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連作為北方的城市,她的秋天更象秋天,風已經有了呼嘯之感,一個人,第一次踏上這座陌生的城市,雖有貪戀異鄉風情美景的心,但安全至上,趁夕陽還在的時候,我是必須回住處的,人稱兔子膽,嘻嘻。
? ? ? ? 難得的獨處時間,答應小妹寫回信,這是難得的好機會,我一向認真,答應了的不做自己心不得安。
? ? ? ? 問題一:我是不是真的喜歡并全身心投入地做現在所做的?
? ? ? ? 問題二:我是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的?
? ? ? ? 問題三:關于人生的思考
? ? ? ? 面對類似問題,實不敢造次論道談術,自認學識尚淺、閱歷不厚,純屬雜談閑聊,僅供茶余飯后之打發時間吧。
? ? ? ? 小妹是聯想移動的同事,因為入職時我兼著她的崗位(企業文化,聯想叫內部溝通崗),帶了三個月,共同合作完成了幾項有創意的活動,兩人累到哭,但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后來我離開,她也離開,但因為那段時間共同投入地付出過,記憶深刻,所以離開后的友誼一直都在,她放棄MBA、她間隔年的旅行,她結婚生子,我都知情,也特別理解她,佩服她的勇氣,也祝福她做了媽媽。
? ? ? ? 后來,她一直在企業文化領域耕耘,而我在HR領域也不斷轉換,相同的是工作態度、人生理念,不同的是我貌似一直戰斗力十足,而她或許開始懷疑。
一、關于喜歡與投入
? ? ? 這一次,我仔細地、深入地問過自己,我真心喜歡我現在的事嗎?我真心喜歡做什么事?我是真的投入嗎?
? ? ? 我的答案是:喜歡而投入是自然,不喜歡而投入是職業、是能力。
? ? ? 工作二十年,前五年,我對職場、對職業沒任何感覺,更沒任何職涯規劃,除了工作上能勤勤懇懇外,我一直在學習上尋找成就感,考學歷、考職稱,每天晚上在辦公室聽的是英語磁帶、英文歌、民樂,或許是一直不愿屈服于現實吧。在那座巴掌大的縣城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總部的人資源部辦公室里,以廠為家,簡單快樂地生活著,從全國各地招聘來的人才們開拓了我的眼界,但我一直以為我的人生或許會和縣城里或工廠里的人們一樣吧。
? ? ? ? 當然,命運沒有如此安排。是的,因為命運的安排,我完全歸零。幸運地,我考到北京讀MBA,之后的人生或許才是我主動地、自覺地生存或發展吧。
? ? ? ? 五六年的管理咨詢,讓我完全放開自我,在這期間遇到了開發了我職業感覺的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學,可以說,在她的啟發下,我對工作才算開了竅,也帶隊完成了幾個較大的項目,此后無論在哪里,負責什么工作,我會研究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做得更有價值,一定要在任何環境中體現自我的價值感和企業的需求點的契合。即使在聯想移動那樣的平臺上,依然如此。
? ? ? 從此,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不管在怎樣的境遇下,我都可以投入地工作。。
? ? ? ? 偶爾懷疑我們做的事、甚至我們在組織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認為是正常的。所以適度放松卻不任性是必須滴。人生幾十年,放大來看,個人之渺小微不足道,能夠創造而改變世界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來了、去了,坦然、淡然。
? ? ? ? 更多的時候,我們要積極地尋找或賦予我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之于我們本身對家人的責任、之于努力工作對他人的價值、甚至對于社會的責任和價值,我們每個個體都于細微處影響著。。
? ? ? ? 如企業文化工作中每一篇文章傳播的理念和價值觀對員工價值觀的影響,人才培養工作中每一場培訓講授的技能和方法對員工成長和發展的影響,人力資源每項政策、制度、配置對員工收入,甚至員工命運(有些東東會影響員工的職業選擇)的影響,每想至此,我們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瞬間凸現出來。
? ? ? ? 還記得我們共同策劃完成的那場在金融危機裁員降薪背景下感人至深的文化故事會嗎?我離開兩年后坐地鐵遇到前同事,她還和我提起,我想我們的成果對她一定有影響。
? ? ? ? 我想表達的是投入地做事,價值感、意義感、責任感會自然呈現,而我們在其中也會獲得成就感和內心的喜悅。喜歡不喜歡貌似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 ? ? ? ? 或者,在這一刻,你會喜歡上這件事。
二、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 ? ? ? 人生不同的階段會喜歡不同的事。如同幫助小孩找到他的喜好一樣,我們只有去經歷、去摸索,每個普通崗位上都有人快樂地創造和改善著,或因流程的少許改變而提高效率或因服務的用心贏得客戶,每個崗位上都有樂此不疲、忘我投入的人兒。
我們喜歡的事一定是我們愿意主動付出,愿意承受委屈、愿意改善創新的事,更大的可能還會承載我們的理想或夢想,蘊含我們的人生信念或目標。很多創業者的成功故事大都能體現和說明。
我作為職場中的普通一兵,體驗了技術制圖和人力資源后,很明顯我更喜歡人力資源,體驗了人力資源各個模塊后,現在也較享受人才培養其中的樂趣。很多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主動選擇的范圍并不如我們想象中那么大,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主動選擇的能力和范圍會越來越大。
如果不能親自體驗,多讀讀別人的故事,名人如他們傳記,普通人多了解溝通,借鑒他人經歷也是彌補自己經歷較少的辦法。
對此,我的建議是多嘗試、多積累、多結善緣,人生除了個人努力之外,機會、運氣、伯樂、個人意志力等都會影響著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三、關于人生的思考
對此,我亦不敢妄語,純屬扯閑篇吧。
思考可深入,做事可投入。
做人要真實真誠,人都不傻。
凡事努力爭取,對結果不可太執著,順其自然。
修身養性,內心要強大。
積極看待人生、看待他人。
對事情有獨立見解,不受他人左右。
家人很重要,必須寬容包容,互相讓對方舒服、隨意。
還有很多,今天先到這里吧。。
2016年9月27日晚于大連棒槌島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