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我并不想談阿里聯姻蘇寧事件本身來弄去脈,相信大家腦子里面已經裝有很多信息并且加以思考過。但是,很多人認為阿里聯盟蘇寧主要原因是看上了蘇寧多年積累的線下渠道及成熟的物流配送體系來對抗京東快速低成本的物流體系。沒錯,是有這個原因,但個人認為并不是最主要的。下面我會說到為什么不是最主要的。
3年前,我在江蘇常州新北萬達廣場一家咖啡館呆了三天,每天早上9點都會去,下午2點會離開。店面到店內設計非常有格調,并不大,分上下兩層(躍層),房內四周是喝咖啡的桌椅,中間是書架,收集了上萬冊各類圖書,咖啡館通過免費提供給消費者借和查閱書籍來刺激店內咖啡消費,每天來這里消費的人非常多,年輕人占大部分。
當時我對美國傳過來的體驗消費經濟模式帶有濃厚的興趣,每天都會學習與查閱非常多的案例,來的這家咖啡館與星巴克都有服務型經濟特征,當時都缺乏“互聯網信息”特征,但在互聯網思維能力方面它甚至超越了星巴克,如果能把這樣的思維通過互聯網延展到線上,無疑會更為成功,這里我稱它為O+O(線上+線下服務式體驗消費),代表著國內未來商業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即服務型消費體驗經濟,而不是O2O。
同年12月,馬云和王健林在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就“電商能否取代傳統的店鋪經營”展開辯論,雙方還為10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能否過半設下1億賭局。這里,我們不去討論真假,因為他們以及他們創立的公司都很成功,只討論兩個商業模式誰更具生命力,從萬達這些年的線下布局,后來到開始萬達電商到騰百萬,雖然有的失敗了,或者還不見起色,不過他們正在努力做好反向O+O,這一點,我個人更看好萬達的會員服務體驗消費模式,萬達的不足就是缺少自己的支付平臺。雖然,阿里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和銀泰綁在一起,體量沒發與萬達媲美。
這些年來O2O很火,滲透生活各個領域。通過以上案例會發現,大公司并沒有講O2O,他們都是在做O+O,講O2O都是創業公司,因為國內很多人都沒搞懂什么才是真正的O2O,很多人認為線上加線下就是O2O,如果還是這樣認為那你就加錯特錯了。
為什么?
首先,O2O在國內火了很多年,無數多開發者都走上了這條不歸路,這么多年過去了,但是我個人認為國內還沒有一家有氣色的O2O產品及公司,有人會反問,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等不算成功么?他們不是真正意義的O2O,只是團購的另一種模式,僅此而已。目前從平臺訂單量來看確實很成功,通過補貼來培養用戶支付習慣只是是短暫的勝利,不是權宜之計,資本的驅動在我看來被放大了。
低價、剛需、高頻、物流一對多等也是目前他們成功的基礎原因,但是我真的擔心那一天用戶會厭倦這種質量不高的生活方式,會拋棄這樣的生活。(行業的潛規則,我這里就不講了)某天,想請我的貴賓吃飯,會搜索下附近的餐廳,來這里簽到,看下有效評論,決定我來不來這里消費,會不會是出路呢?
那么,下面我會分享一個案例餐飲O+O,看下它是不是更具的生命力?
這里我要分享一個叫做諾亞·卡萊什的美國人創立的Feastly (Feast 是盛宴的意思) 。Feastly 是聚合大廚和吃貨的平臺,能讓每一份美食找到自己的歸宿。
諾亞本身就是個吃貨,在創建 Feastly 之前,他還曾通過社交媒體把 taco “墨西哥卷餅” 在華盛頓特區做火了, 并經營了一家名為 Blind Dog Cafe “盲犬” 的獨立手作食物小館。
諾亞創建 Feastly 平臺和社區,他希望在這個平臺里,熱愛烹飪的廚師和富于冒險精神的食客可以聚到一起,通過在家做飯的方式來找尋更真實和更具有社交性的用餐體驗。 而廚師自己也能獲得一個展示廚藝、分享烹飪經驗和其背后故事的舞臺,在給吃貨們提供最新奇的食物的同時也能獲利。
廚師和食客雙方互利,是 Feastly 這個平臺帶來雙向的社會價值。
在朋友和分享經濟達人 Melissa(她的組織 Let’ s Collaborate NYC 在紐約積極推進分享經濟)的邀請下,作者(節選)第一次體驗了這家被稱為餐飲 Airbnb 之一的 Feastly。作者(節選)在 Feastly 上購買了一頓 40 美金的晚餐。不一會兒,其晚餐說明書便發到了我的郵箱中,包括地址,菜單,甚至是主廚 Yana 的介紹。說明書處處都體現著 Feastly 的極致服務和體驗,比如是否需要脫鞋,這種對于聚餐吃飯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和細節的把控讓我非常的喜歡。
這里我把Feastly平臺定義為非常典型的O+O,它具備O2O的所有特征。
有人會問,你分享的Feastly平臺與你前面講的團購還是有差別,這里只想做個對比。模式與思維已經落后別人N多年了,誰更具生命力,這里不用我多講了。
本文11段到15段節選自36K《在紐約體驗 Feastly:分享經濟下的餐飲 2.0 》作者:鄭辰雨
其次,這么多年過去,你會發現在國內O2O滲透著生活的各個領域,去到APPstore隨便搜索生活一個細分領域,都會有很多開發者參與進來,有的產品還沒等到推廣那一步,就已經死了瞧瞧了。
要睡覺了,文章還沒學完,有時間就會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