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的兩個姑娘,都是今年才真正熟絡起來。
Amanda
Amanda一直是我們核心團隊的成員。永遠散著長發,穿的很潮很干練,一雙美腿踩著高跟鞋,冬夏都喜歡戴一頂很挑人的禮帽。她應該也是我們這群人里,拿過馬拉松獎牌最多的姑娘。
2015年好像她很忙,參與的不多,至少和我,好像一直不是特別熟。可能也和我慢熱有關。所以,她的故事我都是斷斷續續從別人那里聽說,她不說,我也從不主動去問。
今年,我們開始頻繁有了交集。我們是真正的同齡人,究竟誰更大一點,我還真不確定。因為年齡相仿,可能往往并不需要開口,都已經足夠的知道對方。
我的文章《33歲,我的60條基本》里,第一條寫的其實就是Amanda。她給我最深的感覺,就是這樣一個人。
她在我們中間,永遠扮演著傾聽我們,照顧我們的角色。吃飯時,幫我們倒水夾菜,默不作聲。活動時,記得幫我們這些沒心沒肺的人歸攏扔在各處的手機和亂七八糟的東西。每次活動結束,她無論順不順路,只要她開車,都會送我們一程。連挑禮物時,她都會讓我們先挑。
她就是默默做事,站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有一年我們北京趁早自己的大趴,每一位來的姑娘都抱著一束粉色的郁金香回家。我們一直以為那是她拉來的贊助,后來才知道那是她從自己的花店帶來的花。可是,她從未提過一個字。
她自己的不容易,不開心,從未帶給我們任何一點負能量,我幾乎從未聽過她的抱怨。而對于我們那些雞零狗碎的傷春秋,她卻給了我們最大的關心和惦念。
雙十一我們幾個在群里討論都買了啥。我說,我窮的只剩下房子啦,想買件羽絨服都沒舍得下手。一句玩笑話卻被Amanda 記在了心里,而且一下子買了兩件送給我。
我爸爸生病,Amanda 不斷地介紹醫生和藥方給我;我做手術時,她總會第一時間發來短信問候我。知道我喜歡六神磊磊,會送我六神磊磊的在線分享課。這些小事,我從未忘記。
她很能干,自己經營著酸奶連鎖店,遍布好幾個城市。她時常穿梭在多個城市,和我們在一起時,也總會拿出電腦,做預算,進貨和出貨表。昨天她又飛到了西安,一下飛機就趕去了工地。工地…好吧。
但是,Amanda 仍然是個可愛的姑娘。登登她們前段日子為我籌備了一個生日趴,想給我一個驚喜,靜心布置了登登的小家。進門前,走在前面的Amanda突然對我說,你先進。我馬上反問,為什么?Amanda說,你年齡最大。我瞬間就笑崩了,本來就一路懷疑她們有小動作的我,在那一個瞬間就完全明白了。
關于Amanda,想說的都已經寫完了,可是還有很多話,都會在我心里。我很喜歡這個姑娘,她應該擁有她應得的幸福。
那天在胡桃里,Amanda 說了一句話,不知道在坐的姑娘有沒有聽到,我都聽在了心里。她說,Jiayin其實是個內心很柔軟的人,只是都藏在了心里。
為了這句話,舉杯敬你!
丫丫
丫丫是個名人,不用我多說。
丫丫是個東北姑娘,90后。她有個公眾號,叫做"你只是不敢想而已",每天定時更新,一年來早已累計原創文字近40萬。
丫丫給我最大的沖擊,是使我經常會思考,我們20歲出頭在干什么。睡到日上三竿,坐在課堂上最后一排等老師點名,刷美劇等韓劇熬夜到凌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職業規劃,做計劃打卡,尋找人生方向,都離我們好遙遠。
丫丫并不是。她思維清楚,目標清晰,勇敢探索,積極堅韌。她每天堅持早晨5點半起床,跑步寫作,每天堅持寫2000字,每天堅持閱讀輸出,堅持就像身上的一個標簽。
她敢想,也敢做。她徒步走過沙漠,也騎車去遠行,她跑過馬拉松,還是老虎跑團的班主任,她自己組織了敢想聯盟,分享自己,激勵別人。
丫丫也會有情緒。她會為工作達不到預期而苦惱,會為自己方向迷茫而焦慮,可是她從未放棄過前進,就像一個永遠跋涉在路上的行者,越挫越勇。我只是有時候會想和她說,其實,看看路上的風景也不錯,停下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現在丫丫從事著一份讓人特別羨慕的工作,就是不斷地去那些好吃的店里試吃后,再用筆寫出來它有多好吃,繼而讓更多的人來試吃。她一直擔心自己的馬甲線可能會消失不見,作為親人,我們想說的是,不用擔心,那可能是個事實。但你愛這份工作,看到你做的那么開心,就已經足夠。
丫丫一直用自己的經歷激勵著一群人,那群人里也有我。我早已過了靠雞血和打卡這些外力督促自己的年齡,但我仍然會感到氣餒和焦慮,那時候,我總是會去看丫丫的公眾號,那是一個20歲的姑娘走過的我永遠不曾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