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標題圖下載上傳失敗。
簡釋圖,即圖中是兩句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看圖作實
(一)
一看圖第一句詩
山有木兮木有枝
這句是真不是假
生態現象可證實
(二)
二看圖中下句詩
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句心悅肯定假
或非真君未感知
加感:
理由:漢字載道,悅字是“心”和“兌”兩個字合成,不是獨字,字意教義是自想悅人悅己,不應口是心非,而該有實質兌現,如有真心悅人悅己,是與人共情,即兩情相悅,兌現的該是和顏悅色,而故有:“進門休問榮枯事,觀看顏容便得知”,人內心真喜悅必喜露于形,境隨心轉,相由心生不假。
而人面就如一面鏡子,真對人兌現和顏悅色,人真不難感受到。包括相親相愛,兩情相悅,就如木目。
而“君”字是尹和口兩字合成,同不是獨體字,字意教義不單指國君,一個人不算君,如君子君子,是指君臣父子,真君的體現是正人先正己,故稱正人君,“尹”心口即言行一致,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愛色,納之以理,所以凡真君子有成人之美之心,如夫君,成全別人同樣成全自己,不成人之惡。
因此君口君心是人的良知良心,凡能正己正人,有成人之美的人方可稱人君,包括男女,如父母,古稱天地君親師,實如人之五倫一樣,夫婦是第一倫,先有夫婦才有父子,再左右擴充,君臣,父兄弟,朋友,天道自然而然。
而只有父母是人君,俗稱天地良心,不喪盡天良,知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可教育好子女,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與之相反,言行不一,口蜜腹劍,人面獸心,不顧人家真實感受,不知和顏悅色的人統歸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