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與復盤1-7

記錄:真實、客觀、公正,盡量不帶個人情感。

復盤:回顧目標/結果,評價結果,分析原因,總結經驗。

回顧結果:清明假期回去掃了兩天墓,本以為回去可以看點書的,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看了兩篇好文,聽了本書——《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但基本上沒記住多少,苦逼的是現在處于半感冒的狀態,咽喉又疼又癢ˉ﹃ˉ。

評價結果:不滿意,學習節奏亂了就算了,但是感冒這事就太坑了。

分析原因:1.看書的事兒,預期過高,認為自己會有剩余的體力再去集中注意力,其實每天掃完墓、吃完飯加上喝點酒,基本上就繳械了,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再去閱讀并且思考,體力果然很重要。2.感冒這事兒,割草時出汗太多,沒及時換衣服,又吹了點風。

總結經驗:if…than…,也只是知道,并沒有踐行,如果有應急預案,這些事應該是可以避免的。1.學習節奏:如果太累,就提早休息,早起學一會兒,腦力活動在前,體力活動在后。2.如果戶外作業,就帶上水和備換衣物,思考可能出現的小概率事件并做出預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他:《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一書與當前火熱的《斷舍離》比較相近,作者是個日本人,跟喬布斯一樣,是個存粹的極簡主義者。本書兼具了哲學思考和實踐方法論,是極簡主義者的“行動指南”和“武功秘籍”。

本書思想核心是:所謂“極簡主義生活”,就是要求我們盡量排除一切沒必要存在的東西,舍棄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包括身邊的物品,做事的流程、溝通的環節等等,從而迅速找到應該去珍視的東西,讓自己徹底實現“不為外物所累”。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時間會變得更充裕,精力更加充沛,內心更加安寧,身體更加健康,最終真正感受到久違的幸福。

底層邏輯:“你所擁有的東西,其實也在占有你”。你所擁有的東西,占據你的空間、占據你的時間、占據你的精力,因為擁有以后就會開始考慮怎么擺放、怎么管理、怎么選擇,什么時候用……一系列的問題,通過一頓折騰糾結之后,個人的意志力已經消耗差不多了,這本來可以用來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得承認,人不可能脫離外物而生存,至少你的吃飯、得穿衣服吧。但現在的情況是要吃的美食太多、要買的衣服太多、手機里要下載的APP太多、要學的知識太多……

真的需要吃那么多嗎?真的需要穿那么多件衣服嗎?真的需要用那么多APP嗎?真的需要學那么多知識嗎?

什么是必須的,什么是可有可無的,其實并沒有什么判斷標準,作者也在《我想要簡單的生活》給出了他的觀點供讀者參考。

極簡主義,這讓我想起伯父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看了那幾個小時的電腦又怎樣,不看又怎樣,有時間多用來學習不好嗎?”什么東西重要,什么東西不重要?誰在占據著你的時間、空間、精力、機會……

多余的衣物、多余的朋友圈、多余的流程、多余的知識、多余的……

一不小心,可能就被不重要的事給遮蔽雙眼而不自知,敢放棄存量,才有更多的空間去迎接增量。

最后亂入一點,成甲老師所說的“如何跳出低水平的勤奮”?答案是“主動閱讀”,即在讀一本書的時候問自己作者講的東西到底有什么用or帶著問題去書中找答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