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目前,我國很多鄉鎮教師由于考試壓力、應付上級各種檢查、教學技能比賽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而產生了職業倦怠。由于專業課師資匱乏、村小課程單一,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產生了厭學的狀態。如何改變教師的職業倦怠?如何改變學生厭學的狀況,讓學生快樂學習?互加教育,改變了教師傳統學習模式,給教師帶來了新的社群化學習模式,極大提高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互加美麗鄉村多彩網絡課程,助力鄉村學校開齊、開足課程,讓學生會學樂學。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互加教育,助力鄉村教育現代化進程,無疑是村小逆襲的最佳出路。
關鍵詞:互加教育? ? 社群化學習? 美麗鄉村網絡課
正文:
最近幾年,由于不少農民進城務工帶孩子進城上學、城區教學資源先進、農村條件落后等原因,導致農村學校生源急劇下降。就拿我所在的學校來說,過去曾是一所千名學生的中心小學,教師最多時七十多位。由于處在縣城周邊,縣城里這幾年建立了幾所大規模的小學,導致我校生源流失比較嚴重,現在學生只有不足200人,很多優秀教師也去了縣城學校,現在學校教師只剩下20多人了,年齡也普遍偏大。如何讓我們的村小逆襲?引進互加教育,無疑是村小逆襲的最佳出路。2018年9月,我校引進互加美麗鄉村網絡課程,我們五年級作為實驗班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一、互加網絡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網絡培訓高效便捷
以往的教師培訓,大部分都要外出學習。記得有一次暑期全縣教師培訓,由于在我們實驗中學操場上,怕中午熱,早上五點就到了指定培訓地點,把大家搞得身心疲憊。而很多老師坐得遠,看不清楚也聽不清楚,培訓流于形式,效果并不好。互加教育,每個人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隨時隨地聽課,而且還能和全國教師討論交流,足不出戶,就能接受最先進的培訓。2017年9月,我們陜州區全體教師參與青椒學習,每周三和周六晚上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北師大教授面對面的授課,還能在線答疑解惑,真正高效便捷,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廣大教師通過互加網絡培訓,接觸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素質得到了提高。
2、社群化學習互相激勵
互加學習,2018年30000名青椒參與學習,2019年20000名青椒參與學習,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學習,而是一群人一起學習。當你想懈怠的時候,看到別人還在學習,你就不能停下你的腳步。在這個集體里,可以看到別人的打卡、簡書,促進自己學習成長。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互加社群化學習模式,開啟了網絡時代教師學習新模式。
3、互加模式促進教師進步
互加教師培訓模式“聽課學習——打卡總結——美篇簡書”,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過去在工作中,最怕寫文章,提筆總是腦子空空,無從下筆。可青椒學習改變了我,因為每天要打卡,從最初的50字,到100字,在長期堅持下,我的寫作水平慢慢有了進步。從2018年5月5日開始寫下了第一篇簡書《我的青椒學習之旅》,到現在短短9個月時間,撰寫簡書160篇,近13萬字,有多篇文章被多個專題收錄!以前,聽說別的老師撰寫簡書十幾萬字,我特別羨慕,覺得別人很了不起,自己想都不敢想,可現在我也做到了!在參與青椒和互加的老師里,撰寫簡書、美篇幾十萬字的優秀老師很多,這都是互加帶給老師們巨大的改變!
4、多彩活動加速教師成長?
互加不僅邀請知名教授給我們青椒和互加學員培訓,還舉辦多彩的勇氣讀書活動促進教師成長。2018年12月31日晚,互加計劃舉行了跨年讀書會, 4個多小時的時間,給廣大教師帶來了豐富的精神大餐。每周六晚上,互加舉辦勇氣讀書會,有優秀教師讀書分享,更有大咖親臨作報告,都吸引著教師。我自己參加勇氣讀書會,一個多月來,我已經讀完了《歲月如歌》、《五維突破》、《深度思維》三本書,并堅持每天做好圖文并茂的摘錄筆記,打卡近45天,并在每天讀完后都在簡書里堅持撰寫讀書心得,自己也從讀書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截至目前,很多老師參與勇氣讀書會40多天,通過閱讀,做筆記、打卡、寫簡書,都極大提高了自身素質,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提高。
二、互加網絡課程,帶給孩子快樂自信
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鋪天蓋地的網絡時代,傳統教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時代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教育已成為時代的趨勢。互加教育,助力鄉村教育現代化進程,讓村小師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1、課程豐富多彩
從2018年2月傳遞愛的大課表到12月“萬師互教 眾師成長”2019互加網絡公益課程發布會,走過這一年748節課程5.2萬班次打卡,讓村小星光璀璨。在互加“美麗鄉村”共享課堂里,中國千所鄉村小學的課堂不再只是單調的語文數學,他們可以每天上到各種新鮮有趣的的課程,全國各地老師帶來的舞蹈、手工、閱讀、書法、音樂、科學、財商、網絡素養、生命教育、外教英語讓村小課堂不再沉悶。2019年1月20日,互加計劃美麗鄉村網絡助學培訓第二講,來自8省的12位老師在線分享了他們的故事,互加配齊了專業名師、豐富客場、村小活力、師生笑容。一張大課表,互加教育,“配齊”了村小匱乏的課程資源,“配齊”了鄉村娃娃看世界的機會,也“配齊”了鄉村教育的蛻變之路!互聯網帶來的不僅僅是課程資源的共享,更是孩子之間快樂的共享、打破地域界限后教育思想的共享,以及社會資源有效聚合的共享。
