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事》而作
做晨旭讀書會合伙人所應(yīng)該具備的:
1、做人有操守
2、行為無官氣
3、做事有條理
4、說話少大言
—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
現(xiàn)代管理學(xué)用人:
選、育、用、留,找質(zhì)樸、踏實、廉潔、耿直的。
人才,樸實、不貪是核心。有了核心,再有長處,可以用;沒有核心,有長處也不能用。
靠自己,靠一個訓(xùn)練有素的自己,“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愛才如命,揮金如土,殺人如麻”。
靠隊伍,靠一個勤慎笨拙而有執(zhí)行力的隊伍,“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
麥肯錫管理辦法:
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親度)/自私度
可信度:這個人(及其團隊及其能調(diào)動的資源)是不是這方面的頂級專家?
可靠度:這個人(及其團隊及其能調(diào)動的資源)是不是全身心撲在這個項目上?是不是能夠保質(zhì)保量、按時按價把答應(yīng)的事情完成?
可親度:這個人(及其團隊及其能調(diào)動的資源)是不是和我很親近?沒具體事兒、沒具體生意的時候,我愿意不愿意見他?愿意不愿意和他喝杯茶、喝杯酒?
自私度:在多大程度上,這個人(及其團隊及其能調(diào)動的資源)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我的利益之前?
這個人(及其團隊及其能調(diào)動的資源)的可信度、可靠度、可親度越大,自私度越小,能獲得的信任就越大。
曾國藩講養(yǎng)生,也是大實話:少操心,少糾結(jié),少煩惱;多走路,多健身,多運動。
康德說: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與內(nèi)心的道德準(zhǔn)則。
做事情,一向挺難。第一,誠心(一心)做事,是為了做成這個事,而不是為了錢,為了名,為了美女;不是初心做共享單車,轉(zhuǎn)身去做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不是今天做川菜不成,明天就去做天婦羅。
第二,虛心(無心)做事,是和大家一起做事,不固執(zhí),不獨狼,不傲慢,不帶成見、私心,不耍小心眼,有福大家享,有事會上吵。
古人總結(jié)成功十大要素:一命二運三風(fēng)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yǎng)生。
在曾國藩看來,管理學(xué)的難度有幾個層次:
第一,一切皆模糊。大是大非容易辨,但是似是而非難辨。而在成人的真實世界里,絕大多數(shù)管理決策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絕大多數(shù)的人似奸而忠、似忠而奸。每個成年人做任何事情,都能找出借口和理由,每件成年人做出的事情,都能從不同角度去解讀。
第二,知人最難。只面試半個小時,怎么知道這個被面試的人能否勝任某個工作?怎么知道他/她有潛力成為十年后的領(lǐng)袖?平時老實勤謹(jǐn),怎么知道在危時、關(guān)鍵時此人還是能老實勤謹(jǐn)?怎么知道此人在連續(xù)勝利后能繼續(xù)老實勤謹(jǐn)?怎么知道此人在手握重權(quán)后不起殺心?
第三,曉事也難,但是比知人容易一點點。兩難擇其輕,曉事是更好的著力點。努力多讀書(比如《資治通鑒》),努力多做事,閱歷多了,徐徐開悟,也就多少明白事兒了,商業(yè)判斷也就多少平和公允了。
第四,不曉事,君子也沒用。錯就是錯,好人也做錯事:“挾私固謬,秉公亦謬,小人固謬,君子亦謬,鄉(xiāng)原固謬,狂狷亦謬?!?/p>
第五,對事不對人。綜合第三和第四,還是以對事不對人為妥,以成事為第一。先別忙著定某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沒有一成不變的小人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君子。簡單處理,看人先看事兒,看成事的能力:“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即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即為小人。”
以上五點推演之后,曾國藩開始群居守口,遇上大家一致夸某人或者一致罵某人,絕不附和。
居高位者,做管理的人,職責(zé)就是兩個:第一,知人善用;第二,懂得做事的規(guī)則和邏輯(曉事)?!皶允隆?,更是管理的根本——不講規(guī)則,不講邏輯,無論怎么做事,都是錯。能夠做到這兩點,就是好的管理者(君子);做不到,就是壞的管理者(小人)。但今天能做到,明天可能就做不到;早上的董事會上能做到,下午到工地可能就做不到。
我還是堅定地認(rèn)為:人先于事,寧用樸拙君子,不用聰穎小人。當(dāng)然要有業(yè)績文化,但是更要先講價值觀文化:業(yè)績不向辛苦低頭,價值觀不向業(yè)績低頭。否則,一個團隊里必然有相當(dāng)比例的小人。小人不惜使用降維攻擊,業(yè)績文化越強,小人使用降維攻擊的可能性越大,小人勝出君子的概率越大,小人在團隊高層中的比例越大。這樣的團隊,成就的事功越來越大,控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戰(zhàn)車被能干的小人們綁架,時間變成我們的敵人,翻車的風(fēng)險與日俱增。
做事情,一要勤奮,二要誠心/專心/一心。
只要能勤誠樸謹(jǐn),不怕性格柔弱,不怕智力愚鈍,必然能夠成事,鬼神都會被感動,會幫你。
成事人創(chuàng)業(yè)失敗最大原因是“沒耐心”,無恒,不尊重商業(yè)規(guī)律,不耐心營造商業(yè)模式,不以孜孜以求經(jīng)營現(xiàn)金流為正,一直醉心于講故事,忽悠一輪一輪融資。
勢,是全局,是計劃的前瞻性和人力、物力的可持續(xù)性。對于勢,帶兵打仗的人需要估算的是,有否取勝的可能?有多少可能?手上的現(xiàn)金還夠燒多少個月?不影響最重要戰(zhàn)略目的的前提下,節(jié)流到骨頭,手上的現(xiàn)金還夠燒多少個月?多少核心管理人員會走?到底需要多少核心管理人員?還需要補充多少?還能不能找到替手?
