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D3:龍門石窟—少林寺

洛陽旅游三張名片:

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

今天的計劃是龍門石窟和少林寺

1、先說龍門,

古代傳說鯉魚跳龍門(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

龍門地處豫西旅游中心,東有嵩山風景名勝區,南有臨汝風穴寺、范仲淹墓、陸渾水庫、二程書院、曲里溫泉、老君山和龍池幔自然保護區,西有宜陽靈山寺、新安千唐志齋,北有光武陵黃河游覽區,東有白馬寺、漢魏故城商城遺址旅游區,

龍門山系秦嶺余脈熊耳山之分支,走向由西向東,至龍門突然斷裂,分成東、西兩山,巍然對峙,伊水中流(河谷寬150—300米),形成一座天然“石闕”,故古稱“伊闕”、“闕塞’’。

伊闕西山,古時稱鐘山、天竺山,因此自春秋戰國以來,這里就獲得了一個形象化的稱謂“伊闕”。《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據傳也是伊吾的出生地,所以有伊水。


伊闕

(西方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后,迅速強大起來,加快了兼并六國的步伐,首先選擇的進攻目標,就是位于中原要沖的韓魏兩國,伊闕之戰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首先滅了六國中的韓)

隋煬帝都洛陽,因宮城城門產正對伊闕,古代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龍門”,


2、再說洛陽:

這里兩山夾峙,有如門闕,伊水長流,洛陽的一大特點是“風水”

前有照后有靠,洛水之北(洛陽的陽)北邙山為靠,鳳凰展翅之勢

四山環抱,四水環繞,四關鎮守: 虎牢關、函谷關、孟津關、伊闕關

一城之下皆是寶,二水什么什么的到十,一句概括洛陽寶貝的順口溜,導游講解沒記住。

洛陽當代發展的重工業由于歷史上三線建設的緣故,當年前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項目中洛陽占了7個,最有名的就是那“東方紅拖拉機”,選址勘探的時候,洛陽的一樣特產:“ 洛陽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是正向的,官方摸金校尉)


早晨起來先掃掃街,看看洛陽城

老城市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戰火,早已不知所蹤無有痕跡了

不過,隨隨便便一個路牌,上面標出的都是重量級地名,可見城市的底蘊

洛陽牡丹廣場街景附近街景

早餐在牡丹飯店的頂樓25層的旋轉餐廳

相當的豐富,品種,因為是旋轉餐廳,得走一圈去取各種食物(自己傻了吧不是,旋轉餐廳哦,座位在動,轉到自己喜歡吃的直接去拿?)

早上一大早7點就去吃了,第一批(吸取了昨天在云臺山的教訓,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哈)

相當相當豐富的早餐

都在搞城市建設,中原的城市不是毀于戰火就是毀于黃河,現在么,多了一項。。。

25層旋轉餐廳向外看牡丹廣場


出發,天氣放晴了,

經過洛水

車上介紹了一些洛陽的一些資料,提到了一個清末光緒的康百萬?(音似),類似山西平遙的富豪,專門做皇家藥材生意(所以比較低調),打破了傳統的富不過三代的怪圈,后人創建的懷山堂,在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鞏義。。。

導游的老家就是洛陽人


龍門石窟景區

景區剛進去看到一鳥兒,尾巴長長,發出清脆的“啾啾”聲

幽靜的步道,人不多,周六了已經

空氣清新

導游圖


大門到了

上面的“龍門”題詞是陳毅所寫,鐫刻在伊河石拱大橋上(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周恩來關心下得以保存)


在正式的歷史探尋之旅前,先來個合影

(景區有拍照的人幫你拍,然后把龍門精髓的盧舍那佛像PS在后面,做成紀念冊的樣子,出來后再問你要不要,很多人還是愿意花個10元20元的買一套做留念的)

進去后的第二重門

這是現在的檢票口

上面的“龍門石窟”是當年的網紅郭沫若寫的,右手位的指示牌上有世界遺產保護的雙手抱的標志

提前租好藍牙耳機,現在都流行這個,去年的滕王閣也是,

路上還看到指示牌說龍門石窟是最早實現刷臉進場的景區了

今天的行程文化含量高,不用導游講解真不行

主題是:武則天,龍門二十品



對面的香山,白居易的


一邊,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眠的香山;

一邊,是龍門山。在龍門山上,有自北魏至北宋開鑿的大大小小的佛窟,

潛淵寺上回望伊水上的石拱橋(仿趙州橋的單拱橋)

看名字就知道,潛淵,這里的石像最怕的就是水,潮濕生苔蘚

背景資料:中國的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已經去過三個了,莫高窟歷史源遠流長,隋唐是極盛,都已經是一門學科了,“敦煌學”;麥積山景色最美也最高,工程量浩大;龍門石窟最晚吧,時間上,但是有王權支持,顯得霸氣)

