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
2010年12月,倫敦警方通緝了朱利安·阿桑奇,12月7日倫敦警方將其關進了旺茲沃斯監獄,曾在維多利亞時代遺留下的惡臭監獄。
1895年,奧斯卡·王爾德被轉到這所監獄時,因為監獄將自己的馬甲弄丟對獄吏講了一句,請務必原諒我感情的迸發而在外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后來律師告訴阿桑奇,他的牢房就是當年關押王爾德的牢房。
由于在獄中爭取與外界通話的機會,被典獄長關在了翁斯洛區(危險犯人集中的區域),跨域重重障礙后最終撥通了律師和母親的電話。
期間,阿桑奇寫了長信給曾將五角大樓文件公之于世的丹尼爾·埃爾斯伯格。(1971年,艾爾斯伯格因公開五角大樓文件,而后由于反對核武器,抗議美國政府發動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抗議美國政府對其他國家的野蠻干涉,被拘留70多次)
同年12月的時代周刊封面刊登了阿桑奇的大頭像,嘴巴被美國國旗捂住。封面文章稱其“極富天分的演員”。
2003年3月由戴維布倫基特(英國內政大臣)和約翰阿什克羅夫特(前美國司法部部長)簽署的《大不列跌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引渡條約》中第七條涉及死刑,當要求引渡的國家認為罪行嚴重到可以動用死刑,被要求引渡的國家可以拒絕引渡。
美國政府早已要求英國將阿桑奇引渡,以間諜罪名提起訴訟。彼得金在給希拉里·克林頓的信中稱阿桑奇為“恐怖組織”頭目,必須以相同罪名處置。(當年彼得金捧著搖錢罐在紐約市大街上四處游蕩,為愛爾蘭共和軍抽募捐款,并稱自己為愛爾蘭版的奧利·諾思,奧利·諾思曾卷入伊朗門)
除了其他很多來自支持者的鼓勵信件以外,還會有一些讓阿桑奇不舒服的消息傳來。一篇從Washington Post剪下來題為《刺殺阿桑奇?》的文章中,作者杰弗里·庫那講到,阿桑奇不是新聞工作者和出版人,而是敵方戰斗人員,應以相應的措施處置他,應該與對待其他重點恐怖分子目標一樣將他殺掉;電視明星,“假”州長薩拉·佩林早些時候將阿桑奇稱為“雙手沾滿鮮血的反美特工”。這樣的人還有時任司法部長的埃里克·霍爾德,FoxNews新保守主義分子查爾斯·克勞特哈默。
最終在努力下在,11月14日獲得保釋,通過支持者籌集到了全部保釋金,并被軟禁在諾福克一位支持者的家中,等待引渡聽證會的召開。
推薦羅伯特布雷松的《死囚越獄》,1956年法國電影,真人事件改編,被判死刑的男主人公弗朗西斯在臨刑前的幾個小時內成功從納粹監獄越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