力,是實戰(zhàn),是團隊在執(zhí)行戰(zhàn)略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力。面對一個戰(zhàn)略目標(biāo),一個團隊能不能達到,有三個關(guān)鍵問題:讓不讓干?想不想干?有沒有能力干?其實還有一個關(guān)鍵問題是:團隊還有沒有心氣兒和精力干?
勢窮力竭,用兵大忌。本來已經(jīng)有戰(zhàn)略上的勝算,本來團隊已經(jīng)有能力、有動力、有授權(quán)去干,但是現(xiàn)金流斷了,團隊太累了,痛失好局。
成大事的人,開始干事的時候,民眾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為什么干、能不能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成大事的人,按英文講就是:The best, the few, the proud(最棒的、極少數(shù)的、內(nèi)心真正驕傲的)。如果誰都知道,AI都可以做,要那些辛辛苦苦訓(xùn)練有素的成大事的人做什么?
危險之際,愛而從之者,或有一二,畏而從之,則無其事也。
立法不難,行法為難,以后總求實實行之,且常常行之。應(yīng)事接物時,須從人情物理中之極粗極淺處著眼,莫從深處細(xì)處看。(與李申夫)
第一層,規(guī)則。建立規(guī)則容易,執(zhí)行規(guī)則難;規(guī)則建立后,要扎扎實實地執(zhí)行,不間斷地執(zhí)行。
第二層,人情。做事要落實到具體,應(yīng)事接物,揣摩人心,宜粗不宜細(xì),宜淺不宜深——別考驗人性,考驗人性的人都輸了;別想太多,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能長時間做到最基本的,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現(xiàn)在的公司,都有各種章程。實際上,立章程是一回事,按章程辦事是一回事,章程的人性化,又是一回事。
隔一年,最好再梳理一遍章程,做做減法,沒減掉的,落到實處,切實執(zhí)行。
君子不恃千萬人之諛頌,而畏一二有識之竊笑。(復(fù)郭意城)
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yè)長進之時,其功在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康健。圣賢之所以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爭皆在大難磨折之日,將此心放得寬,養(yǎng)得靈,有活潑潑之胸襟,有坦蕩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于內(nèi)傷。(復(fù)陳舫仙)
第一,把逆境當(dāng)成機會,不是逢低抄底的機會,而是修心的機會。修好了,本事、見識提升幾個層級,未來機會稍稍再現(xiàn),成事人憑新修煉成的本事、見識直搗黃龍。
第二,從兩個實點看修心的實效:是不是放得下?是不是身體沒病?很多人嘴硬,還很愛騙自己,所以,是否真的放下了,也要看身體是不是沒病,每天是不是睡得著、睡得香。
第三,如果真能做到放得下,真能逆境坦蕩,外界起伏輪回不會對你造成巨大困擾,在有生之年,你成就大事的可能性激增。
小學(xué)時學(xué)過孟子的話,考試每次都考:“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甭犉饋砗苡械览?,背起來朗朗上口,可是誰都不愿意落在自己頭上。
曾國藩的這段話與孟子的話類似,勝在更簡單,更實在:心寬體健,沒有內(nèi)傷,自然成佛。
成大事,第一要素是命;治大學(xué)問,第一要素是悟。如何能“悟”?才華+運氣,用功只是錦上添花。用不用功,無所謂。
成大事,做大學(xué)問,開天辟地或者為往圣繼絕學(xué),曾國藩說得對。
成一般事,做一般學(xué)問,錦上添花,朱熹說得對。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驟幾,有志有恒,則諸弟勉之而已。
第一,方向,向上的方向;
第二,見識,開闊的視野;
第三,毅力,堅持一個好習(xí)慣。
第二項,可以慢慢培養(yǎng);第一項和第三項,要從小培養(yǎng)。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第一、第三開始吧。有志有恒,慢慢必然有識;有志有恒有識,必然是個能成大事的人——養(yǎng)成早起的習(xí)慣,比外國游學(xué)更切實。
那些連早起都做不到的孩子,將來能成事的可能性極小。那些連早起習(xí)慣都不能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出來的父母,還是別奢談孩子教育,還是別在這件事上浪費時間和金錢。
凡事皆貴專。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
做事,第一要專心。由專心而專業(yè),然后跨界。
掘井及泉,然后再說其他。半瓶子咣當(dāng),場面熱鬧,誤導(dǎo)他人,耽誤自己。
