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針對App的產品來進行測試,但萬變不離其宗,大家可以去參考下。
測試要區分不同階段來進行,在產品設計時,開始做用例/流程測試,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研發時間,如果你沒有在這個階段進行測試,這樣你后面的研發就會被你拖累;在產品研發時,跟進研發進度來做可用性測試和其他細節的測試,最后在產品上線前做用戶體驗測試。
怎樣才能做好產品測試管理工作呢?建議大家做到以下五點:
1、 建立測試的準入和準出標準,對于設計部門如何提交測試任務,以及測試部門如何完成測試工作做出書面的明確規定,并大家一致評審通過,在執行時嚴格遵守。
2、建立產品問題提交和處理的流程規范,并實現流程化以做好記錄,避免問題提交和處理過程的隨意性。
3、建立產品問題和缺陷庫,以便后期新產品測試參考。
4、獎懲分明,對于責任心不強的開發人員及測試人員要罰,對于測試過程中表現突出者要獎勵。
5、提升全員的質量意識,加強每個環節的質量把關,包括設計,測試,生產等等。
在測試中不要試圖教用戶如何使用產品,也不要試圖向用戶推銷你的產品。
產品測試包括用例測試,可用性測試,用戶體驗測試。
測試資源包括
1、產品功能需求文檔;
2、產品原型圖;
3、產品效果圖;
4、行為統計分析定義文檔;
5、測試設備(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6、測試周期是直接跟著開發周期同步進行。
用例測試或流程測試:
這個測試過程主要是基于我們的產品需求文檔中流程圖來進行測試,如:訂單流程、注冊/登錄/找回密碼流程、退款/退貨/換貨流程等等。注:如果公司不要求你做需求分析,但請你先寫流程圖再寫原型圖,否則流程走不通,你也白寫。
在這個過程是可以測試出產品的流程是否能夠正常的流通運行,因為你在產品需求文檔中你會注明該流程功能的業務規則,在測試時是否符合該規則進行開發。
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的概念是:讓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用戶對產品進行典型操作,同時觀察員和開發人員在一旁觀察,聆聽,做記錄。
該產品可能是一個網站,軟件,或者其他任何產品,它可能尚未成型。測試可以是早期的紙上原型測試,也可以是后期成品的測試。
可用性測試包含的步驟有:定義明確的目標和目的,安裝測試環境,選擇合適的受眾,進行測試和報告結果。
概念來自百度百科。
可用性測試階段包括:規劃前的競品進行可用性測試、原型階段的可用性測試、BETA版的可用性測試。
理解可以從字面上來解釋:該產品下載到你用戶手機后會展示什么樣的效果,哪些地方對用戶來講是滿意的,哪些是不滿意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提前找一些測試用戶,給他們一些任務,還有咨詢一些關于產品的使用方式等問題,因為用戶使用產品的方式跟產品經理使用產品的思路是不會一致。找測試用戶的方法:發紅包--一個紅包即可炸出一些潛在和沉默的用戶群。給予獎勵是為了吸引他們幫助你在產品測試中尋找你找不到的問題和提升產品工作效率。
用戶體驗測試:
1)是否有空數據界面設計,引導用戶去執行操作。
2)是否濫用用戶引導。
3)是否有不可點擊的效果,如:你的按鈕此時處于不可用狀態,那么一定要灰掉,或者拿掉按鈕,否則會給用戶誤導
4)菜單層次是否太深
5)交互流程分支是否太多
6)相關的選項是否離得很遠
7)一次是否載入太多的數據
8)界面中按鈕可點擊范圍是否適中
9)標簽頁是否跟內容沒有從屬關系,當切換標簽的時候,內容跟著切換
10)操作應該有主次從屬關系
11)是否定義Back的邏輯。涉及軟硬件交互時,Back鍵應具體定義
12)是否有橫屏模式的設計,應用一般需要支持橫屏模式,即自適應設計
主要是讓用戶去體驗產品,讓用戶來反饋產品的問題。
可用性測試跟用戶體驗測試有很大相似卻有一些區別,所以分開寫。
其他測試:
UI測試、功能測試、手機系統兼容或頁面兼容測試、注冊/登錄/找回密碼測試這些都是我必須在這里重點提醒大家都測試細節。(因為很多企業都沒測試工程師)
請記住一句話:不要因為你現有企業的產品流程不規范,而放棄專業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
最后附上測試的思維導圖:(本群附帶文檔)
QQ群: 產品圈-- 247485909
本群以討論產品話題為主。
(趕緊加了,里面有很多說不定適合你的學習文件)
再晚點就要收費了!