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議論文,最重要的除了立意就是說理了,無論是考試還是自由寫作,說理是一種手段。也是議論文的軀干。有了一副好皮囊,人們才會關注你的靈魂。這就是立意和說理的關系,而說理的方法有很多種,有分立和綜合,分立則是碑文式論點敘述法,綜合則是不分具體的間隔,以意來總領全文。而怎么說好理,則可以運用許多寫作手法。(排比,比喻,引用等)所以,個人需要按照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性融合使用。在我們學習如何寫一篇好的議論文的路途上,最重要的是多學多練。在多學上,我們要多吸取古今優秀作品的營養,才能有所思考化為己用。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體會了李斯的《諫逐客書》中的獨特魅力。今天我給大家解析,著名的一篇疏,海瑞寫的《治安疏》。
疏(其中一個意思)是指古代大臣寫給皇帝的意見集合,雖然這不能和我們現代的議論文等同。但是這也是議論文的一種,最注重文辭和說理。因為只有說理說的好,才能讓皇帝接受你的意見,而不至于即使被皇帝殺了,你寫的意見他也聽不進去。而海瑞寫的《治安疏》是歷代疏中比較著名的一篇。海瑞以其對于國家的熱愛,和對皇帝的忠誠寫下了這篇意見書。他的中心主旨是針砭時弊,以古代賢君為榜樣呼喚皇帝,改弦更張革新政治,掃除當時社會中的積弊重新創造一個,政治清明的國家。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海瑞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并不在第一段也不再最后一段,而是體現在全文的每一段。這種中心論點的提出,是比較考驗行文者寫作水平的一般人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在文章開頭,他簡單明了的提出,自己的觀點,他表明皇帝這樣治理國家是不行的,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但是大家都忙著阿諛奉承,所以他把他看到的一些問題,寫了出來,讓皇帝明白自己的失誤。這種開篇方法,直抒胸意,既體現了氣勢,也做了引子。從而把全文的立意在,接下來各段都一一解析出來。雖然這樣寫,對于上行文來說,是不合適的,但是對于我們寫一般議論文來說,則是有益。
緊接著,海瑞緊扣立意,提出皇帝你本來是圣明的,甚至超過了漢文帝。你剛即位還是辦了很多好事的(“即位初年,鏟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舉其大概:箴敬一以養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賢土木之象,奪宦官內外之權。)然而,你當皇帝久了就志得意滿了,不再用心治理國家了。寫到這里,海瑞完成了初步論述,在這幾段當中,海瑞以前后的對比,指出朝政腐敗的原因在于皇帝放棄了,他治國的優良傳統,走向了錯誤的道路,所以才把國家治理的這么糟糕。這里用漢文帝做比,話中藏話,不僅僅是為了先揚后抑,娓娓道來而且和主題相關。(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皇上啊,你怎么變成這樣了?你一定要聽我的建議,變回那個圣明的皇上啊。)就這樣海瑞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論述,轉入第二階段的論述。
而第二階段的論述則主要講述,由于皇帝不理朝政每天修煉造成的問題。第一是父子都見不了面,導致家庭危機。第二導致貪污腐敗盛行。第三由于嚴厲打擊提意見的人,導致各位官員阿諛奉承,沒人敢提意見。第四由于皇帝奢侈無度,導致國家財政吃緊。第五老漢我(海瑞)根本沒見過有人成仙,皇帝整天不治理朝政,弄這些東西,一點意義都沒有(海瑞在這嘲諷了世宗,指導你成仙的道士不是也死了嗎?)。在這一部分,除了引用和詮釋自己的話,文章并沒有過多多于的修辭,但是這一段文章勝在立意高遠,海瑞從這個社會出現的問題中,看到了隱藏的本質。所以本段以氣勢和立意高遠來勝于其他文章。接下來文章轉到最后一部分,即海瑞提出的希望。
在最后一部分,海瑞提出的希望也是全文立意的一部分,即奉勸皇帝別修煉了,每天上朝和百官商議事情,不要不讓人提意見。讓朝廷和社會的風氣慢慢的好起來。這樣國家才有希望??梢哉f,雖然我不能完全理解這篇文章,為什么被稱為“天下第一奏疏”。但是其中立意的深遠,對社會和朝廷分析之透徹和氣勢的磅礴,確實是我們現代人有所不及的。由此可見,海瑞也是善于書寫議論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