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又是一個下雨天。獨坐書桌前,隨意從書柜里拿起一本詩書,隨手翻翻,看到了周邦彥的這首詞:“……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 ? ? 不得不說,這首詞實在吸引了我。我一直喜歡宋詞的,長長短短琦麗句,雖不大能懂但莫名地偏愛。為此,我查了這首詞的背景。原來是周邦彥寫給北宋名妓李師師的。
? ? ? ? 周邦彥和李師師?窗外的雨滴晶瑩剔透,我對著這首詞發呆。據宋朝張端義的《貴耳集》記載,周邦彥先于宋徽宗來到李師師的香閣,因避之不及而躲到床下,偷聽到情人相見時的全部愛語。難怪他能寫得這么生動,也算有生活。
? ? ? ? 李師師命運多舛。本來天生就是個美人坯子,又有清脆的歌喉,生于北宋東京汴梁,本該過著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的生活。可惜三歲沒了娘,父親不久也去世了,流落街頭的李師師被妓院的老板收養了,從此踏入賣笑生涯。一個三四歲大的孩子沒有了爹娘的隱蔽,結局可想而知。好在她歌唱的好,人也漂亮,又精通琴棋書畫,歌舞嫻熟,聞名而來的客人絡繹不絕,連皇上都來湊熱鬧,何況凡夫俗子?
? ? ? ? 李師師與周邦彥,兩人關系微妙,不可言說,當時李師師是妙齡女子,而周邦彥早已年過六十,有點藍顏知己的意思。怎么說?李師師精通歌舞音律,周邦彥擅長詩詞音樂,京城歌妓都以唱他之詞為榮。兩人興趣相投,你來我往,也不奇怪。
? ? ? ? 可憐李師師,國破山河時,金人占之,李師師不從便吞金自盡,被尼姑救起,后來行蹤不明,沒有人知道,隱匿于亂世煙火。后來周邦彥尋她,寫過一首著名的《解連環》。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拼今生,對話對酒,為伊淚落。”
? ? ? 相信如果李師師收到周邦彥的這首詞,一定也會“為卿淚落”。情至深處,也就是如此了吧。
? ? ? ? 說不盡的夢中人,道不盡的遠山長,想來總是低眉輕嘆。惟愿天清地明春常在,不負歲月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