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周末下鄉回了趟老家,路兩旁的油菜花竟然零零星星地開放了。星星點點的嫩黃,大片大片的油綠,很是生動的樣子。昨天和樊老師散步,站在路燈下聊天,猛一抬頭,竟然看到一株并不粗壯的玉蘭,一個個花骨朵立在光禿的枝頭,將開未開亭亭玉立的樣子。春天來了吧?我問。嗯,春天來了。夜色里,春風還有一絲刺骨,我們站在崇明湖畔,湖對岸是一座小島,三年前被開發了一塊商業地產,彼時,正值燈光璀璨,燈光投映在水面,形成一片紅的,一片黃的光影,隨著水波輕輕蕩漾著,起伏著。再遠處,是崇明大橋,兩旁的路燈在我的鏡頭里形成了一個個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的光斑,路燈光依然投映在水面,形成一條條狹長的或明或暗的光影,水愈深處波光碎碎點點。
崇明湖畔的廣場,經過了一個春天又熱鬧起來。附近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又聚攏起來。音樂響起來,是動感的恰恰旋律。站在后排的是一個體形偏瘦、短發的中年女人,她靈活地跟著舞曲律動,沒有舞伴,卻跳得自信而有力。周邊遛狗的年輕夫婦,溜冰的孩子們,春天來了,大家似乎蟄伏得大久,都想走出門來,哪怕只是吹一吹春天還顯凜冽的晚風。
到了白天。比晚上更熱鬧。大家似乎都蠢蠢欲動起來,陽光晴好的春日,公園里放風箏的孩子們聚集了,各色圖案的風箏,老鷹的、蝴蝶的、機器貓的,仰頭望天,藍色的天幕上,風箏們競相向天空飛去,越飛越高,就像一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鳥,在天空中舒展、徜徉。山坡上,撐著一只只帳篷,藍色的,綠色的,黃色的,有人躺在帳篷里小憩,有人圍坐在里面打撲克。搭一頂帳篷,邀三五知己,談天說地,眼前是一片綠草茵茵,一片粉色花海,還有什么比較這更愜意?梅園里賞梅的人絡繹不絕,大家爭相和梅花拍照,一株株白梅,白的耀眼,一株株紅梅,紅的炫爛,年輕的姑娘往梅花旁一站,相互映襯著,正所謂“人面梅花相映紅”。
春天。大自然的萬物,都蘇醒了,經過了漫長的寒冬,大地褪去了褐色的外衣,換上了綠色的春裝;水也暖了,剝開了一層薄冰,輕漾起柔柔的水波;如果你仔細聆聽,你還可以聽到大地的聲音,風的聲音,水的聲音,花鳥魚蟲的聲音,還有各種樹,各種花的聲音,它們都在悄悄告訴你,春天來了。那么,去踏青吧,去賞梅吧,去野炊吧。莫負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