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個奶奶聊天。
“你兒子好像和我孫子一個班。”她說話有點慢,一個字一個字的蹦。
“哦?”我沒怎么見過她家孩子在班級里。
“就那個班吧?”她指向兒子教室。
“嗯嗯,對。”那還真是同學,“你們老家哪里的?”我問。
“陜西西安。”她說。
“你媳婦也是陜西的嗎?”我問。
“對。她也是西安的。”她說。
“他們都在這里上大學?”我問。
“不是,媳婦在這里上大學,兒子在西安上。”她說。
“然后在這里定居了?你過來帶孩子?”
我問。
“嗯。”她說。
“來了好幾年了吧?”她孫子也是4歲左右。
“嗯。我兒子媳婦來了快10年了,我來了幾年。”她說。
“你把你老公一個人丟家里啊?”我笑著說。
“他爸媽在家的,這就是我公公婆婆。84歲了,很健康,我婆婆會做飯。”
她說。
“哇,那也是很好。不過確實他也走不開,老人需要照顧。”我說。
“我老公開了一輩子車了,灶臺從來沒上過。我婆婆說,我們家的男孩子就是像個男孩子。”她說。
“那他也很幸福。這樣的男人如果懂得疼人還好,不懂得的話容易大男子主義。”我說。
她不語。
“一個人在這邊除了接送孩子,平時會無聊嗎?”我問。
“去年我和媳婦在蘇州,鄰居有從工廠接活做,我也跟著做。一天4 5十塊吧。在蘇州待了兩年”她說。
“你兒子呢?”我說。
“媳婦公司總部在蘇州,派她過去。我兒子在這里上班。”她說。
“很多婆婆會把孫子留在自己和兒子身邊,你倒是帶著孫子去陪媳婦。”我說。
“我跟我媳婦相處的時間多。比我兒子多。”她說。
“你是一個孩子嗎?”我問。
“我女兒在廣東。”她說。
“有男朋友了嗎?”我問,
“剛談,湖南人。”她有點羞澀。
“那你以后要忙了。幾個省的跑。”我開玩笑。
“嗯,是啊。”她有點感慨。
“她結婚了去湖南?”我問。
“去西安。”她說,看我有點疑問,她繼續說,“他還有個弟弟,留家里。”
“哦~”我明白過來,“你幫他們帶孩子他們一個月給你多少錢?”
“不要錢,我要他們錢干什么,”她臉色變了變,“我自己有錢。”
“哦?挺好。”我說。
“我要錢干什么?以后還不是他們的。他們正是花錢的時候。看著他們給孩子買玩具什么的大手大腳的。”
“這是真的,正是花錢的時候。人是這樣,你越不要他們越給,你越是想要他們給錢,他們反倒不肯給。”我說。
“他們給我也不要,我女兒老是想給我我也不要。”她說。
“前幾年我在他外婆家住了一年,”
她看向孫子,“嗯,我媳婦的媽媽家。”
“哦?為什么?”我問。
“她媽媽生病了,她又不放心她爸爸照顧,我就過去照顧了。”她說。
“哇,那你媳婦肯定會對你很好。”我驚訝地說。
“我跟我婆婆相處得很好,跟我媳婦也處得好。”她說。
“以后我也得做這么好的婆婆啊。^_^ 以前我會覺得和兒子他們住一起事情多,不如分開住。其實相處不好才事情多,相處得好也是很好的。”我說。
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