知道分子,一無是處。
荷道以躬,輿之以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邊做事,一邊寫文章教別人如何做事。
曾國藩是成事學(xué)的千古第一人,有理論,有實踐,有才,有學(xué),有識,有成,有敗,有起伏,有輪回,有困擾,有心得。他還是一個傳道者。
其實,古往今來的大成就者都是這樣。立德、立功、立言,一邊做事,一邊嘮叨,一邊修煉著三觀和方法論(“德”)。生前身后,事功、文章、三觀和方法論哪個更加燦爛,那就要聽天由命了。
孔丘是這樣,司馬遷是這樣,蘇東坡也是這樣。
誰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
不要怠慢他人。不要拖延做事。
不要欺負(fù)任何人,你也不知道他是誰,即使知道他是誰,他似乎可以欺負(fù)也不能欺負(fù)。
不要拖延任何事。如果真想拖,告訴相關(guān)人:為什么要拖?拖到何時?別黑不提、白不提,妄圖蒙混過去。
拖,一定不能成事。
慢,一定傷人——有些人喝酒之后易起怨念、嗔念,容易出口傷人,喝酒之后,手一定要遠(yuǎn)離手機。
德業(yè)之不常,曰為物牽。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
這是曾國藩罵自己的話:道德學(xué)問的修行一再中斷,你說是因外界干擾;你一再食言,沒聽說天上有雷嗎?
——曾國藩天天強調(diào)“恒”,自己有時也做不到啦!
我們一天沒做日課,一天不干活,一天不念書,一天不思考,就不怕劈我們的雷已經(jīng)在路上了嗎?
如果怕,再忙,也請繼續(xù)修行,繼續(xù)做,一日不停,一日不松懈。如果不怕,你再敢吃一頓飽的,你頭頂上的雷一定會劈你的。
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
一言以蔽之:安定,莫浮躁,莫東張西望。
心浮、氣浮、神浮、體浮的時候,別玩手機了,別打電子游戲了,躲進圖書館、健身房、山林或者墓地,這些能幫你定定。
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yīng)之理然也。
莫牢騷,莫抱怨。我們檢討,是為了能勝。
怨天,劈你的雷在路上;怨人,捅你的刀子在背后——這就是報應(yīng),自找的。
感應(yīng)/報應(yīng),是封建迷信。曾國藩這句話,卻是職場箴言。
遇到鬧心的事,盡管違反人性,還是先找自己的問題。如果沒有,再找;如果真沒有,再找,直到找到。
古之成大事者,規(guī)模遠(yuǎn)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既能做大規(guī)劃,又能做小事情。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能掃一室,也能掃天下。一等一的成事人,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來書謂“興會索然”,此卻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說到做事,曾國藩的口頭禪是:第一毅力,第二毅力,第三毅力。
人生當(dāng)然無聊,這一點三歲小孩子都知道,人長大之后也沒必要強調(diào)。成年人要想的是:如何讓人生變得有聊一點?
答案是:做事,全神貫注地做事、多做事、持續(xù)地多做事,不知老之將至。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wěn)當(dāng),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到,又要簡捷。
這是一副對聯(lián)。老吏斷獄,經(jīng)驗之談。
上聯(lián)說的是做事情的次序,下聯(lián)說的是做事情的手法。
做事情,次序和手法都不能錯。鬧鬧哄哄、耍心眼、走捷徑的,不是能長久成事的人。
弟此時以營務(wù)為重,則不宜常看書。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荀子稱“耳不兩聽而聰,目不兩視而明”,莊子稱“用志不紛,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還是講“專”,專心就是一心。
即使才俊卓異如曾國藩,也是一時只做一事,不分心。
身為職場人,把眼前的、手頭的事做好,做妥帖,就不容易了。
所謂Multi Tasking(多線程工作),不是同時做很多件事,而是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拿起快,放下快,拼的還是專注的能力。
聲聞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善始者不必善終,行百里者半九十。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
天不養(yǎng)懶漢,用好自己這塊料。身體差、智商低、辦公室政治險惡,不是不用功的借口。
懶人說:路上有獅子。成事人說,功可強立,名可強成。一個字:干!
