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雕琢人生
記得初中時,曾被老師這樣評價:你們看看那個某某某,就連玩,都能玩出花來!這是夸我還是批我,那時自己真的能作出新高度。把鬼馬智多星的腦子用在玩上,總能玩出各種創意。當然,那不值得提倡。
最近迷上了釣魚,有點不管不顧,無法自拔。有一種喜歡叫上癮。
就像戀愛一樣,從單相思到表白成功的那一刻,即刻墜入熱戀階段,整個世界全是你。當下,我的心里全是釣魚。創造機會去河邊、水庫,雖然釣不到多少,但是享受那種哪怕一條魚上鉤的快感。
過猶不及,釣魚也不例外。時間就那么多,釣魚就如同三居室的房子又來了新的主人,原本作為書房的一間不得不騰出來,這就是現狀的寫照。之前的看書寫作的時間被無情的占據,雖然心不甘情不愿,但又奈何不了那種喜新厭舊的癮性大發,除了上班休息跑步,只能拿看書開刀。甚至休息也慘遭波及。狂熱帶來的風暴讓意識壓過了身體的疲勞,累并快樂著,極端的快樂過后,卻是無盡的疲勞。
釣魚侵入式的占領,還影響到家庭生活,當釣魚廢寢忘食之時,哪里還顧得上照顧孩子,哪里還考慮的到禮儀人情?大有那種混不吝的無賴感:你們該吃吃該睡睡,不要管我了,我不就去釣個魚么?事實恰恰并非如此。
換個角度說釣魚。釣魚和打麻將和玩游戲,有無質的區別?貌似沒有。都是不務正業,玩的范疇。即便如此,玩,你真的會么?你能玩的好么?
會馬走日象走田就說自己會下象棋了?知道了如何和牌就會打麻將了?會了基本操作就是會玩游戲了?或許,那也是會,但是那種會會讓你玩的痛不欲生,甚至被虐的體無完膚。
同樣去釣魚,同樣的水庫,同樣的餌料,同樣的魚竿,同樣的大風,別人一天釣五十斤,你一天釣兩條,這個過程真的讓人享受么?雖然我帶著對釣魚的狂熱,但是內心向往的至少是釣五斤的期盼。
玩,就要好好玩。如何玩呢?首先得有釣魚竿吧,就像跑步一樣,得有雙跑鞋吧?這就是基本配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裝備不要求太好,但至少完備。這是其一。
其二,理論知識的掌握。釣魚和做學問一樣,看似簡單易上手,想玩好確實屬不易。師傅領進門,苦口婆心教了好多基礎知識,自己也夠認真勤勉,甚至都做了筆記,把老師教的都一遍遍捋順琢磨,貌似掌握了其中奧秘,但當到了水邊,拿起魚竿,各種理論都順水而流隨風飄散。理論和實踐的差距,咫尺天涯。中間缺的是歷練。就像老師說的,有些人,釣了一輩子魚,都不會調漂。特別是有很多大爺,乍看裝備很專業,水平和初級水平的不相上下,用一個詞概括:昏釣。
釣魚,和其他行當一樣,都是一門學問,既然是學問就要花時間去學習去鉆研,釣什么魚,用什么鉤,什么季節用什么餌,魚吃食的方式,魚漂的語言,提竿的時機,刮風怎么釣,鬧小魚怎么釣……其實沒那么簡單。
還有就是:經驗。你聽了課看了視頻,到實踐的時候還是會有出入,心里通透,手上沒活,這就是差距,這就是經驗。
就像做菜一樣,同樣的食材,同樣的流程,甚至注意事項都原本無差,新手和廚師做出來的就是有差別,甚至云泥之別,這就是火候不夠。
經驗需要學費,這個學費不止是金錢上的投入,更多的是時間上的付出,老師講的再通透,手不摸竿,永遠找不到那種叫做經驗的感覺。
既然要用時間,那就不能急功近利,要細水長流,有閑有余去釣魚,中間的時間可以反思總結,充電學習,這樣既和諧了家庭,在意了身體,還可以玩的盡興,釣的開心。
就像戀愛一樣,怎能可能一直熱戀呢?當你每次都一腔熱血,卻總吃釣不上魚的閉門羹,多執著的愛戀也會降溫了吧?當每次因為釣魚搞得烏煙瘴氣,還有多少耐性再去愛好?
玩,很容易,想玩好,可能真的不容易。
學習,不也是一個道理么?
生活,又怎能逃出其右呢?
就如老師當時說的:學,就踏踏實實;玩,就痛痛快快。
釣魚本沒有錯,怎么玩好,這是個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