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早5:00,第20期犇犇財商讀書會,我們開始共讀《能斷金剛》第7期:第五章《潛能的法則》(書045-066頁)
本章節的核心內容如下:
1.“令人討厭同事”的案例包含兩個重要含義,一是在這個人身上,不具備任何令人討厭或令人喜歡的特質。就其本身而言,他是“空白的”,“中性的”或“空的”。二是一定有來自別處的原因使我們討厭這個人。
究竟原因來自何處?
問題的答案就在解開事物潛能之謎的法則中,就在應用潛能獲得事業成功和生活美滿的法則中。事物本身無好壞,如何看待事物其實源于我們自己。
2.意識中的銘印,即“業”。把你的意識想成一臺攝像機。你的眼睛,耳朵和身體其余的部分就是你看外部世界的鏡頭。
幾乎所有會影響錄像品質的旋鈕和開關都與你的動機相連:即你想要攝下什么,以及你攝像的原因。
意識第一特質是完全純凈的,清澈得不可言喻。
你的知覺借助分析和記憶作為媒介,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現實世界的物理約束,超越了你物理的身軀,到達更遠的地方。
意識第二特質,從生命的第一刻開始延伸至生命最后一刻。
3.這種制造出“好”或“壞”的經歷的銘印是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植入的:當我們有任何動作,或任何言語,甚至任何想法的時候,銘印就植入了。我們內置的攝像機,即意識,處于全天候的工作狀態——意識的某個層面無時無刻不在記錄著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官以及思維的“鏡頭”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事物。
4.攝像機上的“動機”旋鈕是決定銘印強度的最重要因素。你幫助他們是因為你認識到,處于“你”和“我”之間的界限是人為的,所以傷害到其中一人的問題會對我們所有人造成傷害。簡而言之,因為你看到自己在對抗人類共同的敵人——不幸福,于是這個銘印就是最強大的銘印之一。(希望他人幸福)
影響銘印強弱的其他因素:
首先是【情緒】(嫉妒還是隨喜?憤怒還是感恩?)
其次是【適當認知】(誤解還是有意?——理解自己行為的深度好文)
第三是【對象】(某人身處的條件或環境)——我們能否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我們能否吞食生活的痛苦與疑惑并依靠他人,茁壯成長為世上最為稀有的珍寶——一個真正慈悲為懷的人?
(我們能否經由瑜伽體式的練習,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忍耐和堅持品質的人?)
銘印能以某種特別強烈的方式植入意識中:當你面對一個急需幫助的人時,你所做出的友善或不善的舉動就會造成強大的銘印。同樣的,當你的行為對象是你的大恩人或人格超群的人時,銘印也會得到加強。(悲田,恩田,敬田)
第四是具體方式,當你在做某些善行或惡性時,你所采用的具體形式,也會對植入的意識銘印強度產生影響。(例如:是否遵循鉆石行業的mazal理念——一旦許下承諾,一定要不惜代價信守承諾,兌現這筆交易。是否“調包”?是否背叛他人莊嚴的信任?是否按時支付供應商貨款?還是采用不同的欺騙把戲?或是直接逃避?)
最后一個與你的想法,言語或行動的結果有關——你是否因此感到開心?你是否會再做一次?你是否會執著于這一所作所為?
周二清晨五點與您相約《能斷金剛》共讀踐行計劃,用“空性”和“種子”的力量,實現您人生的五大目標(財富自由,完美關系,身體健康,內心寧靜,利他助人),創造您豐盛而富足的生命!
我們是人生中自己的導演,未來的生活由你創造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動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