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說,我有一身本事,就是缺少了點運氣,未遇到賞識我的主!
你看,那誰誰誰,就是因為有哪個大佬出手扶了他一把,才會有今天的成就;還有那些明星,如果沒有哪個導演、編劇或者老人提攜,怎么會紅得發紫……
為何有些人的運氣就是那么好呢?為啥就能得到貴人的相助呢?
如果告訴你,好運氣是有方法獲取的,是不是眼前一亮!
確實有方法!好運氣——遇到貴人是有方法可循的。
李笑來在他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中為我們列舉出了很多方法,比如:
1、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這是我的目標);
2、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我正在踐行中);
3、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得到幫助(我會避免這種事發生);
4、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得到貴人相助(我相信我現在的分享即是正確的事);
5、不恥于求助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今天我要向你們求助一件事哦);
6、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因為別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來(活在未來這個概念需要再深入思考一下);
7、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貴人將是我努力的目標)。
……
從這些方法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要想得到貴人的相助,首先我們自己必須要成為貴人!
而怎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貴人呢?
李笑來在專欄里說到,貴人不一定是牛人,但一定是能幫助你進步的人。很多牛人是自顧自的牛,就像本文開頭說到的身懷一身絕技,卻總是抱怨伯樂沒有眼光的人。而貴人不一樣,他們常常以和為貴,更懂得“獨貴貴,不如眾貴貴!”
這點讓我想起在一篇文章中說到,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從央視出來后的第一桶金,是源于他以前在央視工作時認識的掃地阿姨的幫助。
這個例子道出了兩點,首先,我們大部分普通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其次,要想獲得貴人相助,自己先要成為貴人。羅振宇要不是在央視工作時對待每個人都保持一顆敬重的心(當然原則問題除外),他自己已經是一個貴人了,想必就沒有后來掃地阿姨這個貴人的幫助一說。
2
能夠遇到貴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偶然,但也是一場必然的邂逅。他是自己生活的一面鏡子。這其實就是吸引力法則的一種現象。
你想得到貴人的青睞,想在人群中讓你的貴人一眼就能找到你,那勢必需要你有一種與貴人相似的共性,才能把貴人吸引過來。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里,這樣的事情經常在發生,只是你沒有用心去體會個中深意,導致你就像一個睜眼瞎。看過算過,反正在你眼里世間總是這樣平淡無奇。
比如你工作時無意的一個幫助同事的舉動,也許正好被某位領導看到。以后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位領導也許就成為了幫助你的貴人。此時你不必驚訝,因為你也是貴人。
只要你以貴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遇到貴人只是早晚的事。即使最終沒有出現你想象的貴人,但此時你自己這個貴人一直在你身邊,并永不離棄。
3
說到求助,李笑來老師給我們詳細分析了求助這個概念的內涵和深意。
向人求助不等同于麻煩別人。反過來別人向你求助,也未必是找你麻煩。幫助他人從來都不是你贏我輸,而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會有人不怕麻煩的幫助別人,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是受益者,甚至是更大的受益者。
在你出手相助的一瞬間,你已經得到了自然的回報。很多人都說幫助他人會讓自身感到快樂,這既是幫助他人的回報,同時又是你成為他人貴人的最好理由。
李笑來認為求助是一種更為隱蔽卻意義巨大的交易。貴人之所以愿意幫你,是因為他看到了你的價值,比如上面提到的領導看到了某位職工樂于助人的品質,要么這種價值幫助他確立自己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讓他看到未來的某種可能性。
當然,如果你只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節省自己的金錢去尋求他人的幫助,這不是求助,這是占便宜。還記得之前講到的免費的即是最貴的道理嗎?這種想占便宜的“求助”,不僅會消耗你的人情,還會阻礙你自身成長和進步的可能,是最不劃算的交易。
求助是一門藝術,就像提問需要方法一樣。如果把求助這門藝術修煉好了,必將成為你展示自身價值的一個舞臺。
很多人擔心尋求他人幫助后,就欠了貴人一個人情(我以前也是這么想的)。但是當我們把求助看成是一種交易后,就會有種解脫的暢快。既然是交易,我獲得了利益,一定會償付代價,但不一定要即時兌現。
當我們還沒有能力還上人情時,不妨在還不上之前加上一個“暫時”,不僅能緩解自己糾結的心緒,同時把更多的關注點集中于個人成長上。相信在不久之后,也許是幾個月,也許是幾年,你終將能回報當初給予你幫助的貴人。
“遇到貴人”這件事從來都不是我們的目的,相反,“成為貴人”倒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各位貴人,現在我也遇到了一個難題,需要你們的幫助。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要想遇到貴人,首先自己得成為貴人。但是苦于個人力量有限,傳播力不夠。所以想請各位貴人幫助傳播李笑來老師這個理念,惠及更多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