從來不是苦大仇深的樣子。人家High著呢....
只有不知所以然的朋友們,還在苦哈哈地給自己安排一天6-8個小時的英語學習時間,學習得總想玩一會兒手機...
當然,我們是在說學習英語使用英語把英語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這么一件長期的事情。針對于考研考博考雅思這樣應試目的學習,今天不是我們討論的范圍。
看這張導圖,我們把英語學習的過程拆解一下。其實是分成兩大相輔相成的模塊:
一部分是學習知識,也就是“學英語”。
另一部分是技能訓練,也就是“用英語”。
學英語
學英語,主要是我們花費在課堂學習和練習作業上的時間和努力。應該收獲的成果是認識了單詞,記住了用法以及慣用搭配;理解了英語語法的內容并能夠用語法知識去幫助自己理解句子和篇章。
這里我把閱讀理解和聽力理解放在了一起。這里說的聽力理解側重的是“理解”這個部分。聽得懂的基礎其實是理解,而不是聽。如果你聽的一段對話作為閱讀你都讀不懂,那么無論你聽多少次,你都不可能把這段文本聽懂的。
當然,聽力理解第一步是理解,第二步是能在語音層面將文字辨識出來,這一部分屬于技能,我們放再“聽得懂,說得出”這部分。
用英語
用英語,從行為上來講就是我們之前說的“用英語聊天,自己讀報紙,看小說,聽歌聽廣播,看電影看美劇看訪談或者脫口秀等等”。
但我們歸納一下,基本就是用英語來交流:聽,說,寫。這些都是技能的訓練,只有靠你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反復練習才能習得,沒有任何一位老師能通過教授讓你得到這種能力。更好的老師,就是懂得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有意思的訓練方式,讓你在實踐中獲得“用英語”的樂趣和成就,推動你繼續用看起來是學習的方式把英語“用”下去。
全面的技能訓練其實是包括聽說讀寫所有方面的。
而一個能將英語運用自如的人,一般也是每個方面都挺好,不會有誰聽力特別好,但就是說不出。或者閱讀特別好,就是寫不出。因為聽和說,讀和寫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比如說,聽和說。
“聽得懂說得出”中就包含聽力理解中的第二步:對閱讀文本的語音識別。這是需要我們訓練,而不是學習的方面。聽是第一步,說是第二步。你需要刻意地去聽,你也需要讀出來。因為你無法正確地讀,往往你就很難在聽到的那一刻辨識出這個聲音。而你辨識不出來這個聲音,你也很難讀正確。
就比如,我家的方言,總是L,N不分。以前我分不清的時候總是說錯。然后我發現,其實正是因為我不懂得去辨識L,N的差別,所以我才不能正確地發L,N。而我不能正確的發音也導致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分辨。所以,聽和說總是結合在一起的。
你最好不要太過于割裂這兩部分,相輔相成才能走得更快。
再比如,說和寫。
我們可以把口語好這種能力拆分成三部分:在交談時有內容可說,知道怎樣用英語正確地組織語言進行表達,把在大腦中組織好的語言說出來。第二部分“知道怎樣用英語正確地組織語言進行表達 ”其實和書面表達的能力是一樣的,只不過書面的方式更正式,口語中的表達更簡單反應更迅速。
而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怎樣訓練自己把組織好的語言說出來,也都是需要進行訓練在反復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才能夠提升的。這和課堂的“學英語”,學習目標和達成方式都完全不一樣。
你看,這樣分解之后如何學習英語是不是清晰了很多呢?我們只有知道了怎樣去結構掌握一門技能的基礎,才能更有效地掌握這項技能。
當然,今天我們只講學習英語的戰略方向,目的是讓我們分清楚學好英語究竟做到什么事情。也需要讓我們認清楚為什么自己學了這么多年還一無所獲。因為我們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的達不到成果的地方。
至于具體的戰術:詞匯怎么學,語法怎么學,語音怎么糾正,口語怎么練,以及更關鍵的“學生/普通上班族怎樣利用碎片時間提升口語的訓練方法”。我們接下來一篇一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