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心理的后臺中,有父母咨詢我說:“你好,我兒子今年16歲了,很叛逆,我不知道怎么教育他,想請教一下你。”生活中,也有父母和我說:“我11歲的兒子不和我說話。當(dāng)他放學(xué)回來的時候,我努力讓他看到我對他感興趣,會問他這一天過得怎么樣?。坑袥]有什么和我分享的啊?我得到的回答通常只有兩個字:‘很好、沒事、還好、沒有……‘他以前經(jīng)常和我聊天的,現(xiàn)在是不是有開始厭惡我了呢?”
當(dāng)你有一個快要進入青春期或者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不厭惡你,或許他不喜歡你的審問。面對和孩子的距離感越來越明顯,作為父母,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有的父母會有種被孩子排在心門外的失落感,有的父母則感到有一種失去控制的恐慌感……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和家長說話了呢?
我們先從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看。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加速發(fā)展并接近成熟,身高體重性征,看起來,已經(jīng)是個大人了,這種身體的成熟使他們產(chǎn)生了成人感,他們渴望成人的自主和獨立。然而,而心理發(fā)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些,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和抑制并不能很好的平衡。比如,老師偶爾一次的批評,在大人看起來很好處理的一件事情,他們就很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他們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想掙脫大人獨立,又有依賴性。既勇敢又懦弱、既想打開自己又害怕別人窺探自己的隱私。
因此,孩子在父母跟前變得沉默,或許他們正試圖理清自己的思緒、處理自己的內(nèi)心矛盾和沖突。其實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當(dāng)你在正在梳理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或許別人的建議反而讓你心煩意亂呢。他們的沉默,不是針對父母。不過,父母如果有好的溝通和傾聽技巧,不要給予給于觀點和說教,而是閉上嘴巴,試著去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比如將自己的回應(yīng)為:噢,是嘛!還有嗎?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呢?你是不是在說……?你能和我舉個例子嗎?保持好奇的態(tài)度,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或許有多不同。
還有一種原因:由于父母的控制欲太強,沉默是孩子用以爭取權(quán)力的消極方式。為什么會有叛逆的存在呢?“叛逆”這個詞意味著觀點的不統(tǒng)一。我們可以想一想,哪些事情是對孩子有危險,不可忤逆的。比如毒品,這個不能讓孩子去嘗試。哪些事情是可以調(diào)和的呢?在和孩子的爭論中,你是事情的對錯上想贏了孩子呢?還是想從心理上讓孩子覺得你理解他而贏得孩子呢?這種情況下,信任孩子,適當(dāng)放手是父母需要努力的方向。
然而,不管是哪兩種情況,父母學(xué)會一些傾聽和表達技巧,有利于贏得孩子的認同和親密。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溝通要點就是,言行背后的感覺,比我們說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更加重要。
父母愛孩子關(guān)心孩子,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你的愛是否讓孩子接收到?這和溝通技巧有關(guān)。心理學(xué)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母親用溫柔的表情和語調(diào)向嬰兒表達自己的愛語,孩子很開心且積極的給于互動。當(dāng)父母表情變得嚴肅冷漠,嬰兒開始感到不安。即使母親表達的愛語沒變,但是表情和語調(diào)不和諧,嬰兒開始哭鬧抗拒此刻父母。
其實不光嬰兒會接收到父母的態(tài)度。成人的世界,也是如此。即使你說的是金玉良言,如果你用一種責(zé)備的、羞辱的腔調(diào),也會造成疏遠和敵意。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中,用“責(zé)備、命令、威脅……”等態(tài)度來和孩子講話,因此孩子還以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隨意發(fā)脾氣、無言的對抗。因此,“好好說話”很重要。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其實做起來還挺不容易的。
我身邊有很多不會好好講話的父母。我媽媽算是一個,被譽為“刀子嘴豆腐心”說話的典型,“做個事情磨磨唧唧的,看著都著急,放著我來做吧”成人后我會解讀她言語背后的愛,但是青春期的時候,我會被打擊的很自卑。身邊也有很多矛盾都是因為懟人而起?!拔覀兘裉斐鋈ネ姘??”“天氣那么冷,腦殼壞了才回出去?!?/p>
好好說話,意味著尊重。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對方的感受。美國正面管教方式提倡的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態(tài)度,也是正面管教方法的根本所在?!昂蜕啤钡闹匾栽谟诒磉_我們對孩子的尊重?!皥远ā钡闹匾栽谟谧鹬匚覀冏约海鹬厍樾蔚男枰嗟姆绞酵ǔH鄙俸蜕?;嬌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
當(dāng)孩子和父母頂嘴或是無言的反抗?!蜕贫鴪远ā囊环N方式是,先離開平靜自己的情緒,用尊重自己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等平靜了自己的情緒后,稍后找孩子溝通,“我看得出來,你很失望(或者生氣、心煩)”。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并用“是嗎?”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讓孩子感受到你確實是理解他的感受的。這時,如果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者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的傾聽孩子的感受,孩子也會認真傾聽你的感受。
4讓孩子關(guān)注于解決問題。問孩子對于避免將來再出現(xiàn)這類問題,有什么想法。當(dāng)孩子需要你的建議的時候,你可以適當(dāng)?shù)奶岢鲆恍┳约旱慕ㄗh,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很多時候,更恰當(dāng)?shù)氖牵鲆粋€沉默的傾聽者。你不想說,我不問;如果你想傾訴,我隨時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