從北魏的拓跋氏到武周的武則天時期,北魏占30%,唐40%,十萬多尊,兩千多洞窟,現存只有10%了

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

隋代作品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萬佛洞、奉先寺等。


小朋友們的嬉鬧,這比聽枯燥的歷史晦澀的名詞好玩多了,蓮花石臺都被磨的光光的

同樣好玩的是用現代語來解說石像

如龍門石窟的"網紅"賓陽北洞的剪刀手佛像,導游說原來是三個手指頭,歷史變遷風化嚴重掉了一個,由此形成了網紅剪刀手;

還有同在賓陽洞中的北魏風格的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指天畫地唯我獨尊,實際上是一種手印,許愿印還是無畏印?

服飾變化已經中原化了,和山西大同石窟不同了,不過能看出兩者的演化關系

還有這塊石頭,牡丹石,小朋友們很喜歡

個人挺喜歡看里面的頂部藻井圖案的

這是萬佛洞內藻井,蓮子狀


這是中國最早的吊燈?


精美的雕塑,被毀壞,前后對比,女性雕像以及下面的石獅子



這是未被破壞前





經過前面的潛淵寺、賓陽洞、萬佛寺后,來到這里的重點了,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奉先的意思是:奉天之命,敢為人先,三國演義里面那個啥也是字奉先

前面臺階上去就是龍門石窟的精華所在了


公元672年武則天武周時期的盧舍那大佛,博大精美,充分展示了盛唐時期的國力水平!

材料摘自百度百科:

大盧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梵語“盧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輝普遍之意,

據說大盧舍那是釋迦牟尼的報身像,就是說,它是釋迦牟尼的另一種身份或境界,它是理想的化身。

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藝術家按照佛教的儀規,雕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氣質的大型群雕像,而且還把這組群像間的內在聯系表現得水乳交融、淋漓盡致:

阿難文靜溫順,外表樸素;菩薩華麗、端莊、幽靜、矜持;天王肅穆、碩壯、猙獰,具有鎮壓邪惡的力量;力士剛強、生性暴躁;即便是承擔著天王沉重身軀的地神,都被雕刻得出神入化,具有一種奮力對抗的精神。這些雕像雖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見的類型,但是仍然顯示出中國古代藝術家獨特的匠心

雖然如今人們已經無法真切地看到當初大佛被粉飾一新,但是千年之后的我們,站在大佛面前仍能感受到視覺上歷史滄桑的震撼,穿越千年的魅力讓你不禁產生崇拜的沖動,無疑,這里的一切所表現的是大唐盛世的偉大和繁榮。


很喜歡這個力士的造型


古希臘的味道

焦點:盧舍那

站在近處,舉目凝望大佛,會使人驚嘆不已。

(作文素材來了:)

大佛身著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繞至左肩,覆蓋著全身的舒緩的衣褶,飄逸而浩蕩。看似流水,然而在薄薄的衣襞下卻顯示出壯碩軀體的健美之質感。透過佛身壯實厚重、韻律般的道道曲線,以及額面上大而彎曲的眉線和微微浮起的唇線,我們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活的藝術氣息

相比樂山大佛,這里的線條柔和,更加的靈動,

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 ,無論在那個角度,都會感受到在注視著你,這就是穿越千年的魅力!


曌,不言而喻,光照乾坤。而盧舍那的譯意正好為“光明遍照”。

假如亮亮爸在這里的話,肯定會對盧舍那佛背后的火焰云紋說出其淵源:拜火教、中亞青金石文化傳播、犍陀羅佛像藝術。。。

經典評價:整體平靜的和諧

20世紀20年代,瑞典漢學家喜龍仁寫了一本有關龍門石窟的專著,對龍門石刻藝術給予很高的評價。過去西方學者總是用鄙視的眼光看待東方的雕刻藝術,而喜龍仁在深刻透析過龍門石窟的雕刻藝術后,認為東方雕塑更具“整體平靜的和諧”。

平靜的注視

花絮:

還有在2014年5月底,余光中在游覽龍門石窟時,余光中曾說,他想為盧舍那和洛陽多寫幾首詩。時隔一年,余光中兌現承諾,做長詩《盧舍那》,

開篇的豪情緬懷,“想當初江湖滿地,鱗鱗蛟龍 大禹疏洪,鬼斧神工 把郁郁磊磊從中劈開 讓伊水自在向北面流來 要等多少劫數啊巖壁 才有幸雕磐作龕,刻骨成佛 ”,一直到結尾的感慨,"想起了米羅女神 ,同樣可惜都缺了雙臂 ,別具不完美之美,想起蒙娜麗莎,不知要瞞些什么 ,笑意盈盈神秘到現今”。

在200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所有的評委都認為是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

小朋友們也在微笑,買了洛陽鏟,買了牡丹石,買了古代酒樽。。。皆大歡喜,約好半夜12點去盜墓

在伊水的對面看,整體一覽無遺


夜景也是挺漂亮的


大合影



未曾詳解點:魏碑體書法

龍門二十品:魏碑書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漢隸,下開唐楷,端莊大方、剛健質樸,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

“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現象,在“二十品”中,尤其是橫畫,沉著厚重、氣勢雄渾,符合北朝人粗獷的性格

當時寫錯別字是王道,是流行!小朋友們大呼遺憾,很是感慨!恨不得生于那個年代!