求人自輔,時時不可忘此意。
單從字面看,這句話容易引起誤解。
此句出自寫給曾國荃的信。曾國藩習(xí)慣說做事不求人,為什么這里卻說“求人”?
“求人自輔”出自《孔子家語》,“昔堯舜聽天下,務(wù)求賢以自輔”,原文是“求賢”?!犊鬃蛹艺Z》是儒家的蒙書——小學(xué)課本,這句話的意思,曾氏兄弟自然明白,引用不需字字正確,意到即可。
組團隊,無論做事,還是打怪,都要找到有能力的人。
成事,特別是成大事,自強是基礎(chǔ),在此基礎(chǔ)上,求人(賢)是必要條件。一個偉大的公司,核心管理層里只有一個很強的CEO,其他人乏善可陳——這種公司,我沒見過。
CEO找人、找錢、找方向,然后就可以吃喝玩樂去了,其他的事兒都不需要他來做。
好公司的五大成事要素:一個明強的CEO,一個三觀一致但是能力互補的班子,一個制勝戰(zhàn)略,一個有吸引力的獎勵計劃,一個在戰(zhàn)略執(zhí)行過程中越來越堅實的核心能力。
如何給一個CEO配個好班子?CEO如何給自己配個好班子?這是一個永恒的管理重點。
不輕進,不輕退。
風(fēng)險投資圈的人,對這句話應(yīng)該深有體會。
投那些和時間做朋友的項目,那些樸拙勤謹(jǐn)、有恒就能有成的項目,風(fēng)險可控,回報高。
對自己的要求
一經(jīng)焦躁,則心緒少佳,辦事必不能妥善。
這句是老實話,人人懂,應(yīng)用起來難。
諸事繁雜,內(nèi)憂外患,團隊不給力,能不焦躁?能心情好?能睡好覺?但是這些焦躁、心悸、失眠于事無補。
長期煩亂面前,耐得住,吃得香,睡得著,不得大病,才是真彪悍,方顯英雄本色。
人生適意之時不可多得。弟現(xiàn)在頗稱適意,不可錯過時會,當(dāng)盡心竭力,做成一個局面。
站在風(fēng)口,豬會飛。
人生一世,能幾次站在風(fēng)口?
若在風(fēng)口,抓住機遇,莫要辜負(fù),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飛吧,豬。
飛吧,小心村口矮樹。
吾因本性倔強,漸近于愎,不知不覺做出許多不恕之事,說出許多不恕之話,至今愧恥無已。
知恥近乎勇。
知恥,甚難!
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濟,一懷焦憤之念,則恐無成耳。千萬忍耐!千萬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處朋友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這一段話,就是我的“九字真言”里的第一句:不著急。
不著急,不著急,不著急。
其他事兒也一樣,比如名聲,比如見識,比如治病。我總勸一些著急的患者:“給自己的病痛一些時間,給吃下去的藥一些時間,給老天一些時間,會好起來的?!钡强傆幸恍┗颊呃^續(xù)著急,結(jié)果就是多吃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藥,多受了一堆莫名其妙的罪。
習(xí)勞為辦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勞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辦事的根基,是能耐得住辛苦。
組一個能做事的團隊,就是找到一群有能力、耐辛苦的人。
吃苦耐勞在很多時候比聰明伶俐更重要。我認(rèn)識的最強的一組CEO,最明顯的共同特點是精力旺盛遠(yuǎn)超常人。
不輕進人,即異日不輕退人之本;不妄親人,即異日不妄疏人之本。
帶團隊的小技巧。
不要輕易招攬人,不要輕易親近人,可以減少怨念、少樹敵人。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普通人,不能懶。
有才能的人,不能傲。
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治驕傲的第一有效方法:管住嘴,不輕易嘲笑別人。
治懶惰的第一有效方法:不戀床,不睡懶覺。
很實用,尤其是“不睡懶覺”這一條。
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輩但當(dāng)盡人力之所能為,而天事則聽之彼蒼而無所容心。
凡說話不中事理、不擔(dān)斤兩者,其下必不服。
領(lǐng)導(dǎo)講話,一要說準(zhǔn)事情的關(guān)鍵點,二要有分量、有擔(dān)當(dāng)。
凡事后而悔己之隙,與事后而議人之隙,皆閱歷淺耳。
事情做完,可以總結(jié)經(jīng)驗,但不能沒完沒了。
第一,不要后悔自己做錯的地方;第二,不要議論別人做錯的地方。
成事人,從來向前看的時候遠(yuǎn)遠(yuǎn)多于向后看。
凡軍事做一節(jié)說一節(jié),若預(yù)說幾層,到后來往往不符。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jié)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要做事,做大事,第一,后備人才充足(特別是能有幾個代替自己的人);
第二,沒有最合適,就選次合適(不要總說世上沒人才);
第三,慢慢教,手把手教,在實踐中言傳身教。
每日臨睡之時,默數(shù)本日勞心者幾件,勞力者幾件,則知宣勤國事之處無多,更宜竭誠以圖之。
睡覺之前,做個每日小結(jié),就知道實際做的事情并不多。
這點雖是曾國藩的小技巧,卻有實用。
人在辦公室,電話、會議,忙忙碌碌,看似操勞一日,實際上做的事情能有幾件?每日小結(jié),堅持一段時間,效率自可提高。
多數(shù)俗人,忙忙碌碌,主要的時間都花在看手機上的八卦了。多數(shù)成事的人,無非每年定三個年度目標(biāo),無非每季定三個季度目標(biāo),無非每月定三個月度目標(biāo),無非每周定三個本周目標(biāo)。時間過去,然后回看,三個目標(biāo)做到了幾個?沒做到的,問個為什么?
