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懶人是不是就一定“慢活”?不一定。不過要想快活地“慢活”還是需要一點點技巧滴!
如果我告訴你: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任何事情都不用承擔,但卻仍然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你相信嗎?我是說,你可以松松垮垮,磨磨蹭蹭,基本不動,可是卻能比一般人做到更多。這里面要講點兒技巧。你可以通過練習來掌握它。
以下這些看起來似乎是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但如果你想整天懶洋洋悠閑自得的話,這是你應該付出的努力。
1, 做有效的事
天生的懶人其實都知道辛苦勞作的價值,不過他也知道只要他有效地做事,他就會更輕松更有效率地完成更多。這里的意思是:專注于真正重要的事兒。哪件事兒對你更重要?是弄一個顏色編碼的內衣存檔系統,還是寫一本你十二年來一直說要寫卻又沒動筆的暢銷書。
要專注在真正有效的事情上,而不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美無瑕。凡事順其自然:讓房子臟一點,書桌稍稍凌亂一些;讓email收件箱也喘喘氣,放一天不去看它。只專注該專注的事。
2, 做研究
這似乎不像是懶人愿意做的事,不過如果你想“浪費”很多時間來做你真正喜歡做的事的話,這就是必需的。如果你想少做點事,那么做點研究對你來說就非常重要。研究當前的形勢,了解了解你所在的行業都有些什么重要活動。如果你的信息夠準確,時間、地點,那你就比其他那些只知道蠻干;只想著“事情總會變好”的人走得更快。
3, 拿出勇氣
那些工作賣力卻收成很少的人總是花很多時間來思考最好的行動方式。他們不斷地計劃、規劃。結果發生的事情往往都是他們從來沒有計劃過的。懶人知道,計劃有用是有用,但往往都會做出過高的估計。所以如果你拿出勇氣就可以做到:先弄一個很詳細很詳細的計劃,一旦發現不好實施,就把它扔掉。
4, 廣結善緣
一個聰明的懶人懂得聯接的重要性。他知道如果他幫助其他人,跟別人協作就能做成更多的事。這里頭的學問不是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你認識什么人。如果你能盡可能多的幫助別人(變成一個別人眼中受尊敬的人),你就會很自然地和其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系。想從你過去幫助過的人那里得到幫助通常要容易得多。
5, 躲開會議,還有其他不重要的事
開會通常都是冗長沒結果的,這對每個人都是浪費時間。它通常和大多數開會的人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大多數會都可以發個email或者打個電話就可以解決了。如果會議不需要做什么高水平的,戰略性的決策的話,應該盡可能的避免。
只要有可能,就剔除那些不起作用的事。有些事情你就是花雙倍的時間都不會有什么不一樣。還有些事情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把精力放在那些能夠產出更多結果的事情上。其余的都剔除。
6, 專注更少的東西
假如你跟我一樣懶,你可能不會愿意花一些不必要的時間做一些沒有效果的工作。專注于一個不同凡響的想法上比同時關注二十個普通的想法上來得更好。把精力放在這一個結果上,而不是為了達到一個隨意的定量而犧牲整個的質量。
7, 讓事情自然發生
強迫事情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不僅會有壓力,而且也不太明智。引導事情的發展比像個獨裁者把事情指揮來指揮去要好得多。試著讓事情發生,而不是把他們做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記住:一個小小的舵就能引導一艘巨大的輪船。
8, 不要做“對路子”的事
扼殺我們夢想的頭號殺手總是做那些“對路子”的事兒。我們模仿某個別人已經成功的模板做事情。是的,在公司里步步高升的路子很管用,但這并不能說明它就是 “你”最好的路子。如果你夠聰明,又想偷懶,你就會找到一條自己的路子。你會選擇自己的強項來做事,而不是模仿一個已經預計好的某個有效力的模式。
運用你自己獨特的優勢比讓自己成為某個主觀的模式要容易得多。
以上這些事也許需要勤勞的工作(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它仍然可以讓你做到懶懶散散、不用做事,空出來你想要的時間。
— the end —
微信公眾號:【愛的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