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為充值的會員要過期,看了兩場電影一場《悲傷逆流成河》,一場《無問西東》。《悲傷逆流成河》講校園霸凌問題,《無問西東》講人在大環境下是該堅守內心的抉擇還是該順應環境。兩部電影都還不錯,我不作影評,只想說一說由看電影想到的一些感想。
那日與許久不曾聯系的前同事聯絡,電話里交談了許久,問了近況,孩子已讀小學,說起孩子讀書的情況,苦水不盡。我大約也說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想法,講了一些自己的育兒心得,希望能對對方有幫助。可是我每說一句,他總有諸般理由,后來我便不再想說,有時我發現改變大人比改變孩子難太多了。
兒子小時,離家幾步路的地方有一家影院,因為經常抱孩子在影院大門口玩,和里面的工作人員都很熟識。那時沒有什么電腦網絡,電視節目也泛善可陳,可以說看電影是唯一的娛樂方式。我經常抱著孩子去看“免費”電影,兒子在黑暗的電影院里甘之如飴,從不哭鬧。兒子稍長搬家去了另一個地方,可看電影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不管看不看得懂的,每有新片上映,我們娘倆都會前去觀看,幸好那時上映的新片不是太多,價格也不貴,要是象現在一樣,還真是看不起了。
這段經歷隨著兒子的成長,逐漸被我遺忘在腦后。前些時候跟兒子無意中的一段對話又讓我想起來了,兒子跟我說,看電影玩游戲,是他今生兩大不可舍棄的愛好!看電影緣自我,當然另一個愛好也是查有源頭,這里就不細說了。
講這個小故事,只是想表達,有時我們無意識的一個舉動,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作用之大,有可能出乎我們的意料。
如果你想讓孩子讀書,自己卻整天刷手機、玩游戲、砌長城、買買買,你又憑什么要求孩子讀書專心,心無旁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