2、課堂輕松快樂
互加美麗鄉村網絡課,有全國知名教師團隊擔任導師,每節課都經過精心打磨,課堂輕松快樂,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們特別喜愛上網絡課。2018年秋學期,我們學校申報加美麗鄉村課程,參與了兩門課程:彩虹花晨讀、生命教育。還記得第一次上生命教育課《我是勇敢的小獅子》,是由時朝莉老師給同學們講的故事,孩子們還聽得懵懵懂懂,第一次作業《我是勇敢的小獅子》,孩子們無從下筆,第一次作業班上才交了5個人。慢慢地,幾次課后,孩子們愛上了生命教育課,每次周三的時候,孩子們就開始問,這周生命教育是什么主題?作業單是什么?吳校長什么時候來我們學校呀?每次周五下午2點開始的課程,一點半孩子們就打開電腦,當看到安妮老師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教室里就是一陣歡呼雀躍。課上,同學們看到了雄偉的嘉峪關長城,看到了上海進博會,參與了給遠方同學寫信活動、參與了互加阿福童網絡集市活動,孩子們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孩子們每周最幸福的事就是上周五生命教育課和周三、周五早上的彩虹花晨讀課。課堂上,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3、作業新穎有趣
每次上網絡課,都有精美的作業單,內容新穎,即能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又培養了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孩子們的作業單越來越認真,越來越精美。第一次生命教育課,我們班交了五份作業單,到后來每次全班29份作業單都特別精美,孩子們進步太大了!他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想象力豐富了,繪畫水平提高了,有了自己更遠大的夢想!彩虹花晨讀結束后,我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對每首詩的理解,給一首首古詩美美地配上一幅圖畫。短短四個月,孩子們在晨讀課里學習了32首詩詞,每位同學創作了近三十二幅的詩配畫。一首詩一幅畫,孩子們成了小畫家!
互加美麗鄉村公益課程改變了鄉村孩子的命運。小布娃娃互加行,城村孩子成網紅、華為平板實驗班……如果不是互加,他們可能還是膽小的山里娃,現在互加讓他們上了最優質的音樂、美術、閱讀、財商等課程。互加,讓鄉村孩子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讓鄉村孩子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三、互加激勵模式,師生收獲滿滿
1、互加注重對教師激勵,讓教師體驗到了職業幸福感
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被鼓勵,更加有上進的動力。互加激勵模式,讓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付出的回報,激勵著每位教師不斷努力。我自己通過青椒和互加的學習,自身素質得到了提高,還收獲了沉甸甸的榮譽“小獅子優異獎”、“持之以恒獎” “百名優秀助學”“勇氣讀書會新年金榜”等。很多老師在互加里,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激勵和肯定,信心滿滿,每天都充滿激情去學習、去工作,體會到了從來沒有的職業幸福感。很多老師說自己一直就是村小老師,通過互加,成了網師、助教,開始寫論文,開始深度思考,不斷成長蛻變。? ? ? ? ? ? ? ? ?
2、互加注重對學生激勵,讓學生快樂成長
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終將美好,每個參與互加學習的班級,只要努力,都會有收獲。我們班參與互加課程一個學期下,榮獲了《我是勇敢的小獅子》“勇敢逐夢獎” ,在國慶節的時候收到了滬江的禮物——小獅子;多次榮獲生命教育和彩虹花高段晨讀周優秀榜單;彩虹花十一月優秀榜單,彩虹花年度總榜單,被評為“彩虹花優秀班集體”。我們班集體朗誦《少年中國說》榮獲首屆全國互聯網兒童詩朗誦風采大賽“最具活力獎” ,我們班王晨宇同學詩朗誦《沁園春.雪》榮獲首屆全國互聯網兒童詩朗誦風采大賽“最具活力獎”;更幸福的是,互加團隊點亮了孩子們的心愿單:我們班王晨宇同學的心愿單被選中,互加計劃贈送給我們大營小學五年級同學15套彩筆和一套百科全書,讓孩子們無比激動、幸福 、感動!當每次看到孩子們的詩配畫作品在全國孩子面前展示時,當看到我們班榮登優秀榜單時,當收到互加給孩子們的小獅子和心愿被點亮時,孩子們歡呼雀躍,無比快樂。這些激勵給孩子們帶來了動力,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樹立了遠大的志向。
我們在互加“美麗鄉村”共享課堂里看到的是中國千所鄉村小學的變化。很多老師互加培訓推動下變得積極進取,孩子通過互加美麗鄉村網絡課變得自信。互加教育,給鄉村教師和學生帶來巨大的改變,讓我們的村小煥發出勃勃生機。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互加教育,讓教育更簡單、更公平、更快樂!互加教育,助力鄉村教育現代化進程,無疑是村小逆襲的最佳出路。相信,不久的將來,互加教育會在越來越多的村小開出鮮艷的花朵,結出累累的碩果!
參考文獻:
1.互加計劃人民號:《互加計劃入駐人民號——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年》。
2.互加計劃公眾號:《Guang!2018互加美麗鄉村年度榜單!》?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