輿情管理三要義。第一,在負(fù)面消息起來之前,消滅于無形。第二,如果還是冒出來了,淡定。不要回應(yīng),唾面自干,等閑話自己散去。第三,還是鬧大了,消不去了,就正面直面應(yīng)對。你能寫,我也能寫。你的嗓門大,我的也不小。
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dāng)念下場時。富貴人家宜牢記此二語。
真能做到的有幾個?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歷史規(guī)律,更是人性。
尊重人性規(guī)則的同時,又跳脫出人性規(guī)則的,也就洛克菲勒家族了。到了第五代,也呵呵。
凡事莫當(dāng)前,看戲不如聽?wèi)驑?;為人須顧后,上臺終有下臺時。
軍事呼吸之際,父子兄弟不能相顧,全靠一己耳。
打仗的時候,生死在呼吸之間,誰也靠不上,只能靠自己。
打仗,是極端時刻,是個瞬間;人生,看似很漫長,不過一剎那,還是只能靠自己
凡危急之時,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恃之以守,恐其臨危而先亂;恃之以戰(zhàn),恐其猛進而驟退。
大意同上,這里說的是團隊也靠不住。
曾國藩一直強調(diào)團隊建設(shè)的重要,為什么又說這一句?
他要強調(diào)的是:團隊只是輔助力量,而在危急時刻,生死存亡,領(lǐng)導(dǎo)者要自己上陣,親力親為,自己指揮,決勝于戰(zhàn)場的瞬息變化之間。
打硬仗,自己上,這是“領(lǐng)導(dǎo)力”的最終體現(xiàn)。
一個人,扛得住,罩得住,這是一切大事的根本。
凡行兵須蓄不竭之氣,留有余之力。
帶團隊,做項目,鼓足勁,留夠力。
在持久這點上,不要學(xué)孔明,要學(xué)司馬遷。成事的過程是個馬拉松,不是一百米短跑。
吾兄弟報國之道,總求實浮于名,勞浮于賞,才浮于事。從此三句切實做去,或者免于大戾。
又是教導(dǎo)兄弟謹(jǐn)慎做事、踏實做事、不爭名利,以求免于砍頭(大戾)。
德不配位,心神不寧。德高望重,順?biāo)浦?/p>
強自禁制,降伏此心。釋氏所謂降龍伏虎,龍即相火也,虎即肝氣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兩關(guān)不過,亦不僅余與弟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過熾。古圣所謂窒欲,即降龍也;所謂懲忿,即伏虎也。釋儒之道不同,而其節(jié)制血氣,未嘗不同??偛皇刮嶂扔?,戕害吾之軀命而已。至于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yè)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吾兄弟好處正在倔強。若能去忿欲以養(yǎng)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
手上有刀,心里有佛。腳下有鬧市,心里有山水。
舍命報國,側(cè)身修行。
吾輩所最宜畏懼敬慎者,第一則以方寸為嚴(yán)師,其次則左右近習(xí)之人,又其次乃畏清議。
方寸,自己的心。
成事人最應(yīng)該畏懼敬慎的:
首先,敬畏內(nèi)心;
其次,尊重團隊;
再次,害怕輿論
擔(dān)當(dāng)大事,全在明強二字?!吨杏埂穼W(xué)、問、思、辨、行五者,其要歸于愚必明,柔必強。
做大事,有擔(dān)當(dāng),就靠聰明和強悍。別人做一,你做百;別人做十,你做千;只要功夫下到,笨人也會變聰明,軟蛋也會變強者。
無形之功不必騰諸口說,此是謙字之真工夫。所謂君子之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見也。
開疆拓土、攻城略地,是明面上的功勞,大家都看得見。
什么是無形之功?
