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四點鐘手機鬧鐘響起,瞬間清醒,摸索著按掉鬧鐘。
躡手躡腳的爬起、掖好蚊帳、輕開房門,聽到床上愛人翻身的咕噥,“這才幾點?有病吧。”
這是參加簡書無戒90天寫作訓練營的第四天。也是連續四點起床的第四天,沒有了前一兩天的困乏,看來成功治愈了起床困難癥,生物鐘和愛人都已經適應了我的早起。
訓練營一開營,就被無戒大叔的“學習寫作首先要像一個作家生活”觀點洗腦,又看到一個群友關于《成為作家》的書評寫道,“作家都是早上四五點鐘起床寫作的”,于是我就定上了每天早上四點的鬧鐘,循環周期——每天,包含——周六日!
簡單洗漱,信心滿滿地坐在電腦前開始今天的日更。
枯坐近一個小時,竟不知該寫些什么,“我靠,腦袋短路了!”
原想著自己去年讀過五十多本書,今年計劃再讀一百本,每本書寫個書評,90天綽綽有余。所以在入營時無戒老師問我們為什么要參加寫作訓練營,我就提交了“每天日更、養成寫作習慣”的目標。
但坐在電腦前,好像那些讀過的書已全部忘記,偶爾想起幾本也不覺得有什么值得寫。
看來又中了班委金臺望道的招,可他明明說壯懷激烈日更一個月,才會出現疲勞和灰心喪氣啊?這才第四天啊!一定是老金騙了我們!
-2-
七點鐘開課,這節是點評課。
無戒老師點評了兩篇群友文章,批評了“名字包含字母數字、頭像不突出、標題不吸引眼球、故事情節簡單”等問題,雖不是我的文章,怎么好像都在說我?不禁老臉一紅,慶幸慶幸,這只是線上課,這不是自己的文章。
課程結束,群友們開始才藝表演。
44歲的“路路”嗮出漂亮的腹肌、精美的早餐、滿墻的馬拉松獎牌,搞得我都不敢說自己也跑步了;群里各種大牛陸續出場,65歲的阿姨,貼出充滿活力的日更文,我這本想裝老賣老的玻璃心又碎了;“暖暖314”的文章獲得無戒征文二等獎,“丹妮姐姐”又開始嗮高深的文學書目......突然懷疑自己進錯了群。這哪是訓練營,明明是作家群嗎!
下午兩點將準時開搶這周的十個點評名額。快十二點時看到別人先發出了文章,趕忙跟風發自己的文章和問題,馬上遭到素心班長的搶跑警告,我錯了班長!
13:58,鬧鐘響起,我顫抖地用手指打開聊天群,手賤地翻看一個小時不到就300+的留言,突然屏幕亂閃。這明明是雙十一的的零點啊,一眨眼文章已經十多個了,實在沒臉跟一堆小姑娘搶名額或爭辯是否搶跑了,大叔先退了!
簡書的消息提示顯示了小紅點,我忐忑地點開了“其他提醒”,果不出所料,又被“讀書”專題拒了。這已經是連續第三次被拒了,我都懷疑是不是無戒大叔得罪了讀書主編,看到訓練營的文章就拒啊,不然明明之前覺得寫得很一般的文章都給收入了呀?
心情跌到了谷底。不禁責問自己:“我到底為什么要參加寫作訓練營呢?”
-3-
雖然沒有被選中十大點評文章,但熱心的群友還是看到了我的問題,給我解惑。
書評大咖丹妮姐姐@我看她的書評,建議投稿“讀書志”、“人文社科”,建議我多寫反思少引原文,推薦我看《現代文學經典癥候式分析》。
月滿天心請教我是該看電子書還是紙質書;香油女王玲子、虎瑞說喜歡我最新的文章。
心情慢慢變暖,是啊,“一個人可能跑得快,但一群人卻能跑得更遠啊!”
這不就是參加寫作訓練營的一個原因嗎?
無戒導師的引導、熱情小伙伴們的陪伴、優秀競爭者的挑戰,正好構成了一個優秀的“個人成長系統”,
讀書寫作路漫漫,結伴打怪不孤單啊!
-4-
關上電腦,換上跑鞋,出去放空!
珠江上空密布厚厚雨云,地平線下朝陽映亮天邊,夏日濕濕暖風吹拂著臉頰,我開始變得清醒,慢慢復盤自己“為什么要寫作”的歷程。
其實自己當初寫作并非是為了成為什么作家啊?
有段時間讀了很多書,但又記不住,一次讀書會聽到一個讀友說要“輸出倒逼輸入”,只有把一本書變成自己的話、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記住這本書、讀懂這本書,于是就開始試著寫書評;
有時讀著讀著,就特有感覺,心情澎湃,有一種把它記下來的沖動。而這些感想又很想分享給別人,希望得到別人的響應或者建議,就想學寫作把它寫得好些。
回顧過去,原來我參加寫作訓練營的目標根本不是“日更90天”啊,那只是行動而已,最終的目標是幫助自己“更好地讀書、更好地思考和更好地分享啊”!
有時候人就會迷失在目標和行動之間,錯誤地把行動當成目標。
既然這樣,那就何必糾結每日日更,何必糾結去寫什么,何必糾結身邊的大咖,何必糾結是否入選“讀書”專題,何必糾結改寫書單吸引眼球、提高閱讀量,
書評就是讀書后的思考,不讀書哪來好的書評?
老老實實地讀自己的書、想自己的事、寫自己的感才是正道!
-5-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這本書里講到:
弗洛伊德說,Lieben und Arbeiten(愛著、努力著),再加上Spielen(玩耍著),就構成了人生的金三角。
美好的人生,就像我們孩子時整天過著的生活,對我們的游戲深深熱愛,在其中全力以赴地努力,卻又能玩耍般地對結果一笑而過。
寫作、閱讀也是這樣,就是“在熱愛的領域里努力地玩”!
無戒九十天訓練營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