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濕氣也絕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濕氣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體中,脾是運化水濕的,如果脾受到了傷害,水濕則無法完全運化,于是就會在身體內堆積,久而久之,濕氣往往會引起其他病痛。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體導致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一是外濕,一是內濕。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內濕則多由過度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內侵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濕氣種有哪些表現呢?
1.頭發愛出油、面部油亮,皮膚粗燥,長痘長斑;
2.身體乏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3.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4.女性私處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私處濕冷;
5.機能衰退,夫妻生活不和諧、質量不高,男性問題;
6.打呼嚕,痰多,咳嗽;
7.大便稀黏腥臭,黏稠不成形(不易沖);
8.眼袋下垂,嚴重,肥胖,后迅速反彈。
濕氣重如何調理?
上面說了濕氣是日積月累導致的,所以祛濕也不是一日就能完成的。所以,今天咱們便來講一講如何祛濕!
1.拔罐祛濕氣
火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體內濕盛的人拔火罐非常好。這也是很多人最喜歡的方法,因為效果最為明顯。
但也不是什么濕都可以用拔罐來去除,首先得分清楚體內的濕氣是內濕還是外濕:長期在空調環境中易造成外濕,對這種情況,拔罐是有一定療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內濕,此時拔罐就作用甚微。另外,不管是濕氣入侵體內還是風寒入侵經絡,拔罐都只能是緩解癥狀,并不能解除病根。
2.飲食祛濕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還適宜吃清利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蠶豆、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盡量避免吃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品和飲品,以及火鍋、油炸、燒烤之類。濕熱體質的人忌吃飴糖、石榴、大棗、柚子。
今天咱們重點講一下市面上最常用到的祛濕食品:
(1)薏苡仁:薏苡仁又有苡米、米仁、珍珠米等十余種稱謂,人稱“天下第一米”、“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苡仁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在醫藥、食療、藥膳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可入脾、腎、肺經。其健脾除痹作用可治療脾虛泄瀉。
推薦食方:用于因脾陽不振、脾失健運引起的濕濁內生、水濕不化,胸水腹水,少尿或泄瀉等癥。薏苡仁200克、赤小豆50克、高粱米100克,泡2小時后煮粥。
禁忌:薏苡仁“寒下滑利”,孕婦少用,尿頻便秘者少用,也不適合陰虛羸瘦者,以防耗傷陰液,助長虛火。
(2)赤小豆: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等功能。在市面上赤小豆一般與紅豆混用,但藥用基本都是用赤小豆,所以想要通過紅豆薏米粥來祛濕的朋友可要認準了。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不要用紅豆,要用赤小豆。
3.運動祛濕
濕熱體質者適合做強度大、運動量大的鍛煉,如中長跑、爬山、游泳、各種球類、武術等,可以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排泄多余的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可以將健身力量練習和中長跑鍛煉結合進行。
4.生活起居
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濕的地方,居住環境宜干燥,通風。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要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要熬夜或過于勞累,必須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
把這幾個很實用的養生知識放到你的朋友圈里,大家都會感激你的!
1、吃芋頭相當于注射免疫,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2、枸杞子:嚼服枸杞口中津液長生,抗動脈硬化、降低血糖、促進肝細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之功效。
3、揉眼:自尋手部柔軟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明目、醒腦,還兼具美容作用。
4、常喝酸奶:酸奶的營養價值極高。
5、綠茶——,并可補充鉀元素,增加血管的柔韌度。
6、要多吃五谷雜糧——玉米、蕎麥、燕麥、小米(有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7、土豆——恐怕你我都想不到,它竟然有吸脂的作用!
8、西紅柿——抗癌,不過要和雞蛋炒才能生成抗癌物質哦!
9、黑木耳——治肺炎,治病,調節血液粘稠度!能凈化血液,輕身強記,腦動脈粥樣斑塊。
10、長了痘痘,發紅發腫,這時您抹上點艾灰,會很快干癟,慢慢就掉了,不會留痘印哦。
11、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劑,用小布袋子裝起來,放在廁所、廚房或者是冰箱里,能起到除異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
12、體濕的人可以用薏米紅豆湯或鍋巴來解決。喝上一陣子薏米紅豆湯之后,再喝小米粥來補補脾胃,久之脾健,濕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