運籌帷幄是無形之功,公司管理運行架構(gòu)是無形之功,風(fēng)險管控是無形之功,人才選用育留是無形之功,文化建設(shè)是無形之功,輿情管理是無形之功,行政是無形之功,后勤保障是無形之功……一個團隊,做指揮的人,做幕后的人,做的就是無形之功。
有些人常常覺得領(lǐng)導(dǎo)其實什么事兒都沒干,聊聊天、發(fā)發(fā)言、吃吃飯,而已。有機會你當(dāng)了領(lǐng)導(dǎo),你就不這么想了。很多功夫在明面之外。另外,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在風(fēng)口浪尖,能長年保持平衡和中庸,不偏不倚,不掉下來,就很不容易了。
君子大過人處,只是虛心。
這里需要解釋下,曾國藩的“虛心”,不是謙虛。
虛心,首先是“有一心”,有主見,有方向,有堅守;其次,“無成心”,不固執(zhí),沒有成見。
有心,才能虛。
大凡辦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處,一處不通,則處處皆窒矣。
儉以養(yǎng)廉,直而能忍。
這是副對聯(lián),曾國藩的老生常談。
上聯(lián):勤儉持家。入一百,花六十,二十接濟他人,二十留備不時之需。一個已經(jīng)掙得不少,還要借錢撐場面的人,是個很容易欺世盜名的人。
下聯(lián):做一個正直而能忍耐的人——直,不容易;忍,更難,直而能忍,難上加難。
用人極難,聽言亦殊不易,全賴見多識廣,熟思審處,方寸中有一定之權(quán)衡。
作為管理者,會用人很難,會聽,并判斷、接納下屬的意見,也不容易。
一、見識要多(見識多也沒捷徑:萬卷書,萬里路,多干事,多見有見識的人);
二、要反復(fù)多次地想,要謹(jǐn)慎小心地給出意見;
三、對牽涉的各方利益,心里要權(quán)衡,要有公平心,要有主次、取舍等判斷。
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名、利皆浮云,一時享受,轉(zhuǎn)瞬即逝;真正的爽,是心里爽。
說來容易,做時難。可以從三個角度努力:
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切都是浮云,到底皆為涅槃,佛教四圣諦之寂靜涅槃要長記于心。
二、領(lǐng)會那些成事之外、做事之余的小快樂:東郊時雨,初雪在廟,和妙人分一瓶酒,閉門讀一本書。
三、孔丘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要意識到,每個猛人有每個猛人的苦。作為另一個猛人,守住自己的志向、吃自己的苦,不必羨慕別人。
吾屢教家人崇儉習(xí)勞,蓋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yǎng)則精力愈弱也。
“崇儉習(xí)勞”四字,家庭教育的真言。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跑萬米不累,百事可做。吃苦耐勞的心和身,是成事的基礎(chǔ)。
說些具體的,對于男女皆如此: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吆三喝六。自己拎包,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身心,盡量少用助理;
二、堅持鍛煉,保持體重,少生病。時刻保持能干狀態(tài),是成事人的另一個基本要求。鍛煉的目的不是成為奧運冠軍或者國家二級運動員,鍛煉的目的是保持體能,保持成事的基本身體狀態(tài)。
據(jù)說“亞洲最嚴(yán)”的體能測試標(biāo)準(zhǔn)如下:男性在14分鐘內(nèi)跑完3000米;2分鐘仰臥起坐80個滿分,43個及格;2分鐘俯臥撐71個滿分,51個及格——14分鐘內(nèi)跑完3000米,意味著1公里4分30秒的配速。就按這個標(biāo)準(zhǔn)來吧。如果50歲甚至60歲還能達到這個標(biāo)準(zhǔn),如果50歲甚至60歲還能穿進去大學(xué)畢業(yè)時的牛仔褲,那就在成事的路上多走了好幾步。
另,現(xiàn)在流行“女孩子要貴養(yǎng)”,純屬胡扯。中國的女性地位本來就低,男女性別不平等,工作機會和上升空間不平等,女孩子再“貴養(yǎng)”,像養(yǎng)寵物,進入社會如何競爭?
既奢之后而返之于儉,若登天然。
奢和儉,是人類社會自己給自己的定義,蒼狼不知道,白鹿也不知道,具體個人認(rèn)不認(rèn),是個人的事。
奢、儉,都是物質(zhì)層面的事。更重要的是“念”,是內(nèi)心和精神層面。所謂修行,就體現(xiàn)在這里。阿瑪尼和窩窩頭,魚與熊掌,兼得與否,在乎心。
不如意之事機,不入耳之言語,紛至迭乘,余尚慍郁成疾,況弟之勞苦過甚百倍于阿兄,心血久虧數(shù)倍于阿兄者乎!弟病非藥餌所能為力,必須將萬事看空,毋惱毋怒,乃可漸漸減輕。蝮蛇螫手,壯士斷腕,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當(dāng)視惱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曾國藩寫給九弟曾國荃的話,字字切切,總結(jié)成一句:不生氣!