北宋道士陳傳寫的“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草書石匾,看看能找到分別錯在哪里?哪里多一點的,哪里出頭的。。。

鑒賞評語:

”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使不透風”。

“大者縱矛橫戈,如虎奔龍吟,小者輕微一點,如蜻蜓掠水”

“皆極意顯示雄踞盤關之威儀,懷隱瑰玉之神采”


原版拓片上好宣紙報價為13800(不包郵,中華收藏熱線網等報價),淘寶就便宜了,20-60元不等


香山上的白居易長眠點沒時間上去瞻仰了


中午出龍門石窟

午餐在景區附近一酒店內,實在是難于下咽

邊上是一大群應該有五六十人的高中生團隊:清華附中的,應該也是乘高考期間出來游完的。

直奔開封少林寺,應該準確的說是嵩山少林!

差不多一個小時多些

小插曲:好像是個以前的名人?年紀大了


少室山果然風景絕佳,

四周環山,滿目翠綠,一點沒有中原的悶熱和浮塵,這里令人心情舒暢

相當涼快,甚至冷颼颼的(幾位小朋友可能就在這里著涼了,咳嗽等后來加劇)

武僧背影,氣勢一下就出來了!


皆山也!空氣相當好!

山門,很是高大,

在等導游購票的時候,談論了下少林寺和少林風景區之間的恩怨,閑談了下峨眉山和九華山上市與普陀山少林寺準備上市 唉 佛門也不是清凈之地啊,

趕著去看兩點的少林武術表演

一路上看到個蠻奇怪單位名字:塔溝?

表演在塔溝武術博物院(估計不是少林寺的 是少林風景管理區的活)


一開場就是棍術表演(正好教育下小朋友武當修劍,少林修棍,嘿嘿,不用買劍了)

形意拳表演:虎拳,蛇拳,鴨拳,蝎子拳,最有名的當屬螳螂拳,少林寺電影里出現過風靡一時,

中間夾雜這推銷碟片,硬氣功表演 金鐘罩,雙槍扎喉,令人想起小時候看到單位走江湖賣藝的,鐵頭功,最棒的還是最后一個:飛針!運氣到手三陽經脈,一揮,穿破玻璃扎破氣球,玻璃上真的有一個爆裂狀彈孔!全場靜謐片刻之后,頓時掌聲雷動!

飛針!


看完少林風景管理區的活后 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后 終于看到傳說中的少林寺!激動的心情(畢竟當年的少林寺電影太深入人心了!)

第一眼的感覺竟然是當年上影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和二郎神打斗時孫悟空變得土地廟,太囧了!

終于看到年少時念念不忘的少林寺了


外面廣場上蒼松古柏,頗有歷史年頭

里面布局嚴整,石碑肅立,名門古剎的氣場!洛陽的白馬寺,可惜這次沒時間去,盛唐時代的古剎應該是同一種的氣場!

少林寺的五脊六獸

一男同學喊到,我見過這顆樹,在我們的語文同步上!

就是這顆樹


他們在看啥呢?

在看這個,李世民的真跡!

李世民和少林寺十三棍僧的故事,碑文中有“世民”兩字的真跡,第四列中

第四列中

小朋友們對這口不知道是炒菜的還是煮米飯的還是燒洗澡水的鐵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導游解說了達摩以及面壁九年創立了禪宗的典故,可惜不開放看不到

以及后面的五位禪師,以及第六位禪師慧能?與南少林的典故: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VS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之間的比試,

即見悟和頓悟的分水嶺


后面看到一個測試: 少林寺附近很多關于禪宗的故事小測試

A和尚問: “你今年夏天干了啥?”

B和尚答,“開了一畝荒地,下了一畝種子”

A和尚說,“ 你今年夏天沒白過啊”

B和尚問,“ 那你今年夏天干了啥?”

A和尚答,“ 我就白天吃飯,晚上睡覺”

B和尚說,“那你今年夏天也沒白過啊”

。。。。。

如此禪語,你能理解么?

方丈室到了

是不是傳說中的掃地僧?


小朋友們排排坐吃果果哈

每次標配的集體照!