做事,不著急,不生氣,閑言碎語,關(guān)我屁事,關(guān)你屁事。
做事越多,成事越多,噪音越多。和噪音,不要講理,要講不理——去你的,你能你上。你沒上就閉嘴。北方農(nóng)諺,“聽蝲蝲蛄叫還不種莊稼啦?”
曾國藩也是無奈,不知道如何讓九弟能做到這些,只好試著引導(dǎo):你試試把你打仗的勇氣用到斬斷自己怒氣上?一切貪嗔癡如洪水猛獸、如蝮蛇大毛怪,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又如電。
蓋茨基金會針對美國青少年推廣了一個情緒管理的慈善項目,BAM(Becoming A Man)。在他看來,學(xué)習(xí)控制憤怒,是一項重要的人生技能。
更多時候,成事的人,戰(zhàn)勝自己,保全自己的身心健康,遠(yuǎn)遠(yuǎn)難于成事。
勉之。
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若專在勝人處求強,其能強到底與否,尚未可知,即使終身強橫安穩(wěn),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一、儉樸生活,過中等偏下的生活,從心底里,以智慧和氣質(zhì)為頂級美好之物,以立功和立言為頂級追求之物,愛智慧多過愛寶石,愛買書多過愛買包包。享上等智慧、過下等生活,遠(yuǎn)遠(yuǎn)比享上等智慧、過上等生活安穩(wěn)祥和得多。
二、如果做不到,至少做到量入為出,輕奢而止。需要注意的是嚴(yán)控每月燒錢數(shù)(Burning Rate),把這個數(shù)控制在總收入的一半以下,如果不是百分之十——人性的另一個弱點是,總以為現(xiàn)狀會一直持續(xù),盛時不做衰時想,所謂“量入為出”,其實只是量現(xiàn)在的入,不考慮將來可能的窘境。
三、盡量少雇人。越多助理,越多人事,越多閑話,越多麻煩,既然有了滴滴,就少養(yǎng)司機,既然有了外賣,就少養(yǎng)廚師——歸根結(jié)底,還是人生三個基本原則: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不給別人添沒必要的麻煩;第三,自己根據(jù)自己喜好和特殊情況自己定。
四、盡量少打腫臉充胖子。成事人把立功和立言當(dāng)成牛氣之事,與此無關(guān)的包包、鉆石、名酒、美食、跑車、游艇、私人飛機等毫無牛氣之處,輕于浮云,無炫可炫。更要避免的是:不懂裝懂,享受不了偏要假裝能享受,滿嘴跑名字。比如紅酒只喝DRC,但是盲品分不出波爾多和勃艮第,比如吃飯只吃米其林,但是吃不出地溝油和頭榨花生油的區(qū)別。
富貴之后,自己、族人、后代都長在助理們的手上,自己不會收拾自己的旅行箱,自己不會出門,不會吃機場休息室里帶皮的沒削過的蘋果,難免心生恐懼,害怕失去富貴,害怕自己不能生活。這也就埋下了動作變形、不敢割舍、瞻前顧后等一系列成事后的隱患,命運稍稍找點麻煩,墻倒屋塌。過去的名門顯族如此,如今的名門顯族也如此。
老洛克菲勒被酒店經(jīng)理嘲笑:“您怎么每次都不住套間?這么有錢了,還不花?您兒子就每次都住套間。”老洛克菲勒笑了笑說:“小洛克菲勒命比我好,他有個富爸爸,我沒有。”
老洛克菲勒不是總這么謙遜,他說過:“我不喜歡錢,我喜歡的是賺錢?!彼€說過一句修煉到頂尖的成事人才有自信說的話:“即使把我的衣服脫光,再放到渺無人煙的沙漠中,只要有一個商隊經(jīng)過,我又會成為百萬富翁。”
這才是真正的霸氣。十分鐘內(nèi)開跑車跑完北京二環(huán)路一圈,是個屁。
顏黃門之推《顏氏家訓(xùn)》作于亂離之世,張文端英《聰訓(xùn)齋語》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至精,爾兄弟宜各覓一冊,常常閱習(xí)。
推薦兩本家訓(xùn)經(jīng)典。
內(nèi)舉不避親,如果還需要再推薦兩本:一、老洛克菲勒寫給小洛克菲勒的三十八封信。二、馮唐的《三十六大》。
凡言兼眾長者,必其一無所長者也。
職場中,這種人挺多見:什么都會,一無所長;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塌糊涂。
爾憚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幾篇。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第一句:怕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句:事情能做成,要么是因為有利益,要么是因為被強迫。所謂無為而成,無心而成,都是瞎扯。
曾國藩教子,凈說大實話。
判斷一個事兒能否成,三原則:
一、讓不讓干?
二、會不會干?
三、想不想干?
想干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有所貪有所利,做好之后,有權(quán)錢色在等著你;有所激有所逼,做不好,輕則沒飯吃,重則沒命。
日課四條:
1、慎獨則心安
2、主敬則身強
3、三曰求仁則人悅
4、四曰習(xí)勞則神欽
凡事之須逐日檢點者,一日姑待,后來補救難矣。
《記》云:“君子莊敬日強?!蔽胰杖瞻菜?,日日衰苶,欲其強,得乎?
天天待在個人的舒適區(qū)域,強不起來。
自強,就是自找不舒服。
一直自找不舒服,直到再也找不到不舒服,就是一個能成事的猛人。
知己之過失,即自為承認(rèn)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事。豪杰之所以為豪杰,圣賢之所以為圣賢,全是此等處磊落過人。
第一步,承認(rèn)自己的不足;
第二步,改掉它,不可惜。
做到以上兩步,就是好漢。
遇上一個似乎特別牛的人,直接問他,您有什么過失和不足?如果他“顧左右而言他”,或者講一些自己更像優(yōu)點的缺點(“我太愛工作不知道休息”等),可以直接判定,他距離好漢有距離,或者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或者不敢承認(rèn)。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是曾國藩的勵志格言。很有名。
第一句,姑妄聽之——曾國藩做圣賢的心太切。其實,在圣賢和禽獸之間,更多的是灰色地帶。白天做圣賢,晚上做禽獸,挺好?!拔乙谀闵砩献觯禾鞂烟覙渥龅氖??!?/p>
第二句,值得默誦。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创筇幍臅r間和精力不宜花得太多,每三年、每一年、最多每半年檢討一次。小處著手要天天、時時,而且不要總問收獲,埋頭做就是了。
這樣,不浪費精力。
盜虛名者有不測之禍,負(fù)隱慝者有不測之禍,懷忮心者有不測之禍。
三種容易惹禍上身的人:盜用虛名的人、心里有鬼的人、嫉妒心強的人。
原因:不能真實。
實事求是。在你亂七八糟的時候,在你不知道方向的時候,實事求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德不配位是常見的大忌。你想想,你的本事和你得到的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你還堅持,劈你的雷也在堅持要劈你的路上了。
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貳者,多猜疑也,不忠誠也,無恒心也。
老天爺不喜歡三種東西:巧、盈、二。取巧、自滿、不定。
什么是二:猜疑心、不忠心、無恒心。
想討好老天者,請讀《不二》。
想過好一生,也不復(fù)雜,不做老天不喜歡的事,不取巧、不自滿、不猶豫,不二。
[插圖]
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這是片兒湯話,曾國藩擅長炮制,現(xiàn)在的自媒體也擅長。
有些降維攻擊很類似,不動腦子說一些不可能錯的話,一天一天就這么過去啦。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
天下事一一責(zé)報,則必有大失望之時。
做事求回報,肯定要失望。
有回報的,十件事沒有一兩件,按這個比例去預(yù)期,不容易失望。
天下事未有不從艱苦中得來而可久可大者也。
容易的事,都是小事。
大事、長遠(yuǎn)的規(guī)劃,都難做。
難做的大事,艱難地慢慢做,一定有可以做成的那一天。
不難,不做,永遠(yuǎn)不成。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yán),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也。
帶團隊不能懶,一懶生百病——
第一,紀(jì)律松懈;
第二,管理不嚴(yán)格;
第三,臨戰(zhàn)、做事遲鈍,沒有戰(zhàn)斗力;
第四,一處遲鈍,拖累整個項目組。
要求自己和團隊和他人,從早起開始。為什么太陽都起來了,你不能起來?
要求自己和團隊和他人,繼以準(zhǔn)時。交通不好殃及你我,交通不好不是借口,為什么我能提前半個小時到,你卻晚到了半個小時?
我聽說,不能痛哭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我看見,不能早起的人,不足以托重任。
再有,不能控制自己時間的人,答應(yīng)之后無故爽約的人,絕對不是能幫你成事的人,從你人生中刪除吧。
勤勞而后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忮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曾國藩的歡喜三境界:累死,能酣睡;看開,能笑忘;高聲朗讀,聲若金石。
人間有三個空間能息心養(yǎng)性:重癥病房、山房、書房。
去重癥病房看看比你慘很多的人,去山房看看比你高很多的樹,去書房看看比你聰明很多的書,你應(yīng)該能偷著樂樂。
病房、山房、書房,都是心房,去待待,去打開,那些房間能打開多大,你的心胸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