現在,來到最后一重殿了,

最后一間是最強的!最有名的!最神秘的!看過少林寺都被深深震撼到的!當年老師要求寫觀后感的!

練功殿!

地上的凹坑!果然歷歷在目!

墻壁上的壁畫!少林秘訣!果然有!

不虛此行了!!!

看到真跡了!

據說這間殿是唯一保存下來的!

回望武功秘訣所在地!


看,那里是臥佛!


出少林寺

夕陽下陽光正好

每個人都被照耀的熠熠生輝!(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光線配合又好有秒的不要不要!)

去最后一站: 塔林

少林寺電影里有一出戲就在那里,電影里是少林寺的禁地

有古代的,斑駁光影,有現代的(上面竟然有電腦高鐵等圖案)

導游在介紹塔林的時候,著重介紹了一個明代抗倭禪師的衣冠冢,還有當前少林方丈的師傅,

看到一群少年學僧,有一個女生!腰板挺直!


回到正門的時候

人少了很多,空蕩蕩的山門,


很遠處就聽到一陣陣的嘿哈聲

塔溝的什么什么武校在演練

(個人覺得不是科學訓練,感覺是單純在靠意志力量?)

和少林寺無關的事物?


忍不住要記錄下當年的少林寺電影:

少林寺,紅極一時的電影,

電影中的配樂《牧羊曲》“ 日出嵩山坳 晨鐘驚飛鳥 林間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野果香 山花俏 狗兒跳 羊兒跑 舉起鞭兒輕輕搖 小曲滿山飄 滿山飄;莫道女兒嬌 無瑕有奇巧 冬去春來十六載 黃花正年少;腰身壯 膽氣豪 常練武 勤操勞耕田放牧打豺狼;風雨一肩挑 一肩挑 風雨一肩挑 一肩挑 一肩挑 ”

尤其是唱到“”舉起鞭兒輕輕搖。。。”時配的鏡頭,無限意境中。。。

牧羊曲-鄭緒嵐 - QQ音樂-千萬正版音樂海量無損曲庫新歌熱歌天天暢聽的高品質音樂平臺!


這張應該是電影中最著名的一個鏡頭了,腳下的地面,被長年累月的練功,踩出一個個凹坑,記得當時還要寫作文的,觀后感500字。。。

這個是記憶最深的一個鏡頭


還有這張,提水,大鵬展翅,尖底桶,在山間行云流水猿騰鳥飛

還有,李連杰在春夏秋冬四個場景中練武的鏡頭,那應該是70后一代人的記憶吧?。。。

電影《少林寺》主題曲 少林少林-音樂-高清視頻-愛奇藝


? ? ? ? ? ? ? ? ? ? ? ? ? ? ?
少林寺主題曲

當時還有著名的是加里森敢死隊,里面的甩飛刀。。。


現代少林插曲:

1、看到不少老外在參觀少林寺,

2、直升機參觀


今日行程基本結束了,

返程!去鄭州

小朋友們在車上繼續玩各種游戲,拍拍暈啊,四連環,但是咳嗽的有點多了

阿滿和廖發生爭執了,阿滿在后面拿了個空瓶使勁的吹吸,呱唧呱唧的響,塑料瓶子,最后說“好了,我把所有的怒氣都吹到這個空瓶子了”——相當不錯的自我解壓方法啊


到鄭州了,這是河南自貿區的地標,不知佛什么含義,


這是鄭州的地標,大玉米?導游說這個


晚上入住鄭州新區的建國賓館

這一路上都是住最好的地方,也是的,小朋友需要好好休息養精蓄銳,這樣才能好好玩


哇哇的驚嘆聲不斷,好高級啊,太喜歡了。。。

到房間修整下,一男同學負傷下火線了,頭疼被放倒了

鄭州的市容,新區的 很繁華 和原來想像的火車集散地的概念大大的不同!

晚上阿五黃河大鯉魚

坐了一個超大能容納二十人的大桌子。。。吃了這次旅程中最貴的一餐,1075元,畢竟,其他地方不吃鯉魚,也只有河南才有,畢竟,這家店生意火爆,海報上是走進聯合國的河南菜,

魚頭上竟然還有字??!仔細看

問小朋友問題,那次農民起義是通過在魚肚子塞絹布告來起義的?李俊成同學反應快,

陸同學是桌長,宣布每人只能夾一筷子!不能像昨晚洛陽吃的 上一盤菜還沒轉到自己面前就光盤了,比大學里男生聚餐還要狠!

吃吃喝喝一個半小時,這鯉魚骨還能最后做個湯,不錯,

出來散個步,

中原城市和沿海城市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馬路上:

這里馬路上很多勾肩搭背喝多了在稱兄道弟的,還有坐在馬路牙子上抽煙述說兄弟情的。。。

義為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